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六十年前灵璧那场厕所革命

六十年前的厕所革命

文/同龄人



吃、喝、拉、撒、睡,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人只要活着,就不能离开这五项生理功能。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古往今来有之,从而不断追求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文明”的今天,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农村清理垃圾、治理污水、改造厕所提升到“三大革命”的高度来抓,很有必要!这让我想起了六十年前的厕所革命。

公元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灵璧县成立了十七个人民公社,在我的家乡成立了学栋人民公社。为什么取名叫学栋人民公社?因为在灵璧县九顶区高圩乡有一名解放军战士,名叫张学栋。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七日,张学栋同志在福建前线东山岛保卫战中,用身体堵住敌人地堡的机枪眼,让战友们冲上214高地,全歼敌人。张学栋壮烈地牺牲之后,华东军区政治部追认他为“黄继光式的一级战斗英雄”;灵璧县人民政府将高圩乡命名为“学栋乡”。在成立人民公社时,把原九顶区的辖区范围直接更名为”学栋人民公社“。与此同时,原九顶区朝阳乡第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朝四社”),更名为”学栋人民公社马集大队“。

也就是十月一日那一天,农村社员开始吃大食堂。马集大队有八个生产队,开办了四个大食堂。我的家是第八生产队,和第七生产队一起合办一个大食堂,两个生产队二百多口人,在一个大食堂里吃饭。当时的各级领导,在解决了社员的吃、喝问题的同时,也必然会考虑到解决社员的拉、撒问题,于是在每一个生产队建设一个公共厕所。

第八生产队的公共厕所,就建在我家大门正西二十多米远的大路东旁。公共厕所是沿袭农村建房的规格三米三开间,男女各一间。公共厕所的平面图是六米六长、六米宽,前面四米是厕所,后面两米是大粪池。大粪池的横断面呈梯形,上宽一米半,底宽一米,深度一米、边沿半米。大粪池的底部平面、四边的坡面和上面的边沿都是选用薄板石镶嵌,再把石灰与苘毛子放在一起捣得很粘,用来勾石头缝隙,既坚固又不漏水。公共厕所的地基也是用石头砌的,并且垒好蹲位及其向后边大粪池的斜坡通道,然后用麦草和泥,从地基上踩墙至离地面约两米多高(四檐齐)。公共厕所上面四米宽,不是全部盖上屋顶,而是留一少半露着天,一多半搭建马鞍式起脊房顶。三道山墙尖子用土坯垒成花墙,以便于通风透光。上梁每一间放五根木棒(屋脊一根,每边各两根),用小秫秫秸扎成笆子摆放平,然后一边放塔笆泥,一边缮麦草,最上面用泥土压屋脊。公共厕所的里里外外都是泥上两遍,用麦糠和泥先泥第一遍,待泥土墙基本晾干时,再用石灰和泥泥第二遍。崭新的公共厕所白白亮亮的,是当时农村里最高档的建筑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新建的公共厕所的白墙上面写着黑色墙字,格外引人注目。至今我还记得“五防”是:防火、防盗、防特、防破坏、防事故!“三禁止”是:禁止赌博、禁止嫖娼、禁止吸毒!“八护”有护桥、护路、护林等基础设施和集体财产,我记不全了。当时,还提出“一天等于二十年”,“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这些宣传标语口号,给人们的印象是:共产主义快要实现了!

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使人们的头脑由膨胀转为清醒。公共食堂办了两年多之后(一九六〇年冬天)成了无米之炊,自动解散了;公共厕所也无人在乎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紧接着,农村实行了两年的“责任田”,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发展,让社员们的生活有了初步改善。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港、澳、台同胞回到内陆来探亲。他们在享受亲人团聚、宾客招待的同时,也有无奈之处,农村的厕所条件太差了!甚至有人感慨道:“有地方吃喝,没有地方拉撒!”我记得那时候有一个儿童做的广告词:“爸爸,我要住在屋里能拉巴巴的房子!”一九九五年,灵璧县房产管理局建设了四排楼(现在叫“安居小区”),使居民住上了带有卫生间的套房。厕所的名称也改称“卫生间”,现在又叫“洗手间”,名称的演变显示着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

两次厕所革命,虽然相距六十年时间,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体现;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中央多次强调:“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所以,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作者:  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