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医圣祠梅花寨文史资料征集座谈会琐记(附会议全部录音)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玉
2020年11月16日,晴,周一
三天前,市史志办汤永良主任告诉我要邀请一些老师参加市史志办医圣祠梅花寨文史资料征集的一个座谈会,市政府霍好胜市长出的题目,想提前把地方文化的事情做好,我当时建议开好一个座谈会不容易,既要有系统理论思考的高校教授,还有具体从事史志研究的领导、学者,这里面应该是包容全面的。我作为一个社工师,我当时是忐忑的。
也许是一种对城市与人行走多了,但是脑子里关于这座城市的想法突然就会浮现,还有很多想法。社会工作其实是一个让人更加幸福的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学科。而文化处于根与魂的作用,属于神经中枢。一个社工机构要想在一个地方立足必须有本土化的东西。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始终贯穿着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包容共生,我们用南阳地名文化开启了文化活化石的研究,作为实体的建筑可以消失,但是作为一种名字反而成为乡愁最好的片段。所以我们呼吁也整理了很多古地名,为南阳的城市流变提供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剧本。
1
清代南阳“梅花城”的城市格局,沉淀了数千年的南阳城市建设历史,其独特的城市形态与城池防御体系,在中国的一千多座古城中自成一格。清代“梅花城”因其军事防御的特殊功能要求,在城墙与城楼、道路与桥梁、水系、建筑等方面均有创新与发展,赋予了研究南阳古代城市发展的“典型”意义。我觉得这就是南阳气质,南阳风格,南阳特点,就是这个风格。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的开始点在于我们城市记忆的珍贵和稀有性。因为南阳梅花古城研究资料寥寥可数。目前可查阅的最早的考古文献是1956年发表的《河南西峡县及南阳市两古城调查记》。与南阳城市建设和规划相关的是黄光宇和叶林两位学者所著的《南阳古城的山水环境特色及营建思想》。军事防御方面,来过孙家楼的吴庆洲教授对南阳“梅花城”的特殊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中开辟专篇论述。华南理工大学的李炎博士针对南阳古城的历史发展做了专题研究,并著有《清代南阳“梅花城”研究》。这成为我们活态传承南阳历史文化,用文化鼓舞人心,服务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个载体。目前有一百万字的文字记录,未来可能更多,因为这是一个涵盖古城,但不尽是的一种记述样式。
时间定在11月16日下午两点半在二楼会议室。之前这几天又逢寒衣节,事事务务多,又加上十来一。我要提前去,很多老朋友,如果不是座谈会的机会很少能够聚在一块儿。进到院子里就遇到汤主任和马主任,吕老师还有几个老师已经赶到。史志办安排的比较周全,老师们一个个开始发言。作为一个文旅专项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沉淀与发掘,通过座谈解放思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
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吕风林老师寒暄着,又认识了南阳师院欧阳老师的爱人刘兴云老师,也是做文化研究的。我们参与历史选取的角度不同,机缘巧合就不一样。宛城区史志办主任邢中延一直关注益博,说益博社工的活动多,基本上一个星期就有一到两次。活动多,真正的动起来才能发掘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尊老爱幼矜孤恤寡,我们会从最老的老人角度,介入文化的手段开展叙事治疗与生命回顾,其实一个人与一个城市便黏连起来了。
2
座谈会史志办汤永良主持,马秀银主任讲话。张仲景博物馆刘海燕,南阳著名历史文化学者郭文学、吕风林,南阳图书馆馆长孙怀亮,访古寻踪公益团队负责人乔治邦、唐王府博物馆馆长崔鉴平,诸葛亮研究会副秘书长范立硕老师、南阳师院刘兴云教授、刘国旭教授,东关志、瓦店志主编齐英杰,南阳市文化局原副局长王建中,以及杨红强、邢中延、马德湘、王立献、龙飞、陈言等老师分别发言。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南阳的历史方位、城市演变、发展格局,聚焦医圣祠和梅花寨的双重山水格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规律。李萍老师没有发言,手头的事多,要有足够的时间把关于医圣祠和梅花寨的文史征集声音通过主流媒体传播出去。孙怀亮馆长说了目前关于南阳的资料在知网上都是可以查阅到的。
没有扎实的准备,但是每一次的文化交流就会在心底沉淀很多的想法,从这些想法中淬炼出了一些观点,比如当下是过往所有经历最后的自然选择和优化组合的结果,历史城市也是如此。作为古城见证者,也是文化的挖掘者,我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进行了一些阐述。
南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极为丰厚。益博社会工作以南阳本土文化介入老年人社会参与和青少年服务,收集了280多人150万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这里面就包括南阳古城的历史,也包括梅花城梅花寨和医圣祠的历史。而怀旧和生命回顾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感受冷暖、链接自信的重要密码。
