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施恩无需求报,善自有报

道德经:施恩无需求报,善自有报。

01

生活就像一座雕像,而刀柄握在自己的手里,想雕琢出什么样的生活,刻画出什么样的生活之路,完全由自己掌握。

一个人行走于生命之中,他能够掌握人生的途径,除了我们所看到的积极努力为自己谋取福利之外,更多的是在于自己潜在意识之中的认知。

真正能够决定人生结局的,并非是外在言行的机巧和狡诈,而是在于人生淳朴的厚道与善良,因为善自有报。

在娱乐圈有一个明星,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专注于公益事业,偷偷盖了100多所学校,我们不可否认他本身的能力和优秀,但是除了他本身的优秀之外,“悄悄盖了100多所学校”这一件事情也成了他的硬核加分项,博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他的舍是在看得到的层面,他没有计较回报,但是无形之中,生命却给予了他更大的回报。

但是人性之中存在着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只看到事物表象的得失。

人生真正能够在潜意识之中秉持着一种淳朴,一种厚道与善良的时候,才会在无形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而这样的一个潜在规律是大多数人主观意识未能察觉的,所以总是容易忽略,就好像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抱怨这样一句话:善良没有回报,我行善了,但是我生活过得并不好,我还遭遇了很糟糕的事情,我为什么要行善,我不如恶一点,让自己得到暂时的利益。

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就是抛开这样表象的认知,看到行善背后的潜在能量。

善良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于不求回报的心思,如果每一次的施恩都期望得到回报,那么这样的善行是没有意义的。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已与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圣人没有私自积藏,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的法则,就是利于众人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不与人争夺。

这是《道德经》最后一篇章的智慧总结,道的心思以及道的规律就是施于不求回报,这是一种真正的善良,更是认知天道的智慧。

很多人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都感觉到不解,因为大部分人计较的都是付出就要立刻看到回报,但是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自己反而富有了。

这也正是俗人认知与道心之间的区别,俗人看到的都是表象,而道心符合的才是规律。

正所谓说舍得的智慧,“舍”是在我们看到的层面施舍与人,而“得”会在无形之中收获,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种德或许是物质上的,也或许是无形之中的。

02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珍贵的也是善良背后存于内心的和气,内心温和,人生自有福报。

而且在我们看不见的层面,舍与得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必然关系,这个必然关系甚至是在我们的意识和认知之外,而我们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在自己的认知之内,尽可能的去善良,让自己的善良渗透到细微谨慎之处,不要让自己的善良给别人产生压力。

有一个国家在大雪天的时候,公司商店一般都停止上班,学校也停课,但是唯独有一个公立学校仍然开放着。

每到上学的时候,那些家长就打过去骂学校,但是奇怪的是他们电话打过去之后刚开始是愤怒,然后满口道歉,最后笑容满面的挂上电话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

原来学校都是这样跟家长解释的:这个学校有许多富裕的家庭,但是也有很多贫困的家庭,贫困的家庭没有暖气,没有早餐,没有午餐,孩子全靠学校里的免费午饭,甚至可以多拿一些饭回去当晚餐,学校停一天课,那些孩子就要挨饿一天,所以老师和学校领导宁愿自己吃苦,也要保证这些孩子的生活。

这个时候富裕家庭又问:“何不让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家里待着,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呢?”

这个时候学校说:我们不愿意让那些贫穷的孩子感受到他们是在接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层次是保护他的尊严。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学会守住自己的品德,注意人生最细微的地方,恩惠也施于那些根本无法回报的人,这才是善良的意义与魅力。

施恩不图报,才是人生应该秉持的一个道理和规律,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谨言慎行,与人为善,从人生根源处为别人着想,真正的施于善心,而不是有目的的施舍对方,这样的善良才是一种最纯粹的善良。

(0)

相关推荐

  • 君子自有天佑,小人自有对头

     1  君子自有天佑 人生一辈子,要知道,有些事情其实都是因果的. 人生其实是祸福自有报应的. 要知道,这一辈子,君子自有天佑,小人自有对头,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要心怀善意,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 ...

