赵旭:游游逛逛走四方,十年辛苦不寻常——沈阳大学志愿者的区域文保实践活动纪实

我对文保活动产生兴趣其实挺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小学之前。那时候沈阳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工作。

我特别喜欢跟妈妈逛街,妈妈拖着残疾的腿,领我穿行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从那时起,我记住了大帅府、八卦街、大和旅馆、福安里的满洲省委旧址、七节大楼的汇丰银行、满铁奉天公所、秋林公司等沉甸甸的名字。

2012年2月的东三省总督衙门局部,现已经得到修整

上小学后,课业负担不重,补课之风也没有兴起,下午经常空闲,于是跟着一帮玩伴穿街过巷地四处游逛。偶尔在一些老式门房前停留,听老人们摆龙门阵讲古,知道了这里是东三省总督衙门,那里是杨宇霆公馆……

最常去的是小河沿,那里曾经是沈阳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周边古迹林立,看似一座普通的破旧小楼,也许当年就住着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时不时地还会在路边墙角发现一块斑驳的石碑,只是不知道它属于谁。昔时人已没,今日物犹然。

1998年,我在沈阳市大东区105中学任教。课余时间投稿,经常乘公交穿越半个沈阳到和平区中山路上的《辽宁日报》社和《沈阳日报》社去找编辑谈稿件,闲暇时候就在周围闲逛。

那里民国时期的建筑特别多。那些独门独院的二层楼,爬满了墨绿的藤蔓的墙壁,紧闭的院门,偶尔跳过的胖猫,都增添了其神秘感。

2012年2月的东三省总督衙门外观,现已经得到修整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手拿一个甜筒冰淇淋,悠然地靠在电线杆上,望着那些不知名的门户,猜想里面曾经住过怎样的人,发生过怎样的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非常惬意。

1
由小说教研而步入文保实践

有意识地从事区域文保实践活动则是源于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专业教研工作。

2005年9月,我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教学。讲到《燕丹子》的时候,我会出于噱头的目的告诉学生,燕太子丹其实死在我们辽宁大地,证据呢,就是那条太子河。

然后我会故作诗意地向他们讲说,在太子河边,掬起一捧清凉的河水,遥想太子丹的悲壮,发思古之幽情。

辽阳太子河畔

而讲起《封神演义》时,更要把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中的八宝如数家珍地谈一遍。每到这时,学生们总是会露出神往的表情,我也很有成就感。其实呢,纯属纸上谈兵,我并没有去过太子河和八宝云光洞,如果能实地感受一下,特别是带学生亲自走走,我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2006年12月14日的《沈阳日报》刊出了《周汝昌说:曹雪芹是沈阳人》一文,《红楼梦》与沈阳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尘封已久的史料也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

一时间,曹雪芹祖籍问题再成热点,“铁岭说”和“辽阳说”之外,大有再添“沈阳说”之势。这下子,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大增,我这个老师也不能纸上谈兵了,毕竟,问题就在身边,对于沈阳城内的《红楼梦》资料,我是绕不过去的。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块明代成化二十三年《重修沈阳长安禅寺碑》,上面有曹雪芹的先辈曹辅跟曹铭的名字呢,而且与辽阳有曹振彦名字的《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重建玉皇庙碑》和有曹得先、曹得选、曹世爵三人名字的《东京新建弥陀禅寺碑》相比,这块碑年代要久远得多。

道光年间的《重修长安寺碑记》

长安寺位于沈阳市中心中街路附近,著名的商业城后,紧挨着当年的东三省官银号,在繁华的商业圈中是一处清净所在,“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的俗语证明着其悠久的历史积淀。这里是我熟知的所在,但我并不知道这里和曹雪芹还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去了几次,发现了四块古碑,但最早的只是顺治年间的,并没有那块成化二十三年的碑。后来在一位僧人的指点下,我才知道,这块碑原来隐居在北塔法轮寺中。

于是,在一个静穆的午后,我来了。那一处无人管理的荒凉的回廊中,不仅有这块《重修沈阳长安禅寺碑》,走一圈,不算散落在草地中残破的碑帽碑座,相对完整的古碑竟然有111通,时间穿越明清直至民国,如果将其梳理一下,不就是沈阳城的一部文明简史吗?

