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博物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心像艺缘
在这个传统价值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的年代
艺术
原本可以是最后的心灵家园
然而
今日之艺术界
已彻底丧失了理想与信仰
没有核心价值体系支撑
只剩充斥着尔虞我诈
欺蒙哄骗的争名夺利
因此
我们必须
逆水行舟
力挽狂澜
以自身微弱力量
去为下一个时代重构美学理想
杜洪毅《孤世》 数字建模 尺寸可变
我国的博物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杜洪毅
现在国家富强了,地方政府愿意拿出钱来搞文化事业,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一些官员并没有弄明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在他们的意识中,搞文化就是大兴土木盖房子。于是,便有了某个城市三年建100家博物馆的离奇新闻。
最近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将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对文化的认知出现偏差便不可避免。其实,发展文化事业,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保障外,更需要一定时间沉淀和投入大量精力营造环境氛围,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就拿公共博物馆来说,早在埃及托勒密王朝,就建有馆藏丰富的大型博物馆了。即便是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西方也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不过百年历史而已,真正的高速发展期,也只是最近二三十年。因此,原本根基薄弱的前提下,要想在短期内突击建造大量博物馆,并不符合客观现实条件。
虽然说就人口数量而言,对比西方国家,我国的博物馆数量还是太少。但结合馆藏文物质量和数量上来看,我们的博物馆其实是太多了。笔者每新到一座城市,都会首先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可让人失望的是,许多地方除了房子盖得还将就外,只能展示几件陶器和农具,实在很难将其与博物馆这个称谓划上等号。
除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外,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门庭冷落,平日见不到几个观众。老百姓为什么不愿走进博物馆呢?其一是因实在没有什么东西看,其二是不知参观这样的博物馆意义何在。没有办馆质量的提升,这种形式化的空壳博物馆,建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修建博物馆就变成了纯粹的政绩工程,其原本应具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反而被忽视,显得本末倒置了。也正是因为大量此类“博物馆”的存在,导致大众对公共博物馆的认知产生了扭曲。
发展博物馆事业最根本的任务不是盖房子,而是丰富馆藏和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两点恰恰被许多热衷建博物馆的地方官员忽视了。现有的中小型博物馆,要不拿不出像样的藏品,要不就是有了藏品却因缺少人才、经费等原因,无法很好地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博物馆就成了摆设。与其新建博物馆,还不如充分利用好现有场馆设施,将钱财和精力放在提升服务水准上。对于能拿出大笔钱款盖房子,却不愿为现有博物馆增加运营经费的地方政府来说,其目的真是在发展文博事业么?如果真是有花不完的钱,用于购买藏品不是更好么?
博物馆不是有了藏品就行,还需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对文物进行研究、整理,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最好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可是,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这方面与国际水准还存在相当差距。就拿馆藏最丰富的故宫博物院来说,由于受诸多原因制约,绝大多数的珍贵藏品从未公开展出过,更不要说地方博物馆了。而许多西方国家的著名博物馆,不仅能长期陈列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全世界观众在家可以免费下载其馆藏的高清数字资源。因此,着力于提升软实力,才应该成为当下博物馆建设之重心。
本来,博物馆应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核心所在。但是,如果没有馆藏、缺少专业人才队伍、没有对现有文物资源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就无法向公众呈现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无形中就将其边缘化了。为什么我们没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为什么国内博物馆缺少吸引全世界注目的重量级艺术收藏?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不愿走进博物馆?为什么现有博物馆的公众教育职能非常有限?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博物馆建设的根本所在。
只要政府有钱,盖几栋楼挂上博物馆的牌子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问题是房子盖好了也还得面临一大堆问题,如藏品从哪里来?如何维持运营?以及人员招聘和培训等诸多问题。现在不是有许多地方博物馆就因体制问题,缺少运营经费和专业人才从而限制了发展么?博物馆事业是一项长期性投入,维持正常运营所需的经费将远高于盖房子的费用。如果只是领导一时拍板,不考虑后续维持运营,无法打破现行体制造成的诸多制约,只会为后面的工作带来一大堆麻烦。
博物馆是人类过往智慧创造在当下的集中呈现场所,存在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个“博”字上。这既要有文物艺术品收藏上的博,又包括所承载的知识系统之广博。当我们走进一栋公共建筑时,如果不能拓展视野,无法收获广博的精神文化体验,就失去了参观的意义。这样的“博物馆”,建得再多又有何意义呢?就当下现实而言,此类“博物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157期 美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