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这两座三国都城遗址入选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在今天(10月18日)河南三门峡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国家文物局揭晓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评选结果,名单如下: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旧石器(5项)

北京周口店遗址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
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
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
新石器(33项)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
上海青浦崧泽遗址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
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
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
重庆巫山大溪遗址
西藏昌都卡若遗址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
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
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遗址
夏商(10项)
江西新干商代大墓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
河南郑州商城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含洹北商城、后冈遗址)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新疆若羌小河墓地
台湾卑南遗址
两周(15项)
北京琉璃河遗址
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
山西临汾晋侯墓地及曲村-天马遗址
山西侯马晋国遗址
山东临淄齐国故城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
河南洛阳东周王城遗址
湖北随州曾侯墓群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陕西西安丰镐遗址
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遗址
秦汉(16项)
北京大葆台汉墓
河北满城汉墓
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江苏徐州汉楚王墓群
江西西汉海昏侯墓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
湖南里耶古城遗址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
广西合浦汉墓群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
陕西汉长安城遗址
陕西秦咸阳城遗址
陕西秦始皇陵
新疆民丰尼雅遗址
三国至隋唐(9项)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及磁县北朝墓群
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河南汉魏洛阳城遗址
河南隋唐洛阳城遗址
陕西法门寺遗址
陕西唐大明宫遗址
甘肃敦煌莫高窟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
宋辽金元(9项)
内蒙古辽上京遗址
内蒙古元上都遗址
黑龙江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城遗址及官窑遗址
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
河南许昌白沙宋墓
广东“南海I号”沉船
贵州遵义海龙屯城址及播州杨氏土司墓群
宁夏西夏陵
明清(3项)
北京明定陵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窑址
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从年代分布来看,“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较为侧重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最多,占了三分之一。三国至隋唐时期有9项目入选,其中“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及磁县北朝墓群”与“河南汉魏洛阳城遗址”分别对应东汉三国两大都城邺城、洛阳的遗址,与三国历史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邺城三台遗址公园 成长摄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及磁县北朝墓群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东汉末年为魏郡治所,是袁绍统治河北时的政治中心。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占邺城,在此营建城郭宫室,将邺城打造成自己的霸府及中军驻地。曹操在邺城建立了魏国的整套官僚体系和律令法规,为后来的汉魏禅代奠定了基础。曹丕称帝后,邺城仍为魏国“五都”之一。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又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陆续在邺城建都,直至北周大象二年(580),邺城为杨坚焚毁。

从1983年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邺城考古工作队对邺城遗址进行全面勘察、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通过勘测可知,曹魏时代所营建的邺城(邺北城)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2400-2620米,南北长1700米,城墙系夯土筑成,约宽15-18米。

曹魏邺城遗址平面图

专家认为,邺城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上三大革命性的变革:一是单一宫制,此前的秦汉都城均为多宫制,曹魏邺城宫殿区集中在北部的中央,为唯一的宫城。二是功能分区。曹魏邺城城北部突出政治功能,包括宫殿衙署,南部突出经济和日常生活功能,平民根据里坊划分居住。三是中轴对称。曹魏邺城宫城的正殿文昌殿、端门、止车门处于一条南北轴线上,而这条轴线继续向南延伸,又与全城正南门中阳门相连,由此呈现出一条贯穿整座城市、恰好位于中央的南北轴线。邺北城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整座都城规划出现中轴线的实例,标志着我国都城发展史的新阶段,它对后来曹魏、北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奈良)的规划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邺城出土文字刻石 邺城博物馆藏  成长摄

邺城出土螭首 邺城博物馆藏  成长摄

曹魏邺城在西北角曾建有三座兼具卫戍与娱乐功能的高台,称为邺城三台,即铜爵台(一名铜雀台)、金虎台(后赵时避石虎讳改称金凤台)、冰井台。铜雀台因曹植的《登台赋》及杜牧的“铜雀春深锁二乔”诗句而名噪后世。如今,冰井台已经为漳河吞噬,铜爵台破坏严重,仅存4-6米的夯土台基。保存比较完好的是金虎台,台基南北120米,东西71米,高12米,台基西侧立面夯土陡峻,能够观察到约12厘米厚的夯层。现已开放为邺城三台遗址公园,供游客参观。

