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篇《沁园春·长沙 》教学设计

应很多老师的要求,为了帮助老师降低备课成本,下邳语文搜集精选【部编教材】第一篇《沁园春·长沙 》 教学设计 (共10页),希望对老师们高中新教材教学略尽绵薄之力。具体内容如下:

教材分析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体会作者人生理想与远大抱负。

2 .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所抒发的情感及其节奏。

3 .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典诗词的格式,抓住关键词语与重点语句,品位这首词的语言艺术与刚劲风格,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诵读、思考、分析、探究与联想、想象等方法,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提升发展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感受思想艺术魅力,理解词中意象,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 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诗言志”的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不断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阅读优秀作品,品位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诗人与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高浪急,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课前准备

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沁园春·长沙》上阕实写眼前之景,描绘了色彩绚丽、生机蓬勃的湘江秋景图,由此引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抒发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凌云壮志和革命情怀。全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革命豪情慷慨激昂。因此,本词的教学设计着力于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思考、分析与联想等方法,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诗词独特的阅读感悟与体验,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伤秋、感秋或赞秋的诗文,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感悟与理解,你了解的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诗句,并让学生说说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老而弥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

(营造适于本词鉴赏的情景氛围,以便于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也便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鉴赏本词的兴趣和热情。)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橘   舸   遒   遏

2.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本词上下阕各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各写了什么内容?

分别圈出统领上下阕词句内容的两个字;划出最能表现本词主旨的一句词,体会这句词在全词中的作用。

提出一个自己自学时最难解决的问题。

3.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4.课堂讨论,教师归纳板书:

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看)

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

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忆)

(引导学生用诵读法自学,让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与诗词对话,通过对话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通过圈划法揣摩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诗词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 .赏析前三句。

( 1 )哪位同学能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充,把前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说?

(提示:开篇“独立寒秋”,表面看是切合时令特点与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却唱了反调:“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 2 )介绍背景,重温历史。(播放多媒体课件——“时代背景”)

( 3 )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

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唐·柳宗元《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 .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

(1)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里?(“万类霜天竟自由”)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教师指导朗读。(“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

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湘江秋色图?(播放多媒体课件—— 文字投影)

(万)山 —— 红(遍)

(层)林 —— (尽)染

(漫)江 —— 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 —— (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 —— 击长空;鱼 —— 翔浅底

(2)引导学生讨论、演示。

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播放多媒体课件—— 文字投影)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湘江秋色图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 写景,景中有情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设问

水底:鱼翔浅底       (俯察)

(3)这样写景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的情景,并把诗人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请学生上台演示)

课堂讨论:毛主席的“手” 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视角” 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提示:叉腰好。慢点好。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你刚才视角转换得就太快了点。(再请学生演示)要求:神态自然,从容,颇有点伟人的气度。

(4)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在这几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染、击、翔。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击”比“飞”更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古人就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5)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杜 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唐·杜牧《山行》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 ' 万山红遍 ' 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6)想象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完整地想象上阕所描绘的图画。

师: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谁具备这种最杰出的本领。让我们微微闭上双眼,放飞自由的心灵,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这个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世界吧!(放音乐)

参考:“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翱翔长空;低眉处,游鱼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

教师引导: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可分四步:

第一步是“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般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 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

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

(7)背诵这首词。体味词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词句和开阔意境。

(8)交流想象体验。

(以上教学环节,善于引导学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让学生通过与作品、作者的交流,充分体验自然的丰富多彩和人生的千姿百态,从而让学生真正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

3 .理解“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

(“怅”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俯天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

教师小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4 .欣赏下阕

(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是怎样回答的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百侣”与上阕的哪个词呼应?(“独立”。)下阕的领字是哪个?一直控制到哪里?(忆。“粪土当年万户候”。)

教师指导:“忆”应稍顿一下,突出其领字作用。以下几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2)理解诗句,品味情感。

写“忆”的词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 方式回答“谁主沉浮”。

课堂讨论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宗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为什么诗人用一个“惜”字就将它们全部否定了呢?而发出“俱往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呼唤呢?这些“现在”的“同学少年”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什么不同?

