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襄阳三中、十堰市一中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圆满结束。收心斋精选了几篇高分作文稍作点评,供同学们“居家学习”时参考。
近日,四川某地的李大爷为了看病,和老伴转了好几趟车终于赶到某知名医院,却被告知医院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已取消了现场挂号服务,就医需要“网上预约”。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易如反掌,对于老年人却是难事,取消现场挂号,让“慢了一拍”的老人求医问药很是受阻。在“快一拍”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让“慢了一拍”的群体只能“望网兴叹”。
在今年的重阳节,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的话题备受关注。没有“健康码”,出行受阻;2G基站陆续关闭,“老人机”失去信号;医院实行自助挂号,不会操作的老人只能悻悻离去……类似的新闻,都折射出当下老年人对智能化、数字化社会难以适应的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次联考的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积极思考社会现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写好这篇文章,要注意三点:一是立足李大爷看病难的具体情境,思考“老年人对智能化、数字化社会难以适应”的社会现象。写作时,既要有点的切入,也要有面的涉足。二是透过社会现象思考本质问题。智能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是科技进步的体现,而老龄化、慢一拍也是社会现实。社会治理不能一刀切,考场写作也不能绝对化,只有认识到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才能解决好材料中的本质问题。三是要有自己的亮点。本文立意不难,但要想在同龄人中得高分,仍然要注意从用词、句式、手法、结构、书写等方面突出亮点。比如,以下几篇文章的亮点就比较明显。
本文先列举“健康码”“智能机”等现象,再引出老年人“望网兴叹”的问题,又从老人的昔日贡献与今日需求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观点:“用关爱搭建跨越鸿沟的桥梁”,深得文法。接着,从“科技走近老人”和“老人走近科技”两个方面辩证分析,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本文从子女反哺、社会关怀、国家支持三个方面综合施策,比较全面地解决了“如何关爱老人”的问题,思路清晰结构好。
本文主体部分皆在段首引用名言,增强了说服力,也彰显了文采。此外,用词准确,诸如“设身处地”“全面考虑”“一蹴而就”“不能完全取代”“多方主体”“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等词语都充分体现了作者较好的语文素养。新课标十分注重命题的“情境性”,有效避免套作套路,这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直面真实情境,融入真实情感,写真文章。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恩施州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卷的作文题来看。
对照上面两篇文章,从情境性或者说情商的角度来看,高下立判。第一篇,从头到尾,一直没有提到“钟南山”,完全忽略了“名人面对面”的访谈情境,完全忽视了“钟南山”这个现场主角。而第二篇,则始终将聚光灯打在钟南山院士的身上,很好地体现了“致敬”之意。如何表达致敬之意呢?一是巧妙设置标题,比如《致敬钟南山,走好人生路》;二是结合发言稿的文体,巧妙地称呼,“尊敬的钟南山院士,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三是文中致敬,例文如下:
第二段第一句话,以同行人的视角致敬钟南山
以“鼓掌欢迎”+“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等方式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