那个午后,我在这片沉静的碑林里伫立良久,直至太阳西沉,如血的余晖漫过碑身,也漫过我的身上。

2012年2月,原位于长安寺后迁入法轮寺内的成化二十三年《重修长安寺碑记》,上有沈阳中卫指挥使曹辅、曹铭的名字。

此后,一有机会,一有借口,我或借着班主任职务的便利,或借着教学需要,或借着社会实践之机,带着不同专业的学生——中文、历史乃至美术学,有本科生,有研究生,来到这里,寻访古人的痕迹,感受文化的气息。

2014年4月,我指导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这里相当一部分古碑文加以抄录、标点、注释和翻译,形成了文集《石光永恒》,文字当然是浅显稚嫩的,但这却是我们师生的第一本访古文集,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

2014年5月间,《沈阳晚报》刊登了考察永安桥、巨流河古城和京奉铁路巨流河火车站旧址的启事。

当时,我正在读刘鹗《乙巳日记》,发现1905年10月刘鹗曾以实业家的身份来到沈阳,并且在沈阳完成了《老残游记》的第十一回、十五回和十六回。

《抱残守缺斋日记》

他在沈阳完成的这三回堪称《老残游记》的精华,写定第十一回可以看做是对《绣像小说》本《老残游记》所作的了结,而第十五回和十六回的完成则可以看做是对《日日新闻》本《老残游记》的启动,从这个角度看,这三回《老残游记》的完成,不仅对中国小说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从广义上看也属于沈阳古代文学史的一部分。

而永安桥正是其进入沈阳的必经之路,老残是怀着怎样的情绪来沈阳的?带着这个问题,我报名参加了活动。

5月19日,我站在了永安桥头,努力去感受当时刘鹗在此处踏着遍地稀泥时的心境,遥想当年,再看看今日平整畅通的大道,别有一番滋味。

而在车上,我一时兴起和同行者谈起刘鹗和他的《老残游记》,大家竟然也极有兴趣,问这问那,议论纷纷,本来对刘鹗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高中教材的《明湖居听书》上,没想到他竟然和我们的沈阳城有着这么大的渊源呢。

2014年5月20日《沈阳晚报》37版对永安桥的报道

更有随行记者妙笔生花,于是就有了2014年5月20日《沈阳晚报》上一篇名为《小小石桥上下 能访出多少故事》的文章,这让我着实得意了一下,当然更要在学生面前炫耀了,并不失时机地讲讲刘鹗和他的《老残游记》,宣传一下永安桥,鼓励他们实地去走走看看,强调下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的互动关系,敢和学生这么说,是因为自己的确这么做了。

这次访古活动,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者——辽宁省文保志愿者团队的朋友们,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岗位,但有着共同的情怀——宣传和保护区域文化。

此后我们经常一起出行,去抚顺大伙房水库边的界藩城,感受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的威风;去虎皮驿,感受戚家军对阵八旗兵的悲壮。当然,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和太子河也是少不了要去转转的。

这些实践活动让我在小说史教学中多了不少话题。我不能忽略自己的本职,即作为大学教师要将教书、育人和做学问三者相结合的责任。

沈阳塔湾碑林

文物遗址走得多了,看得多了,总是想把其背后的故事更多地挖掘出来,于是少不了要下一番文献的查考功夫,每次从故纸堆里发现一点新的资料都会兴奋不已,将其记录整理出来,公诸同好,奇文共赏,尤为快意,如能发表成铅字留存,那就更是快慰无比了。

而且,一些文献本身也是珍贵的文物,就辽沈区域而言,相关的碑志、《盛京时报》《燕行录》都是弥足珍贵的,更不用说辽宁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半部手稿了。将实物走访和文献查考两相对照,其文化内涵也逐渐凸显出来了。

作为文保志愿者,将文物走访、文献查考与文化宣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文保活动更有价值;作为大学教师,将文保活动与科研、教学结合起来,这样的教科研工作会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满铁奉天公所

于是,我逐渐将精力投入到辽沈地域文学与文化方面。2013年我将“辽沈文学研究”课程申报列入本科教学大纲,并已经进行了多轮教学,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尝试渗透,同时以此为主题申报并获批了省级社科规划基金课题;2018年11月,以“区域文化教学途径”为主题申报省教改课题获批;2019年3月,我们编写的《沈阳文学史》(古代卷)出版。

在科研上,我们言之有据,拓宽了视野;在教学中,我们言之有物,坚定了底气。文保活动与教科研工作结合,是一条可行之路,是能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

2
明确志愿者定位,引导青年大学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搞好区域文保实践活动,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我坚信,文保志愿者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沈阳中心庙

一是对文保活动有热情的书记员。文保志愿者投身文保活动,首先是因为好奇心,这是原动力;其次是因为有情怀,这是主动力。两者结合起来,就会迸发出巨大的热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访、记录文物遗迹,整理文献档案,挖掘文化内涵!

