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越来越“自私”?谁病得不轻?

“行动和价值观不一致,善于表演,对人对事有很强的目的性,对体制流程了如指掌,做出的很多事情看上去是为公,实则为私”,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世俗、老道、自私,一边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一边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只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能对自己进行较好的伪装。这些人被称为“精致利己主义者”。

早前,某知名985高校一硕士研究生在社交媒体发表言论,对国人百般讥讽、诋毁、侮辱,后来发现她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颇有爱国意识”,对国家“忠心不二”,对百姓“关爱有加”,全身散发着“正能量、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更为可笑的是,她竟然已经被保送读博。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体制的“受益者”,却表里不一。一方面她对自己进行精心装扮,把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深藏在心底,在众人面前的表现与内心完全不同,因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和做法会被人们鄙弃,所以一直不停的表演,实现自己获利的最大化,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另一方面她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竟然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看到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东西就联想到“国人素质”,然后放大到所有人,看不到自己国家的发展,只看到社会的阴暗,却对某些国家则表现出极度羡慕,差点就没说出自己想成为那个国家的人。

北大中文系钱教授曾公开表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认为这些“精致利己”的大学生非常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圆滑世故,会配合、会演戏,很难被人们识别。若这些人走上重要岗位,会对社会产生很大危害。

钱教授所说所言,反映出一种社会现实:确实有部分高校,包括名校,已经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摇篮;也确实有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这几年里,一步步走上“精致利己”之路。

按理说,大学生应该有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丰富的学识,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他们满腔热血、积极创新、勇于实践,既自尊自爱、弘扬正气,又明礼修身、豁达向上。古有“天下为公”,今有“复兴中华”,家国情怀让大学生成为一群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建设者和历史创造者。正因如此,一些人对崇尚“精致利己”和已经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很有看法,他们认为这些大学生“丢了灵魂、失了气节”,他们也担忧,一旦高校盛行“精致利己”、大学生变得越来越自私,社会将会越来越“小气”,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将越来越深,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所以,高校不应该也决不能成为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摇篮。

是什么让这些大学生“失了气节”?因为他们自小开始就在接受“利己教育”。家长告诉孩子“考试第一,就有奖励;学习是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过好日子”;中小学老师告诉学生“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生,你就可以得到你想得到的”。到了大学,高校老师会告诉学生“把专业知识学扎实了,才有可能进入好单位,谋个好职位”,大家都在教学生们“如何为自己好好活着”。还有一些高校教师会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什么是精致利己”,他们热衷课题申报,教学不用心,上课就是读读PPT;他们表现出对学生学术成长的极度关心,实则希望学生成为他们免费的义务工。那些能带来实际利益的事情,他们抢着做,表面上却装出一副对此不屑的样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慢慢成为“利己主义者”实属正常。

当然,这一切不能全怪高校和大学生!我们的社会又是怎样的呢?人们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而是挣了多少钱;一些单位或个人为牟利做了很多无下限的事情,却很少被人指责;一些收入不高的人守着理想却被很多人认为是“自视清高”;一些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创造点滴价值,一边守护着内心的善,一边努力呵护社会的正,却被不少人耻笑在做“无聊、无趣且没有价值的事情”。认真教书的先生被人瞧不起,因为他们既穷又没地位;敢说真话的人被人们称为傻子;踏实干事的人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老实做生意的商人赚不了钱。而善于钻营的人在事业上顺风顺水;“毫无底线”的公司成长得更快、走得更远。诚信危机、道德困惑充斥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在那个精心设计的面具下生活。这些“精致利己”的现实土壤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大学生们怎能不受影响?

若说“精致利己”是一种病,到底谁病得不轻?借用某大学生的一句话“我精致利己,只因我在适应这个社会”,确实如此,毕竟选择“精致利己”,成为一个自私的人,不仅可以游刃有余的混迹于社会,还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想要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