(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这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这些意气奔放,才华横溢的革命青年,这些关心国家命运,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与何人?所以说下阕通过抒情,艺术而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播放多媒体课件五--文字投影:“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

(3)鉴赏:“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江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

教师小结:下阕抒发了改造的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5 .归纳总结,指导学法

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而读诗最主要的是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我们要学会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播放多媒体课件——文字投影: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画面走进艺术的天地,深入领悟诗歌的意境,真切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 播放多媒体课件:《沁园春·长沙》歌曲 ]

(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可感可亲;情是景的灵魂,轻灵飘渺。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体察词情、词境,进而“由物及人”,感悟作者的思绪与情怀。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诗词遣词造句的特点,最终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1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在班级里安排一次学习心得交流会。

2 .古今诗歌史上,具有宏阔的意境、远大的抱负和澎湃的激情的诗人或诗歌作品不胜枚举,让有兴趣的学生以此为专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将其与毛泽东诗词进行比较,写一篇有独到见解的文学短评。

(着力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独特感受与文学作品进行充分的交流,促进学生沟通各自的心灵,交流各自的体验,让各种思想在交锋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

第一、师生互动是本课设计的精髓。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为此,在本教学设计中,基于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探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开拓思路,增强能力,使师生的思维都处于相当活跃的状态之中,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互辅互促的动态过程。

第二,把握文体特点,选择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规律,依据文体特点,选择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诗词以意境取胜,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意境,与作品、作者进行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是本教学设计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体景悟情,本教学设计重在学法指导,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径,深入领悟诗词意境,努力提高学生品评和鉴赏诗词的能力。这为学生今后自学诗词作品提供了范例。

第三,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迁移延伸,发展个性”的教学环节,毛泽东诗词及书法作品博大精深,个性鲜明,让学生联系文化背景和自己已有经验、阅读习惯等,阐明自己的感受。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并进行创造性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心得。事实上这些问题的结论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经历了,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就能得到发展。

(0)

相关推荐

  • 诗词点评台008期

    榜 上 有 名 本 期 目 录 一.踏歌而行<风光好·春梦>--云水斋评析(早梅香阁推荐) 二.清荷<西江月·踏春>--云水斋评析(早梅香阁推荐) 三.小兵<杏花天·春晓 ...

  • 诗词点评台006期

    榜 上 有 名 本 期 目 录 1.郑昭花<七绝·咏柳>(李悦岭赏析)--选自[女子诗词阁] 2.铜鞮散人<东风齐著力·仲冬夜梦醒观景>(李悦岭赏析)--选自[步蟾宫室] 3. ...

  • 【新·教学设计】 |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设计者:林建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罗丹(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设计依据]根据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 ...

  • 诗词点评台018期

    榜上有名诗词点评台 本期上榜名单: 李冠群.李宗升.雷世平.巩晓荣.霍庆来.月亮.晓溪.土麦 本期参评老师: 覃春山.欣慰文.洁心.南郭居士.简斋.止水.一缕阳光.清雅月影 早梅香阁推荐 行香子·七夕 ...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预习 教案 课件(附下载)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案 <秋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 3.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 ...

  • 榜上有名点评台001期诗评作品

    榜 上 有 名   点  评  台   第一期 闲作诗三首 清雅月影 (一)念 帘外月初明,扶摇卷落英. 凭阑听旅雁,切切问归程. (二)/归 引路有青鸢,何辞万里船. 归来秋正好,笑对一轮圆. (三 ...

  • 1沁园春

    1沁园春

  • 诗词点评台020期

    020期 榜上有名 本期上榜名单: 冀林.寒圃.宁静致远.只影向谁去.橄榄树.暗香.老四.酌字诗行.落红无语 本期参评老师: 覃春山.金一戈.欣慰文.简斋.李悦岭.止水.王宜香.南郭居士.一缕月光 早 ...

  • 教育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没了

    据说,教育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没了,被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进来了. 咱们先来温习一下<再别康桥>,几乎喜 ...

  • 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和学

    <荷花淀>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学习作品优美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 ...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第2课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问:该对联写的是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答:辛弃疾从对联里我们可以看到,辛词的风格是豪放的,与东坡齐名:更能体会到辛弃疾对南宋朝廷 ...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第3课时《声声慢》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声声慢>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你知道她是谁吗?(学生自由说)对了 ...

  • 部编版初中语文《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主旨,体味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及语言的音 韵美. 3. ...

  • 部编版初中语文《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 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 ...

  • 部编版高中语文导写训练——高考作文 拟题法

    "好题一半文."在高考作文中,有一个好的标题你就成功了一半.好的标题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在繁忙的阅卷工作中,你的一个好标题,突然闯进老师的眼中,老师的激情会被一下子点燃.老师眼前一 ...

  • 部编版 八上语文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 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 ...

  • 部编版八上语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