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鉴赏——冯起震的《墨竹图》
冯起震,字青方、省予,号稷下门生,山东青州人。在绝意仕途以后,冯起震索性以画竹为业。因善绘竹,他也得以广交董其昌、邢侗等艺友。董其昌更是称冯起震的竹画为“文与可后数百年所仅见”。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冯起震《墨竹图》(见下图)为纸本墨笔,纵326厘米、横101厘米。画家在画面右上角自题:“北海七十九岁老人冯起震,辛未重九日写。”钤“冯起震印”“青芳”白文印。据题识可知,此作为画家晚年之作。此作确也呈现出较为成熟的艺术面貌。
从构图上看,此作呈狭长状。三株成竹竖向贯穿画面。画面上部较为开张,竹叶沿三个不同方向生长的竹枝分布。画面下部以平行紧收的并排竹干搭配两簇竹笋构成。画家有意隐没竹根,画面遂成折枝范式。从对竹的自然形态的表现方面上看,画家有意以成竹带出新笋,使得画面彰显出勃勃生气。竹的主干从根部至竹梢一节节画出,笔意贯穿,梢头竹节渐渐放长,接近节跟又渐次变短。竹干墨色均匀,行笔平直顺畅、自然圆正。竹叶正侧翻转生动自然,展现出丰富的形态。叶片分布不杂不乱,叶形宽窄适中,丛簇间交会错让,呈现出良好的秩序感。竹叶大多略低垂,彰显出乍雨还晴时的形貌。竹节如半弯月状,笔意相连,彰显出形断而意不断的效果。画家对竹枝的表现追求叶叶着枝、枝枝着节的效果,使笔墨透露出清新自然的生气。
此幅《墨竹图》最精彩之处在于画家对水墨渲染的得当控制。画中墨色浓淡搭配和谐自然。画家用淡墨绘嫩叶、染靠后的竹枝,用浓墨画老叶、染靠前的竹枝。染枝节深处则浓,浅处则淡。在绘写竹叶时,画家下笔圆劲快利,未有迟缓,起落准确,在劲利中求柔和,又在柔和中彰显骨力。尽管画家以饱含水分的毛笔作画,但仍能规范地保持竹子的轮廓,且不露痕迹。枝叶因此生趣盎然。由此足见画家的运笔之功。整个画面谨守规矩法度,理路十分清晰,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对运笔节奏的冷静把握及其画学渊源。
冯起震的《墨竹图》展现出的上述表现形式,与传统中国画科的变革息息相关。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画科中,林石类与花鸟、禽鱼类绘画同等重要而又相互独立。“林石”的拓展含义应是古木竹石。北宋画家流行画寒林。寒林通常与窠石为伴。此后,画家们也喜欢将篁竹加入到图画中,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古木竹石绘画兴盛起来。古木竹石绘画源于寒林画系,其原初目的是表现苍凉甚至凄凉的意境,其精神与失意文人的处境十分契合。然而到了宋末元初赵孟頫笔下,这一绘画意义发生了重要转变。赵氏将以书入画的理念融入到竹画作品中,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画意的表达让位于笔墨的表现。在此种情形下,古木竹石组合的原初意义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自赵孟頫以后,时间间隔越久远,这种古木竹石所传达的文人气息就被隐没得更甚。因此,元明时期,即便墨竹画仍被看作是文人绘画中的一个类型,但其实质已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由此,许多绘制墨竹的“专家”也应时而生。冯起震便是其中之一。从这幅《墨竹图》的笔墨中就可看出他的职业化倾向。
元代李衎在《竹谱》中写道:“竹之比德于君子者,盖禀天地之和,全坚贞之操,虚心劲节,岁寒不变。”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精神成为竹最基本也最具代表性的寓意。因此无论竹画如何发展,其内在的本质精神是不变的。君子精神也是墨竹图能从元代发展至今一直盛行不衰的文脉所在。而这种文化内质也构成了冯起震这幅《墨竹图》的精神内核。
——转自《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