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一地鸡毛,但不要忘了收拾鸡毛,寻找幸福从......
公众号从前期的一周三更“观、看、观”,变为一周两更“看世界、观天下”,不是懒也不是没有内容,而是为了让读的书,有消化吸收的时间。咱得知行合一,看了远方他人世界,再观一观身边的人情冷暖,悟一悟生活的真谛。
与朋友聊天,说起家庭生活,不但自家的,听到、看到的,也多是抱怨与无奈,以及各种狗血剧情。想想起初,各自都是怀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初心,为何随着时间的流逝,留下的除了一地鸡毛,就是相看两生厌呢。尤其孩子的教育,就是家庭战争的导火索,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感叹家家的经都难念。是我们的经真难念,还是我们没有用对念经的方法呢?我们想寻找这道难题的解答思路。
最近和书友一起打卡读书,重读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
我们常以为暴力就是拳脚相加或者无视存在的冷暴力。非暴力沟通,那就是平等对话,互相协商了。其实不然,暴力沟通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时候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就莫名其妙地陷入暴力沟通当中了。
场景一:你最近接了个项目,时间很赶,每天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结果你的夫人就不高兴了,你一进门,她就瞪着眼睛生气地说:“你还知道回来!天天这么晚回家,家里什么都不管,谁知道你是真加班去了还是跟人喝酒去了!”她这么一说,你也火了,本来就很累了,回家还没喘口气,就被夫人一顿说,于是你们大吵一架,各自生了一肚子气。
场景二:你一回家,看见上高中的儿子不做作业,在玩手机。你气不打一处来“作业写完了没?”儿子就像没听见一样,仍然玩着手机,你火冒三丈,命令到“赶紧写作业去,你看那个谁放学回家都是先写作业的”。儿子却没好气地回答:“我上了一天学,休息休息不行吗?你觉得那个谁好,你当他妈去“。
这样的场景啊,就是典型的暴力沟通。
反思一下,我们与至亲至爱的人沟通,常常简单粗暴,直截了当,既没铺垫,也不迂回,不达目的,就恶语相加。我们原本和谐的关系,就这样被语言暴力给摧残成了互不待见的冤家。
为何,我们的日常交流,会演变成了暴力行为?
卢森堡博士看来,有四个原因。这四个原因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让我们看看,这些原因如何导致暴力行为的。
第一个原因:道德评判,有点像是用自己的价值观给别人贴标签。比如说,你喜欢干净整洁。可是你的儿子呢,自己的小屋乱的无处下脚,他自己觉得挺干净。结果呢,你马上就给儿子贴上了“邋遢”和“懒惰”的标签。贴标签就是道德评判。这一刻,你的偏见也就产生了,这种偏见会阻碍你和儿子进行平和的交流。
正是因为贴标签这样的道德评判,让你原本的关心,变成了责怪。而责怪,其实也就是一种暴力行为。这这么一来,道德评判就把日常交流引向了暴力行为。
第二个原因:和他人进行比较,这个很容易理解。有一句老话:人比人气死人。你想啊,一个人总是和别人攀比,始终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别人,当然也就不能和别人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关系不平等,还谈什么交流呢?两个人处于相互攀比的状态,较着劲,互相都带有对抗力。当然也是一种暴力行为。所以,你如果经常觉得自己和谁都难以交流的话,那你就要试着反省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因为,你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第三个原因:回避责任,则是指我们的表达方式,经常会忽略掉内心的情感根源。你比如说,一个家庭主妇,总是抱怨自己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地伺候小孩,做家务。在孩子面前也抱怨,在丈夫面前也不停地抱怨。这种抱怨就代表着逃避责任。这个妈妈本来也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才去做这些事的。但是呢,一旦把表达方式换成“不得不做”的时候,她就不自觉地忽略掉了自己原本的出发点,仿佛照顾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打扫的不是自己的家一样。当她对孩子说:“妈妈都快累死了,成天给你当牛做马,你还不听话!”你想想这样的语言,对孩子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暴力伤害吗?全职妈妈本来已经非常辛苦,工作的价值也常常被忽略,如果再用这种暴力沟通的方式来交流,更加深了家人之间的矛盾。
最后还有一个因素,强人所难。强人所难是怎么让交流变成暴力的呢?很多中国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孩子明明一直成绩就不太好,在班里排名倒数,平时大部分学科能考及格就不错了。可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一类的原因,就和孩子说,你将来必须考上清华或者北大!父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这显然也是一种暴力。
其实在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层次原因。