记得2014年5月我们在考察巨流河火车站旧址活动中发现了许多青砖,上面清晰地显示出P.M.R和I.R.N.C的字样。“P.M.R”是京奉铁路的缩写,“PEKING”(北京旧时的拼法)“MUKDEN”(盛京的满语读法)“RAILWAY”(铁路),其名最早见于1907年8月。而I.R.N.C则是Imperial Railway Northern Coast的缩写,即皇家北洋铁路。

北洋官铁路局成立于1891年,撤销于1894年,这些砖显然是这个阶段的产物。而此时,这些一百多岁的青砖大多埋在地里,或者被垒入农家的房舍,甚至猪圈和茅厕中。

作者在考察指导

面对这些古迹斑斑的青砖,我和同伴们拾起一些打算收藏,但在出发前,还是怀着敬意地将其送回原处。土归土,它们在此已过百年,与这里已经融为一体了,那么就让其在此安息吧。通过它们已经触摸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就足够了……

二是对文保活动有见识的记账员。有了活动热情,同时积极提升认知力,有了一定的见识,就能在活动中条理清楚地对文保对象加以梳理整合,进行“探家底式”的挖掘,从而发扬文化精神,提升区域文化品位,成为合格的记账员。

三是对文保活动有责任的宣传员。文保志愿者一旦了解了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形成强烈的自豪感,产生责任意识,期望更多的人对其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对其文化功用有所发扬,进而能够主动投入到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工作中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巨大的舆论动力。

长安寺内古戏台

四是对文保活动有使命的守护员。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社会意义与价值的认知,通过长时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文保志愿者与文化遗产之间会形成一种血脉相通的关系,具有使命感,去主动守护文化遗产。因为他们满怀期待,所以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声疾呼,主动投入,乃至与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勇敢的斗争。

定位明确了,就要积极培养文保志愿者队伍,特别要重视青年文保志愿者的培养。青年文保志愿者不仅是文保工作的后备军,更是主力军!他们有的是兴趣和精力,也愿意为自己钟情的事业投入。

对于大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有意识地对其加以正确方向的引领和价值观的树立,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这是很有社会价值的!

2015年11月5日我在沈阳大学指导成立了辽宁省内首家大学生文保志愿者团队。具体活动分为课堂理论研讨和户外田野考察两种形式,同时向着专业化和主题化方向发展。考察、书写、宣讲,这是沈阳大学文保志愿者团队文保实践活动所坚持的三个核心环节。

2020年1月15日《辽宁日报》第15版《走进大学生志愿者的“文保时间》

我们遵循“以文化为导师,以遗迹为课堂”的理念,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开出具有特色的“文保时间”,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举办文保讲坛,寻访文化遗址,参与社会文保志愿者活动,感知辽沈文化脉络,发扬辽沈文化传统,服务辽沈文化需求。

在活动中,我们明确,文保,不仅仅是保护文物,更重要的是要去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与内涵,并对之加以承传。文保志愿者所要记录和承传的,不仅仅是文物实体,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执着的情怀。这些青年大学生们有的是热血和激情,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走访,认真记录自己的行程,思考发现的问题,并且投入相当的精力和耐心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去书写成文。

(0)

相关推荐

  • 文保志愿者助力— 纪念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5月18日上午在沈阳市于洪区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举办了一场 "纪念国际博物馆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9:30启动仪式正式开始,郑家洼子青铜短剑陈列馆阴永鑫馆长 ...

  • 解惑让人更着迷——记汗王宫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努尔哈赤到底是哪一年迁都沈阳的?是天命九年还是天命十年?390多年前,从东京辽阳而来新都城的努尔哈赤住在哪里?汗王宫的建筑结构到底什么样?汗王宫是什么时候废弃的?是大清刚入关就废弃了还是康熙年间呢?诸 ...

  • 文保志愿者:每个人都是文物保护参与者

    在沈阳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有不少闻名遐迩的文物和古迹.风起云涌之间,一砖一瓦都在讲说着沈阳的历史与文明.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被发现,不少历史爱好者自发加入了文物保护的行列,成为文物保 ...

  • 辽宁文保团队走进沈阳市第六十三中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探究科学.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意识.2020年10月21日,在沈阳市第六十三中学的邀请下, ...

  • 文保团队行走博物馆活动圆满结束

    2月25日26日两天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团队带领几十个学生和学生家长,参观了沈阳市的四家历史博物场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不同时代沈阳的历史特征,让孩子们知道了沈阳厚重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加深了孩子 ...

  • 7月20日行走博物馆小记

    2017年7月20日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文保志愿者团队组织沈阳文保志愿者参观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和盛京碑林陈列馆及国保单位无逅净光舍利塔,沿途对于沈阳北运河的历史以及现状包括水质情况进行了解,此次活动,是 ...

  • 微雨漫步行街路,盛京方城任纵横

    沈阳大学辽沈文学研究课程实践教学第三讲      2019年6月10日下午13点30分,沈阳大学辽沈文学研究实践教学第三讲开始!      我似乎真有点天缘,两年了,每次的实践教学必定阴天,出行时又必 ...

