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狐】二、儒法道之争,重现同治年间的权力江湖

辛酉政变以后,慈禧位列大清国权力巅峰的第二把交椅。回到北京后的慈禧,通过学习《治平宝鉴》,算是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那到这里就有个问题了,该用哪种思想治国?毫无疑问,肯定要玩法家。自秦以来,法家内核玩了两千多年。这不仅仅是皇权的保证,甚至成为了一种政治惯性。如果没有外力的改变,这种局面会一直玩下去。

但是呢,历史不同的时期,会给法家思想披上不同的外衣。有时候披上道家的外衣,那就叫黄老思想。有时候来点阴阳家和儒家的结合体,叫独尊儒术。有时候把儒释道融合一下,叫理学。有时候,因为理学内部左右派的分歧,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别管叫什么吧,这些学说的内核都是法家。

到慈禧进修的时候,该做出选择了。慈禧应该更倾向于哪种法家外衣呢?她是个女人,讲绝对君权是堵死自己的路。历史上的治乱兴衰,可供太后学习的并不多,况且她还是个副太后,还不是个安分的人。

我们看慈安太后,她执政思想很明朗,基本上就是在走黄老思想的路子。大清国刚经历长毛之乱、英法联军之战,大耗元气,必须休养生息。

恭亲王作为帝国的三把手,他其实希望恢复古制,皇帝为虚君元首,他当个实权宰相。早期总理衙门的开办,其实更像是恭亲王开府治事。

总理衙门权力巨大,从成立以来,基本上内政外交的大事,都由总理衙门决定。这段历史的主题就是外交和洋务,这两项都是总理衙门推动。但是,总理衙门还不算大清国的正式行政单位,总理衙门的各级官员都没有品级和正式编制。

总理衙门办事大臣几品官?那不知道,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也不按总理衙门的职位给工资。

恭亲王希望用儒家思想来延续这种局面,他想当个周公、召公之类的角色。

这样的格局,慈禧是不满意的。因为八大臣的凶恶对于她来说还历历在目,谁能保证这位恭亲王不会变脸?

怀揣黄老思想的慈安想要制衡权臣,大家达到一种平衡即可。但笃信法家思想慈禧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干掉权臣。

所以,在垂帘听政期间,慈禧对政务的处理显得非常积极。虽然军机处的折子得先送到慈安太后那里,慈安看完了,才轮到慈禧。但慈禧还是要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干,对任何事都要有第二高指示。

日子一长,这两位太后也没有矛盾,反而形成了互补。在用人方面,慈安说了算。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大臣赏罚,也是慈安拿主意。慈安尤其信任曾国藩,大事都要听取曾国藩的意见。

而慈禧则善于批奏折,这里边谁作弊,谁说瞎话,谁甩锅,她门清。毕竟她爸爸当年就是在官场基层混起来的,这方面的事慈禧不陌生。

但如果仔细分析同治初年的政治格局,实际上就是慈禧和恭亲王在慈安的指挥棒下做事。慈安时而用慈禧敲打下恭亲王,时而用恭亲王敲打下慈禧,这是高手。

要在上道下儒的夹缝中求生存,慈禧的法家之路,并不顺畅。很明显,她当不了武则天,那最起码当个商鞅吧。商鞅是外人,被新君搞死很正常。慈禧是新君的亲妈,学商鞅怕什么的?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慈禧都充当慈安的具体办事人员,甚至还有点邀宠的意思,她特别想让慈安知道,有她慈禧,根本不需要什么恭亲王。

而慈安呢,在很多时候并不给慈禧面子。比如杀慈禧心腹安德海,立慈禧不喜欢的阿鲁特氏当皇后,还政给成年的同治皇帝。还有办洋务,早期办洋务的功劳算不到慈禧头上,她也就是个执行者。具体拿主意的,还是慈安太后。她不批条子,户部是不出钱买机器的。

在慈禧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更多的是她在慈安面前与恭亲王争宠。这段时间的历史主题,就是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恭亲王之间的道、法、儒思想之争。

慈安太后也不是无条件支持恭亲王,在同治年间,慈安太后对恭亲王有过一罚一赏。罚时,革去了恭亲王的议政王头衔。赏时,赐他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头衔。

但很明显,议政王的含金量可比铁帽子王大多了。

在这种三角形权力架构下,同治皇帝是很不爽的。这个叛逆期的皇帝,受过良好的教育。读读本朝历史,人家顺治皇帝,六岁登基,十三岁亲政。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下,六岁登基的同治皇帝,十三岁那年应该会有亲政的想法。没人提这茬,那就熬到十四岁。还没人提这茬,十五岁的同治帝估计就有点坐不住了。熬到十八岁终于亲政了,才发现亲政并不好玩。

为啥呢?时代不同了,老祖宗总那套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借鉴意义。顺治帝、康熙帝可以十三四岁亲政,原因是当时的大清国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朝廷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至于皇帝是谁,皇帝几岁亲政之类的问题,并不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

到了同治皇帝这时候,国家决策机构是军机处。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有着根本区别,议政王大臣们商量好的事,可以独立实施。军机处是依附于皇帝的机构,只有建议权,没有拍板的权力。这就意味着,军机大臣是谁的人,那么军机处就执行谁的意志。

同治帝亲政了,首席军机大臣是恭亲王,其余军机大臣是两宫太后的人,那同治皇帝亲政不亲政的,有啥区别?