  • 林生斌“胜利”了?不,就凭拿妻儿炒作捞钱,道德就不会放过他!

    有人说,林生斌"胜利"了?我想说,不,就凭拿妻儿炒作捞钱,道德就不会放过他! 还有人说,懦弱的娘家人,害死了朱小贞.但凡娘家人厉害点,也不会是这样的下场.这么多疑点,都不去寻找证据 ...

  • 认知世事(六百二十二)

    人在世上,可以施恩,但是不要图报,图报就会失望.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持续. 人生是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总有所得.

  • 都在呼吁读书,到底读什么书?

    作者:熊承星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刚过去不久的世界读书日(每年的4月23日),又一次引发全民对"读书"的探讨,甚至连央视新闻主播白岩松也无数次在无数场合呼吁我们要培养读书习惯(在名人 ...

  • 【相信付出的都能得到回报】

    相信付出的都能得到回报文字/网络  编辑/思思 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无论如何选择,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不存在对错后悔 ...

  • 战国系列149:施恩不图报 信陵君客居赵国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邯郸一战,秦国大败,在白起和范雎相继谢幕之后,整个秦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片阴影之下,大家都开始反思,尤其是秦昭王.他意识到,一人独大的弊端,过分骄纵而导致的贪腐和离心离 ...

  • 施恩莫图报,责人先责己:明正统年间山东莱州“丢失钱财案”全解

    明正统年间,直隶广宗人崔恭,刚廉有为,凭政绩升任山东莱州知府.当年时值旱蝗,崔恭用心抚民,逢蝗则亲自督捕,遇旱则多方赈济,百姓赖以成活,且崔恭屡辨疑狱,思不蔽明,莱州百姓称其为崔龙图.本州属县有一人名 ...

  • 道德经:施恩不必求德,他人无怨便是德

    道德经:人生去除刻意,以"无为"治世,便也无祸端. 01 <道德经>中提出"无为而治"的概念,所谓"无为",除了我们所理解的抛开 ...

  • 《施恩图报,知恩图报》【陈旭-屠龙有术语录】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三个小点"●●●"处,点击"查看公众号",进入后,打开置顶公众号按钮,方便及时阅读陈旭(屠龙有术)的最新文章及重要信息.) <施恩图报 ...

  • 知恩图报真君子,施恩求报是小人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在一堂感恩教育的课堂上,老师循循教导,让五六岁的孩子们跪下给父母磕头. 所有的孩子都跪了. 只有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反复说: "别跪,别跪,站直了!站直了." ...

  • 汉宣帝认亲:邴吉为何施恩不图报

    [L插录]邴丞相的名字叫邴吉,是鲁国人.因为喜欢读书和好法令而官至御史大夫.在孝宣帝时,因为和皇帝有旧交的缘故,被封为列侯,接着又做了丞相.他对事理非常明了,而且有超乎常人的聪明和智慧,被后世所称颂. ...

  • 刘勇 | 庄子论名利之:施恩图报

    施恩图报 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不齿即不过话,不与人交往),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列御寇> [译解]:施恩于人却总忘不了让人家回报,这违背了上天对人类广泛而普遍赐予的原则.施 ...

  • 施恩不图报的他,在勇救落水女孩后,为何反跟其全家打起了官司?

    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不仅是一件能让别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能让我们自己也感到快乐的事情.再加上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帮助了别人后,往往会变得并不奢求能得到别人的回报. 不过接 ...

  •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图片发自简书App01秦国君主秦穆公十分爱马,很珍惜自己的坐骑,曾经找过伯乐孙阳让他为其相马,最终由孙阳举荐的人才帮他找到了一匹好马,所以对于此马,穆公是十分看重.一天这匹爱马走失了,他独自一人出外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