在卢森堡博士看来,那就是隐藏着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当你认为人的本性是丑陋的、冷酷的,那么你自然会用相对应的暴力方式去应对。这时候你就会陷入暴力当中。而当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积极的,那么你就会用相对应的温柔的方式去应对。你就自然会离暴力因素越来越远。
比如,一个从小就被父亲家暴的小孩,长大后,他的价值取向很有可能会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可能会因为憎恨自己的父亲,进而把报复自己的父亲、甚至是报复整个社会当成是人生目标。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报复别人,这就是为仇恨而选择了生活,他的人生就会充满暴力。比如有人在大街上向他问路,他可能都会防备地冷眼打量着别人,不客气地说“我对这一片不熟”。所以你看,就算他知道了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不要进行道德评判、不要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什么的,只要他一个冷冰冰的眼神,别人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暴力。所以说,当一个人老是陷入暴力冲突当中,问题的关键有可能不在于他说话的方式,而在于他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看法。
生活本就不易,我们却又因为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让生活充满了挑衅,布满了荆棘。
究竟怎么做才能改变你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呢?作者提到了暴力的根本原因是性本恶的价值取向。而改变自己价值取向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修行。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用这四个要素,可以检查你平时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的动机。当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善的信仰,暴力也就消失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交给你一份发放高龄老人补贴银行卡的工作,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你一定要保管好银行卡,结果呢?你刚答应完,扭头就把装银行卡的文件袋放在办公桌上,出去吃饭去了。等你回来,我可能会非常生气地说:“哎,这是银行卡,你怎么就随便放在办公桌上啊,丢了怎么办?”注意了,这句话是用责备的口气,是一种明显的暴力行为。
那接下来,让我用非暴力沟通的思维逻辑再来表达一次。
第一要素观察,所以我首先观察到的是,你把银行卡放在了办公桌上;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我的感受是什么呢?肯定是觉得首先这么放很不安全,其次我会感到很失望,因为我已经嘱咐过你要好好地保管文件袋,你也答应过我了,可你却没有放心上;第三个要素“需要”和第四个要素“请求”,指的是我先分辨出我需要什么,然后再向你提出请求。
这样一套思考程序下来,用非暴力沟通语言完整表达的话,就是“我看见刚才给你的一袋银行卡没收起来,放在办公桌上了,这个我担心不太安全,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的,丢了就不好了。这么重要的文件袋既然交给你了,以后还是请你注意妥善保存。”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你熟悉了这样的语言结构,你和家人以及外人的关系会变得互相尊重、更加平等。不管是和人说话也好,反思自己也好,你都可以用这四个要素来检查自己的思维,看看你的思维是出于积极的价值取向,还是消极的价值取向。不断进行非暴力沟通的修行以后,你会发现,你对这个世界会有了一种性本善的信仰,这种信仰会让你避免暴力,生活在更加有爱的环境中。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后记:我重读这本书的目的,是因为我需要缓和与孩子的关系,说的话他能听进去。我正在践行非暴力沟通,有效,但有难度,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心理学家,能看到对方深层的诉求,能引导对方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不过我很欣慰,效果在逐渐显现。我的修行在路上。
读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新认识,就是“爱自己”。
我是一个自我要求较高的人,每日反思时,看到自己的计划没有逐项完成,心中会有沮丧、责备。原本是激励自己的方式无意中变成了自我否定与憎恨的利器。非暴力沟通提醒自己倾听内心不同的声音,以及他们所反映的需要,我为什么没有完成,我内心想要什么?
人的一天中需要有一段留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进行自我心灵的沟通与抚慰,想想自己的内心哪些需要没有满足,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发现生命的美与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