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不愿反思

“大多数人”系列。

纳德兰塞姆是位法国牧师,90多岁才去世的他一生中聆听了上万人的临终忏悔,晚年他从日记中把这些话找出来编成一本书,叫《最后的话》,可惜的是印刷没完成就毁于里昂大地震,《基督教真理箴言报》报道此事,称为基督教的“里昂大地震”。他只好把这本书总结成一句话,刻在他的墓碑上: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可以理解为:人们如果将对死亡的反思提前五十年、四十年、三十年,世界上将会有一半的人会成功地超越现在的自己,成为伟人。

想起这段话是因为一件小事:

昨天女友要去医院打针,据说排队就要两三个钟头,老公又出差,就托我帮忙带半天娃。

天这么热,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呆在水里吧?小家伙跟我到了游泳池,一直嘟哝说“我一个人去男更衣室有点害怕”。女友中年得子,我常常觉得他们对儿子有点过度溺爱,10岁的小男孩还不能自己去更衣室?但是我忍住了,温言软语安慰他——因为女友儿子生下来身体就不好,现在每天还要吃药。

看着小家伙在泳池玩得高兴,我忽然想起:平时在女更衣室偶尔能看到年轻妈妈带着儿子一起来换衣服,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惊呆了,因为那些男孩都不算太小,四五岁左右,有的大概有五六岁,还见过七八岁的,这自然不妥,每次都有人直接对那年轻妈妈抱怨说“这么大的男孩怎么还带进女更衣室来?应该去男更衣室。”那年轻妈妈或沉默,或反唇相讥,我当然也是在那些指责的人群里一员,投以谴责的眼神。

但昨天我忽然想,我怎么知道一位妈妈带着儿子进女更衣室的背后一定就是常识和修养的欠缺?背后也许是一个常年患病导致脆弱敏感,抵抗力低于同龄人的儿子,也许有一个此时无法在场的男性长辈比如说孩子父亲……

游泳后问孩子想吃什么?孩子说想吃日料,如今很少出门吃饭的我只能带他去家门口的一家日料店。很久没去了,换了装修,最重要的是菜单价格也换了。

孩子是第一次跟我单独吃饭,看着他对我越来越依恋,想起他此时正在医院治疗的母亲,同样身体不好的父亲(孩子父亲去年刚动过大手术),想起孩子从出生就身体不好让女友操碎了心,一会下午三点还要准时吃药……心中长叹,点菜时情不自禁就都点了最贵的。孩子吃得眉开眼笑,饱嗝连连,说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日料。晚上女友来接娃,孩子问能不能晚上还去吃这家日料?女友问了价钱后笑说这样太惯着孩子了,这么吃非吃破产不可,我心中反应过来,我此时的做法,跟我一向以为的溺爱子女的女友夫妻俩有何区别?

十几年前做过一次催眠,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有次居然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直接晕倒。催眠内容早已忘了,只记得催眠师让我特别舒服地睡了一觉,醒来后神清气爽,满血回归,感觉又是一条好汉了,我对那心理咨询师道谢,她却坦承自己从业不久,说是因为我对她的信任才有这么好的被催眠效果。我玩笑说我是不是有抑郁症倾向?咨询师很会说话,她说优秀的人才会抑郁,因为自我要求太高。我自嘲地笑了。然后她又说了一句话,她说:你不会有太严重的心理疾病的,因为你懂得反思。大多数人都不愿反思,不会向内看自己的问题,很多心理问题都由此而来。

我感谢她这句话,后来就把自己开的教练课程也定名为《自我教练》,把课程的毕业论文设计为内观禅修,便是因为看到大多数人都喜欢教练别人,观察别人,评价别人,但却很少有兴趣教练自己,观察和觉知自己的情绪和内心。

年少时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鲁迅,这两位大文豪都是毫不留情地自我解剖和审判自己;我喜欢荣格也因此,这位分析心理学大师从孩童时代就充满好奇,严谨地分析自己的心理,分析每一个梦境……

如果每个人都忙着觉知和观察自己,忙着分析和了解自己,自我教练,吾日三省吾身,哪里有那么多无聊多时间去管闲事说闲话,去评价别人?

大多数人不愿意向内看,愿意作为一个受害者,很多是不想负责任。我每次在《自我教练》开课的第一天上午一定先讲心智模式,一个人心智化程度不够,是没有能力向内看的,也就无法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烦恼、闹剧、悲剧藉由此而来。

愿意反思的人走了一条起初艰难但日益宽阔壮丽的路,而那些从来不反思的人呢?

2018年6月14日,中科院研二学生谢雕为外地来京的高中高中同学周凯旋设宴款待,结果刚坐下还没点菜,就遭到周疯狂刺杀身亡,监控录像里黑衣男掏出匕首冲向白衣男,受害人谢雕满脸不相信地盯着眼前这位同窗多年的舍友。事后被害人家属从警方了解到,凶案原因来自于两年前的一场同学聚会。当时,谢雕说了一些激励周凯旋的话,让他不要再打游戏,要振作起来。而在周凯旋看来,这对他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心理压力,让周筹划两年杀人。周把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外归因于别人,毁了两个年轻人的人生,也让两个家庭白发人送黑发人:

谢家:在村里,谢雕家一直是贫困户。2012年,谢雕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他通过学校贷款缴的学费,货了两万五千元。谢雕遇害时,这笔钱还没能还完。 

周家:念高中时,周凯旋成绩不错,高考时考入川大,因对成绩不满意,周凯旋退学复习了一年,后考入西安交大,本硕连读。但因沉迷游戏,连续挂科,周凯旋没能继续攻读硕士。毕业后的周凯旋在重庆找工作也不顺利,考公务员也没通过。

常见乡间老人带娃:孩子摔倒了,大人会打地,说都是地不好,把宝宝摔疼了,类似这样的心态和教育,就是永远外归因,遇事便觉得全世界都欠我的,都是别人的错,永远没有能力和兴趣向内看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时时反思,便也会陷入同样的怪圈,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而不自知。

一篇八十年代北大学生的日记写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六日  星期一  晴

昨天下午五点,物理系研究生会贴出一张大字报,倡议将九月十八日定为“国耻日”,  纪念“九一八”,并要在九月十八日这一天举行万人示威游行,抗议日本政府和中曾根复活军国主义的罪行。法学社首先响应,紧接着,各系学生纷纷贴出檄文、倡议书、标语,表示不忘国耻,对日货充斥我国市场十分气愤,很多人同意上街游行,要借此发扬民族精神。

张晓辉贴出一张大字报,名为《同学们,你们的路错了》。他认为“九一八”后,日本之所以能够侵略大半个中国,屠杀中国人民,主要因为中国人麻木不仁,奴性太强。认为纪念“九一八”,游行不对,而应该自省。

这样的人永远是人群中的少数,即使在北大这样的中国一流的文科学府,大多数人依旧不愿反思。控诉入侵者的残忍是容易的,反思自己好好地为何让人轻易入侵全境以至于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是困难的,反思会让人看到自己的丑陋不堪、积弱积贫,这种冲击的痛苦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虽然,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伴随着自我质疑和自我否定,因为只有剧烈地阵痛之后才能听见新生的啼声。

不会反思的人很难成长,还会拖着身边人跟他们一起沉入黑暗无明。交友识人,不妨多听听这人是否有能力反思,是否对自己起心动念有足够的觉知敏感度,是否愿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保持觉知,保持反思,谨以此文自省,自警。

又:张晓辉(曾以当年吉林省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后从事出版业,2019年1月22日因中风辞世。——《张晓辉百日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