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305课:细说“建”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廴”部的另两个汉字:(正+廴)、建。“(正+廴)”字在GBK字库已经没有,现代汉语已经不用,“建”字却是现代汉语的常用汉字,因此,今天的重点汉字,就是这个建字。我们经常会提到“封建”,通常会当成一个词理解,但实际上,封和建是两个动词,封的意思许慎解释为“爵诸侯之土”,就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要给他一片领土,并且要划分出明确的疆界。封完了,并不算完事,还要“建”,就是要立法,给给这片土地制订规矩。合在一起就是最原始的“封建”。“建”的用法复杂,今天会讲到。
今天这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正+廴)(GBK字库不收,只能描述,一个正字,一个廴,要注意与“延”字的字形差别)。读zhē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正+廴),行也。从廴,正声。”形声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此与《辵部》(正+辵)、征音义同。”《正字通·廴部》也说:“(正+廴),行也。《说文·辵部》:‘(正+廴),正行也。’或从彳作征。”简单记,就是(正+廴)同“(正+辵)”、同“征”。有两个理解都可作为(正+廴)的本义:其一,征伐;其二,远行。
(正+廴)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正+廴)字的小篆写法
2、建。读jià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建,立朝律也。从聿,从廴。”会意字。既是会意字,就要看看字形演变了:
(《字源》上“建”的字形发展)
“聿”字的字形,像右手持笔,本义是书写。但建字中的“聿”跟“律”有关,也就是:“廴”是“廷”之省,就是朝廷;“聿”是“律”之省,就是律令;合在一起就是建立朝廷之律令,即许慎所说的立朝律也。所以许慎认为建是会意字,本义就是制订朝廷的律立;(国家)立法。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说:“凡言建者皆朝廷之事。”《字源》中,师玉梅先生认为建的本义是树立,值得商榷。
(西周分封地图)
“建”常常跟“封”连在一起用,叫“封建”,其实,封和建是两个动词,封的意思许慎解释为“爵诸侯之土”,就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要给他一片领土,并且要划分出明确的疆界。封完了,并不算完事,还要“建”,就是要立法,给给这片土地制订规矩。合在一起就是最原始的“封建”,这才是完整的“封邦建国”,就是《诗·商颂·殷武》中所说的:“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的“封建”。它跟后来的封建主义并不相同,封建迷信则离得更远。
建字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建立;设置。比如建军。比如《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孔颖达疏:“唐尧虞舜考行古道,立官惟数止一百也。”那个时候,大概是也不可能有冗官吧。又比如柳宗元《封建论》:“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周平王东迁之后),我认为周王朝丧失统治力量已经很久了,只不过还在公侯之上设置着一个空名罢了!
(平王东迁)
(2)封赐;封立。比如《诗·鲁颂·閟宫》:“建尔元子,俾侯于鲁。”这就是封建的过程,就是封您的长子为侯王,封在鲁这个地方。
(3)竖起;竖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今谓凡树立为建。”《玉篇·廴部》:“建,树立也。”《广韵·原韵》:“建,树也。”比如《诗·小雅·出车》:“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孔颖达疏称:“乃建立彼旄于戎车之上矣。”就是在战车上竖起战旗。
(战车上的战旗)
(4)明白布告。《周礼·天官·小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郑玄注称:“建,明布告之。”孙诒让《周礼正义》说:“凡物建立之则众共见,故引申之,凡明白布告亦曰建。”小宰的职责就是发布刑罚的公告。
(5)建议;提出。《汉书·邹阳传》:“爰盎等皆建以为不可。”颜师古注称:“建,谓建议。”都提出建议认为不可以。也指首倡,比如鲁迅《坟·人之历史》:“迨黑格尔出,复总会前此之结果,建官品之种族发生学。”就是黑格尔首倡《种系发生学》。
(黑格尔像)
(6)建筑。比如《逸周书·作雒》:“乃建大社于国中。”即用此义。又比如《水经注·庐江水》:“(龙泉精舍)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也是这个用法。
(7)北斗星斗柄所指叫建,斗柄每月移指一个方位,周而复始。比如十一月叫建子,十二月叫建丑。月大就称大建,月小就称小建。《逸周书·周月》:“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这个月,斗柄立向子位,刚黄昏,就向北指着。北斗星的斗柄指向随着季节转换指向不同,即建位不同。
(春夏秋冬各季北斗星的指向)
(8)福建省的简称。比如建茶、建漆。
(建茶)
此外,建还是姓氏,《广韵》有载。
建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建字的小篆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