  • 初次与张雷爷爷会面

       2019年2月23日上午,阳光明媚,天气格外的好,我和其她两位小志愿者像往常一样到东北陆军讲武堂陈列馆做志愿者服务工作,刚一进门,就看见馆长笑盈盈的走过来,告诉我们今天将会有一位重要领导来这里参 ...

  • 怎样做好一名文保志愿者

       文保志愿者有一项任务就是文物保护的监督,前些时有文保志愿者去清昭陵文物巡查,穿过牌楼,进了正红门,来到了神功圣德碑碑亭,作为清昭陵内重要的建筑,这里是每一个游人必须来的地方,文保志愿者发现有游客 ...

  • 遗产日里饕餮宴——沈阳公众考古系列活动之一

    行走四处历史文物古迹,聆听两场讲座,而且讲解人都是文史研究学者,这是一个强强联手的组合.在中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1日)享受到这样的高级别待遇对于辽宁文保志愿者和公众而言不啻是一场"饕 ...

  • 走进校园文保志愿者的感受

    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和去年一样继续开展进校园活动,今年我们走进了沈阳市大东区的杏坛小学,我们的文保志愿者,用掌握的历史向孩子们讲述老沈阳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爱历史懂历史保护历史的意识.以下就是一个文保志愿 ...

  • 将青春之火融入记忆长河 ——记沈阳大学文保志愿者团队

    2015年11月5日晚6时,辽宁省首家大学生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沈阳大学文保志愿者团队于沈阳大学文科综合楼学术报告厅成立. 团队指导教师赵旭,虽然是文学专业出身,却对历史遗迹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从小就 ...

  • 浅谈民间文保组织如何利用城市博物馆资源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2016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前夕,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 ...

  • 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赴本溪铁刹山访古探寻活动游记

    8月27日(周日),天气晴空万里,秋高气爽,我们辽宁文保自愿者团队一行18人在刘蓓.马军立副队长的带领下,早7:00从市政府广场出发,将去东北道教早期起源地本溪铁刹山访古探寻.本溪文保志愿者团队队长郭 ...

  • 前所古城碣石宫 ——记清明辽西行走之旅(一)

    前所古城 碣石宫                      --记清明辽西行走之旅(一)     "往事越前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何为碣石?为什么千年后伟人毛泽东依然因它 ...

  • 小文保志愿者行走方城

    2016年6月1日是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沈阳文保协会志愿者团队,组织小文保志愿者做了一次行走盛京方城的活动,让孩子们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儿童节,盛京方城指的就是沈阳老城区原 ...

  • 喜迎好消息!文保志愿者团队再创佳绩!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人员日,在这个志愿者节日的前夕,12月4日,由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共同主办的2017-2018年度全省图书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培训暨2017-20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在 ...

  • “守初心,辽宁文保十年路”文保团队年度表彰大会

    2019年度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总结大会"守初心,辽宁文保十年路"纪念暨年度表彰大会12月22日于在沈阳市大东区文化馆共享大厅顺利举办!参加本次年会的主要领导嘉宾老师有:辽宁 ...

  • 和平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一年小结

           2019年4月10日,沈阳市和平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6月12日,在和平区图书馆召开了协会成立大会.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在这一年的时光里,协会以区文旅局区域文化保护思想为主导,以展示和 ...

  • 文保明天更灿烂

    文保明天更灿烂 --记辽宁文保团队年会盛况 舞姿曼妙,笛声悠扬:歌曲抒情,相声笑场.在一片温馨和谐的气氛中,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2016年年会如期在大东区图书馆举行.辽宁省民俗协会副会长蔡学勤先 ...

  • “关注文物保护,发现历史老建筑”沈阳市文保志愿者团队开展文保志愿者培训第一期

    "书香飘香四溢,古建风韵犹存",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如今的建大校园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十王府后巷的老院子.八王寺仅存的大殿.奉天医科大学建筑这些历史老建筑因城市改造异地复建工程得以在沈 ...

  • 拓片——公众考古新体验

    伴随着夕阳,在划定的探方地面上,在考古队细致工作的区域旁, 一群年龄不等的人们饶有兴致地翻动着土壤,希望能获得考古方面的一丝惊喜.手拿小手铲的,蹲下身子掘起一块块泥土,打碎,观察,没有发现" ...

  • 回龙寺里听音看寺,碑林馆中望塔访碑

    回龙寺里听音看寺,碑林馆中望塔访碑--沈阳大学"辽沈文学研究"实践教学第四讲(终章) 学生们都说我有天缘,近几年我们访古,都是出行前先阴云密布,出行时却晴空万里,回来后又飘点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