军机处、皇帝、两宫太后都在紫禁城里,就算两宫太后不理朝政,同治帝都不好意思不去请教二位。

再加上同治帝亲政那一年还不太平,又是日本侵犯台湾,又是《申报》因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批评朝廷,又是外国使臣觐见皇帝,西北沙俄还扶植了伪政权分裂西域,弄得同治帝是张不开嘴,跟不上溜,你说难受不难受。

同治帝大概自己只决定过一件事,那就是重修圆明园。

大家可能听过这么一个传统说法,说清朝皇帝整体素质还都不错,也就同治帝有昏君的素质。这位小昏君的表现,就是在那个孱弱的国力下,还要坚持修圆明园。因为这事,还跟慈禧闹了不愉快。

看上去合理,但其实这个说法也值得商榷。光绪帝亲政后,也力主修园子,几乎没有人把修园子说成是光绪帝的罪过。

所以我们再来看同治帝修圆明园这个事,其实跟光绪帝修园子的心态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为了让太后们走人。太后不搬走,皇帝根本没法亲政。

那要依着慈禧的脾气,修就修,修完就走,老娘在哪,国家政权的权力中心就在哪。

但是对于同治修园子这个事,慈禧是站出来跟同治帝发生了直接冲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慈禧的本意,而是慈安使出来慈禧对抗同治帝,目的就是不走,还让慈禧成了恶人。

同年,同治帝离奇驾崩。这位悲剧皇帝怎么死的我们可以不去深究,值得注意的是同治帝这样一个国家元首,无论是听政、勤政还是驾崩,对大清国没带来任何政治风浪,这足以证明两宫太后加恭亲王的执政体系之稳固,也能证明了同治帝是个可有可无的吉祥物。

同治帝驾崩,朝廷不马上发丧。这也不奇怪,任何一个君主死掉,都不会第一时间报丧的。

很多事得安排,处理妥当了,才能公布这个消息。那么谁公布呢?慈禧公布。然后臣民议论,儿子死了,慈禧还这么淡定。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慈禧公然违背祖制,不给同治帝选嗣,竟然给咸丰帝选嗣。

这个事大家都知道,给咸丰选嗣,那么依然是两宫太后垂帘。如果是给同治帝选嗣,那么皇后阿鲁特氏更有资格垂帘。

可这里面的秘密,不是慈禧能玩手段,她只是被推出来的恶人,这事还是慈安说了算。

同治帝驾崩前后,是慈禧招黑特别多的一个时期。但大家往往都会忽略,这阶段不是慈禧一个人说了算,她上面还有慈安。

这种三元模式,一直持续到光绪七年慈安太后驾崩。野史传闻,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害死的。还有说什么咸丰皇帝提前给过慈安秘诏,万一有一天慈禧不老实,就干掉她。

实际上慈安太后病了一个多月,并不是慈禧下黑手。而且咸丰帝如果对慈禧不放心,也不会给她同道堂的大印,直接学汉武帝,立子杀母就行了。

历史上如果出现太后、先帝的亲信大臣乱政。那么不用问,一定是先帝糊涂,用了一帮烂人。绝对不会是先帝英明神武,甚至是早就发现了这些奸臣的野心。如果是早发现了,他咋不管?所以历史真相只有一个,先有昏君,而后有奸臣,这个顺序不会变的。

-------------这里就不放图了-------------

慈安太后死后,那大清国的三角形权力结构发生了改变。慈禧终于坐到了权力巅峰,那么接下来就是她和恭亲王的对决。

两年,慈禧不动声色。为什呢?得等机会。慈安驾崩那一年,法军大举进入越南,清军也进入北越进行布防,战争那是一触即发。

那么,能不能不开战?不知道,反正慈禧没有做出任何打算和平解决争端的举动,既不谈判,也不退让,显然这是拱火。而且,法国驻华大使主动提出要和中国划分在越南的势力范围,也被慈禧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正式开打。这一打,慈禧来精神了,问恭亲王该怎么办?

恭亲王难办了。说和?这是汉奸。说战?也没有必胜方案。

说不出是和是战,那就是委靡因循。既然首席军机委靡因循,那必然要为马尾海战的全军覆没负责。于是,慈禧启用礼亲王、醇亲王、庆郡王三大废物,取代了皇族中最有才干的恭亲王,史称甲申易枢。

也正是从甲申易枢开始,慈禧才正式成为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这才进入了她人生的第三阶段。而这场道、法、儒的思想之争,又是以慈禧的法家思想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那么在这个阶段,慈禧为什么和光绪帝的关系破裂了呢?到底是慈禧用权术打败了光绪,还是慈禧在执政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失误?慈禧和光绪是否能够和平共处呢?我们下节再讲。

西山十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