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小孟
小孟
文/晏金福
1969年,九顶医院中药房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叫孟庆云,是合肥医药学校的毕业生,我们都叫她小孟。
小孟个子不高,脸白白的,人很随和。由于年龄相仿,我们很快就成了知心朋友。他酒量不大,喝不了两盅,白白的脸蛋就成了红头老千。可是由于谈得来,所以我们一起喝酒的机会很多。他业务很熟练。一个大药厨,几十个抽屉,高处他需要爬上凳子才能够得着。可是抓药时,他看都不用看,一个抽屉一个抽屉,抓得飞快。我曾经考过他:随意从抽屉里拿出一味药,他马上就能说出药名,一点都不差。我说:“你真厉害!这么多药,你怎么记得这么清?”他说:“我这算什么,我们的查老师,那才叫厉害。他解放前是中华民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你把十几味中药放在一起碾碎了,他捏一点,在嘴里尝一尝,就能一一说出来,一味都不会差。”我说:“怪不得呢,名师出高徒。”他嘿嘿地笑了笑,显得很不好意思。
他家住在合肥四牌楼北面的一处居民区。一次,我到合肥出差,他刚好在家,就请我去做客。他家是个独立小院,甬道以西种了些花花草草;以东是一条人工小溪。小溪自北向南有几个阶梯,清清的溪水潺潺地流淌着。小溪里,姿态万千、颜色各异的金鱼自由自在地嬉戏着。我非常惊奇:在这合肥最繁华的闹市区,居然有这样一个恬静的小院。那顿饭吃的什么,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唯独那闹中取静、清雅别致的小院,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不知那小院现在怎样了,随着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恐怕早已不在了吧。
小孟刚到九顶不久,就爱上了一个蚌埠市下放的女知青。对这场恋爱,开始,我很不赞成。那女知青个子高高的,长得很漂亮,似乎根本不把小孟放在眼里。我劝他,你找一个老老实实的不好吗,何必找一个花瓶?正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小孟执迷不悟,一直苦苦追求着。你别说,还真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1973年知青大回城,小孟的那位女知青回了蚌埠。时隔不久,小孟也托女知青的福,调到了蚌埠第四医院中药房工作。我和小孟的最后一次见面大约在1980年。我因公去蚌埠,去的地方刚好离蚌埠四院不远。办完公事,已近傍晚,就顺便去了趟四院。小孟见了我,喜出望外。正好快到下班时间了,他给媳妇儿打了个电话,然后匆匆收拾收拾,就和我一起回家。路过菜市场,买了不少菜。晚上我俩借酒话离别之情,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酒毕,我要告辞,他却对媳妇儿说:“你回娘家去吧,我和老晏一起住。”我连说:“不行,不行!我旅馆已定好了。”他却说:“俺弟俩这么多年不见,还没说够呢。”我看他酒喝得不少,情绪又很激动,知道拗不过,当晚真的就住在他家。那晚上,我们一直聊到下半夜。
算来已经三十多年不见了,小孟也已年过七十了。我想说:“小孟,你还好吗?不知你在蚌埠还是在合肥。有生之年,我一定再去会会你,叙叙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