邺城金凤台遗址  成长摄

邺城金凤台遗址  成长摄

磁县北朝墓群分布在河北磁县城南,距离临漳邺城仅10公里,属于古邺城的西郊。此地墓冢颇多,从宋代以来,一直被讹传为曹操“七十二疑冢”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京汉铁路的修建,这里的墓葬遭到大量盗掘,其中出土了一些墓志,证明它们属于东魏、北齐贵族墓葬。到1980年代,该地区的古墓已发现了一百余座,包括东魏孝静帝陵、东魏茹茹公主墓、北齐兰陵王墓等。“七十二疑冢”之说遂为考古证伪。2008年,考古人员在安阳县西高穴村发现了曹操高陵。

安阳高陵 成长摄

河南汉魏洛阳城遗址

河南洛阳所在的伊洛盆地先后存在五座古代都城遗址,分别是二里头遗址(部分学者推断为夏朝都城)、商朝西亳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洛阳城是东汉至北魏时的都城所在,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前后长达五百多年。

洛阳五大都城遗址示意图

光武帝中兴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兴建宫室。东汉洛阳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四面共设城门十二座。宫殿主要有南北二宫,以中东门大街为界。南宫是皇帝议政与接见外宾、举行重要典礼仪式之所。北宫为皇帝及后宫起居之所,后逐渐代替南宫成为政治中心。南北宫之间有复道相连。洛阳城内有金市、马市、南市等商业区,有濯龙园、上林苑、芳林苑、平乐苑等皇家游乐场所。在南城外建有皇家礼制建筑“三雍”,即明堂、辟雍和灵台。“三雍”之侧为太学,汉灵帝时的《熹平石经》和曹魏《正始石经》均刊立于此处。雍门外三里,有汉明帝时所建白马寺,为汉地首刹。

东汉洛阳城遗址平面复原图

《熹平石经》残石 国家博物馆藏 成长摄

东汉洛阳城于汉末董卓时毁于大火。曹魏代汉后复都洛阳,重建洛阳城。曹魏洛阳城承袭邺城单一宫制,宫城建立在东汉洛阳城北宫的基础上,主殿为太极殿,面阔十二间,太极殿两侧有东堂、西堂,太极殿北有式乾殿,为皇帝正殿,式乾殿北有昭阳殿,为皇后正殿。太极殿向南通往宫城正南门阊阖门,阊阖门则直通大城正南门宣阳门,宣阳门外伊、洛水交汇处的委粟山建有皇家祭天的圜丘。由此形成了一条贯穿圜丘、外城正门、宫城正门及主要宫殿的中轴线,这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中轴线观念继邺城之后,首次应用于帝国都城。

曹魏洛阳城遗址平面复原图

魏明帝时期,对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他派人从长安迁金人、铜驼、承露盘等各种前朝珍品于洛阳,将铜驼安放在阊阖门与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两侧,这条大街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铜驼大街。

白玉杯 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魏晋禅代,洛阳复为西晋都城。及至北魏,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著名的龙门石窟、永宁寺塔也在这一时期兴建。天平元年(534),洛阳随着北魏的分裂沦为丘墟。汉魏洛阳城的繁华盛景,只能通过东魏抚军司马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去想象了。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引自“古籍”

汉魏洛阳城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区东15公里。1954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发掘团对汉魏洛阳城遗址进行初步勘察,认为“北魏宫城在洛阳城的正中”,城中央的“南北高起的地带,是宫城城垣和殿基的遗址”。1962—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对汉魏洛阳城进行全面勘探和发掘,基本上确定了太极殿、阊阖门、铜驼街的位置与规模。2001年至2002年,考古工作者对阊阖门进行发掘,全面揭露出城门台基、门前左右双阙、阙间广场及城门两侧院落的部分遗迹。此后,陆续发掘出太极殿遗址、铜驼大街遗址、内城东墙遗址、永宁寺塔基遗址等,使汉魏洛阳城尤其是北魏城址的平面格局更为清晰。

汉魏洛阳城遗址 引自“洛阳旅游”,曾宪平摄

汉魏洛阳城遗址 引自“洛阳旅游”,曾宪平摄

邺城遗址与汉魏洛阳城遗址的更多图文内容,将收录于拙作《重返三国现场》第三章“名城要邑”之中,该书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出版问世,敬请期待。


成长

作家、编剧、书评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学会会员、稲诚及所城市书店合伙人。

已出版作品《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这样好读的历史:三国争霸》《群雄逐鹿:彩绘三国演义》,制作音频课程《少年中国史》。

即将出版《乱世来鸿:书信里的三国往事》《重返三国现场》《地图里的三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