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话寒衣
秋去冬来,天气逐渐变冷。农历十月初一,老历冬天的第一天,转眼而至。从这一天起,直至“春分”到来,漫长的冬季,让人们既饱受风霜寒苦的煎熬,又留给人们许多关于雪花飘落的美好回忆。
天水有句谚语:“十月里来十月一,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倒长城十万里。”
这句谚语,所传递的信息,是告诉我们这一天有着“古今”的,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日子,还应该有所行动,那就是给已故亲人或先人送寒衣。
农历十月初一,民间又称“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中的“三大鬼节”。
旧时,妇女们要亲手逢制寒衣,烧给已去世的亲人,好在阴间御寒。现在,除老年人和新逝亲人的子女关心外,人们对送寒衣已不太注重,习俗有些淡化,甚至许多年轻人,不知道送寒衣是怎么一回事。
许多人,特别是城市人,送寒衣的方式也有所简化,不再烧缝制的纸衣,只是到坟前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表达子孙后代的哀思之情。
寒衣节由来,据明《帝京景物略》载:“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清《帝京岁时纪胜》亦载:“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
版本虽然很多,但大多数人公认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孟员外女儿孟姜女,新婚燕尔期间,丈夫范喜良被抓充当壮丁,送到北方修万里长城。
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寒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在外,衣服早已破损了,哪能抵挡塞外凛冽寒冷,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送去。于是,她用棉花厚厚地絮,针线密密地缝,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寒衣做好了,她告别父母,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
孟姜女历经艰险,费尽周折,终于来到长城脚下,可一连多天,就是找不到丈夫的身影。经过多方打听,却得知丈夫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累死,尸骨就埋在万里长城底下,不知坟地。孟姜女悲痛万分,跪在长城脚下仰天大哭,伤心欲绝。
她连续哭了七天七夜,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终于感动了上天,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一段长城倒塌,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从白骨旁残留的衣襟上,辨认出了丈夫骨骸,遂将所带寒衣在尸骨旁焚烧,只见那寒衣灰烬缓缓飘起,围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骨骸上。
于是,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在长城内外广泛流传,由此产生了“寒衣节”。
此后,民间相沿成习,每逢十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用五色彩纸剪寒衣,到坟头上烧给死去的亲人。
还有的地方,习惯将所剪制的寒衣,悬挂在小树枝上或插在坟头,虽然祭祀的形式不一样,但都表达了送寒衣的意思。这样做,虽然反映人们封建迷信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人们对故去亲人一种缅怀之情。
民间有言:“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祭奠先人御寒气,敬老孝老世代传。”送寒衣的时间,民间有早清明、晚十月初一之说,也就是说清明节祭奠先人要赶在清明前,十月一要赶在十月初一以后,具体时间因人而定,好像没有固定时间。
送寒衣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是直接到墓地去,一般选择上午的时间,最好在下午三点前赶回。按传统说法,现在墓地大多在边远地带,阴气很盛,特别是三点以后阴气上升,进入十月初一后,阴气更加上行,所以尽可能早些返回,防止阴气带来危害。
另一种是因路途遥远,或为了祭奠方便,很多人选择晚上在家门口,或是附近的十字路口送寒衣,所以在那段时间,人们常在路口见到焚烧香蜡纸票的痕迹。
送寒衣老人最讲究,很多年青人对这个不理解,认为这是个迷信。实际这没有必要反对,祭奠先人实际上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就是教育后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到孝敬老人、尊老爱幼。在民间,送寒衣是有讲究的,那就是千万不要伤心痛哭。
按照传统说法,你能记得在节日给先人们送寒衣,先人们肯定很高兴,本是一件好事,天气渐冷,而你睹物伤情,痛哭流涕,影响健康。
按照迷信说法,这个时段正是阴气、寒气、邪气比较旺盛的时间,况且这些阴气邪气,最热衷于身弱、烦恼和痛苦之人,所以要抛去烦恼和痛苦,怀着虔诚喜悦的心情,送给先人寒衣,度过这个时间。
送寒衣,祭奠先人,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还体现了一种中华传统的美德。在冬天来临之前,你能记得给先人们送去一份温暖,表达你的哀思之情,就表明你具有爱心、责任心,也向子孙们延续着你的美德,像你一样把这份美德传递下去,学会尊老爱幼,孝老敬老,将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泽被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