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诗人罗隐为何隐居宿松?
江蓠漠漠树重重,东过清淮到宿松。
县好也知临皖水,官闲应得看潜峰。
春生绿野吴歌急,雪霁平郊楚酒浓。
留取余波待江翰,明年归棹亦从容。
这首晚唐诗人罗隐《赠宿松傅少府》之诗,高度赞美皖西南边陲古邑宿松的山川风貌,政通人和的社会生态。
罗隐(833—910年),原名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人,唐代诗人、文学家和思想家。虽满腹才华,但生逢不时,一生参加了十二三次进士应试,却每每功败垂成、名落孙山,史称“十上不第”。光启三年(877年)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县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罗隐作为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虽累试不第,为搏取功名耗费了毕生的光阴,由此对晚唐腐朽统治阶层有了透彻的了解,思想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诗歌更多地直陈时弊、嘲讽社会和感叹韶华易逝、人生艰辛的特点。
譬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家财不为子孙谋”、“任是无情也动人”、“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釆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等等。蕴涵哲理,脍炙人口。
唐末,黄巢起义风起云涌,势如破竹。为避战乱,罗隐先是到九华山躲避,后来辗转到宿松一带去隐居。若问罗隐为何钟情宿松,我认为有二方面原因:
其一是追寻诗仙太白遗迹,寻找心灵的寄托
李白与罗隐有较相似的性格,皆认为,“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具有浓厚的匡扶社稷,建功立业的宏图抱负。当理想破灭,远离红尘,循入名山幽径修道养生,参悟人生,意图东山再起。
宿松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邑。李白曾二次到宿松游历,第一次为避安史之乱到宿松,与县令闾邱交谊深厚。闾邱为其修建读书台,二人时常一起抚琴弄月,对酒啜饮,吟诗唱和,优哉游哉;第二次是受永王李磷案牵连,出狱后到宿松避难养病,受到已经退休的闾邱处士的特别关照。
罗隐仰慕李白,其道家思想与之一脉相承。到皖地探寻诗人李白在九华山、宿松及与宿松毗邻的太湖、望江县之香茗山游历综迹并隐居,寻觅精神寄托,体验山川幽径之雅静,参禅悟道。
据《宿松县志》载,晚年罗隐在凿山西崖修炼,故名仙洞。至今洞前不远,尚有三仙庵遗址,说是三株老梅变幻成了仙的,俗称梅花小娘,土冢犹存。
前人有诗赞咏此事道:“姊妹生来爱淡妆,年年相伴守幽芳,只因误识罗君后,博得人间唤小娘。”
梅花是高洁的,罗隐当然喜欢她,,是否也沾了仙迹呢?任君畅想!
罗隐栖身修禅之地石莲洞,是唐代禅宗五袓弘忍隐居的石窟遗址。据传,罗隐也在此参禅悟道。他手书“石莲洞”三字古朴典雅,历千年仍赫然在洞壁上端闪现,成旅游热门景点。太湖与望江之香茗山也遗存李白与罗隐修道时的石窟道场。
诗人热爱宿松、心系古邑,其诗歌《晚泊宿松》就是明证:
解舟随江流,晚泊古淮岸。
归云送春和,繁星丽霄汉。
春深湖雁飞,人唤水禽散。
仰君邈思亲,沉沉夜将旦。
其二是被宿松政通人和,淳厚民风所吸引
宿松是古老的西汉松滋侯国旧址。东接太望(皖安庆市太湖、望江县),西界圻黄(湖北黄梅县)北通皖岳(安庆岳西县),南滨大江(长江)。
壮丽的山川,富饶的土地,淳朴的民风蔚然,加之唐时宿松宰邑大多清廉执政,造福一方,政绩斐然,此地呈现平安祥和之佳境。唐中期李白与宿松县令闾邱结成的患难之交传为佳话。
李白《赠闾邱处士》“闲人有素业,乃在沙棠坡……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诗歌洋溢着太白与闾邱二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宿松山川物貌的热爱之情。
晚唐时期宿松县尉傳少府与罗隐结成的莫逆之交也代代传 颂。本文开篇引用罗隐诗作《赠宿松傅少府》生动有力地证明二人情感笃定,友谊非同寻常。
综上所述
罗隐对诗仙太白的仰慕坚定真诚;与宿松山川交融心心相应;对宿松民风的热爱发自肺腑;和辖治官员结成的友谊根深蒂固。他在宿松的活动痕迹及流传的壮美诗歌及趣闻异事将于永远铭记在古老的松滋人民心中,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