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清代南阳梅花城的城市格局沉淀了数千年南阳人面对自然灾害和战争最终选择优化的结果,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城建史的典范。关于梅花古城文献系统性资料主要是《河南西峡县及南阳市两古城调查记》、《南阳古城的山水环境特色及营建思想》、《中国军事建筑艺术》和《清代南阳梅花城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南阳梅花城历史发展做了系统论述,对开展梅花寨和医圣祠历史文献收集整理具有基础性作用。结合历史图片资料和社工田野调查,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主要是:
一、客观认识南阳梅花城变与不变。城市建设的生命建设周期都是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增加,不断的进行更新调整完善,并于咸丰三年1853年和同治二年1863年两次建设,最终形成了南阳梅花城城市格局,也是南阳清代南阳最大一次城市建设。这里面四纵四横到道路格局,卍字形的道路设计,都藏着我们安全和先隐后藏,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传统思想体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梅花城原有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议遵循古城保护规律,对现存的做好保护利用,把梅花城遗存作为文物进行高质量的修复保护。
二、坚持文物与文化一体保护。文物、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保护,形成南阳梅花城独特的标识性记忆。发挥地名作为文化活化石的作用,以南阳古地名的收集整理保护,建立可以延伸追溯的历史坐标。让古街道、老建筑、老文物进行南阳梅花城历史文化创新,让人们记住乡愁,呵护乡愁,激发乡愁。要坚持以小见大,特殊包括一般,用现存的点状文化遗存去展现南阳的历史风华,形成点上有可触摸的文物点、线上有可以讲述的故事线、从面上可以感受的记忆面。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南阳梅花城历史文献的收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人民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是无限的。南阳梅花城是南阳人的梅花城,要敞开胸怀,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座谈会、征集令、公益创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收集整理,引导社会更多的参与到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来,广发英雄贴,在推动南阳文化强市中发出光和热。
4
其实意犹未尽,也许词不达意。刘国旭老师的双重山水格局,九架孤山与白河,梅花城与梅花寨医圣祠创新,可以从宏观理论上和城市发展规律上做一些印证。王建中二十年如一日写出了《南阳通史》,成为南阳记录文化的躬耕者,从医圣祠发展中建筑规模的扩展延伸和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的接续举办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和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的作用,为张仲景博物馆的建设营造了发展的大环境大气候,但是需要有一个实现定位的缺口。
史志办是政府办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文化的厚重当然叶肩负着更重要的地方志挖掘整理责任。马秀银主任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参加对越“老山、者阴山”作战,是个老军转,在梅溪宾馆当过副总,后来又调任地方志办,副处调研员干到主任党组书记,这些年地方志出来很多成果。马主任说,形式很好,内容丰富,时间安排有点紧,大家有很多想说没说的花,以后再说。准备筹建一个地方志专家人才库,作为启动地方志研究的一个依据。原来南阳师院有74个文史博士,后来没有成形。
夜幕降临。晚上一起聚餐,现在这种形式少了很多。八项规定要求很严格,但是以茶当酒,大家互动交流频频,挨着的几个老师非常谦虚,又把吕老师、刘国旭老师请过来。刘海燕老师说我的叙事方式独特,把一些描述性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希望坚持下去,我说其实创新宣传方式手段也很重要,杨鹤汀老人写的伤寒杂病浅歌和金匮要略浅歌谱成曲子,用自媒体和新媒体的传唱弘扬开来,就像街头的叫卖声,乡愁就处出来了。跟刘国旭老师有讲起了社会工作的缘分,因为社工我们相互结缘,因为社工我们砥砺奋进,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纪实风格。
告辞的时候已经晚上七点半,还要接孩子,侄子中飞十八岁生日的宴会还必须参加,只好告罪撤退。记忆,只是为以后翻看这段时光,最重要的是留下来这段资料,可以佐证过往。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15日,是由南阳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机构秉承“公益博爱”的服务宗旨,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技能和方法,主要为儿童、老年人、社会文化等群体提供优质专业化的社工服务。我们的使命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办公地址:南阳市解放路孙家楼二号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