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说明:
根据课后的学习提示、单元提示,要求学生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尝试写作诗歌”。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意象把握抒发感情的手法,获得审美体验,难点在于让学生尝试写作诗歌。要写作诗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展示诵读《沁园春·长沙》
二、细赏本诗,品味诗韵
1、设置任务:年轻人是充满激情的,但同时,激情过了头,又会变得偏激。我们如今面对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准确地对自身准确的定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毛泽东在这首诗里对年轻人有何评价?他与同学们有何优势?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归纳出年轻人的优势。
优势:恰同学少年:年轻
风华正茂:才华出众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气凛然、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粪土当年万户侯:自信、乐观、不畏强权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蕴藏无穷的力量
2、学习任务:学习提示中评论此诗“意象活泼灵动、意蕴的丰盈深邃”。在词中有哪些语句能体现这些特点呢?请你跟班中的同学说一说。
活泼灵动:红遍、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丰盈深邃:万山、层林、漫江、万类
三、了解诗词格律,学写诗歌。
1、出示例词讲解格律知识
名词解释:平:平声字(阴平阳平);仄:仄声字(上声、去声、入声)中:可平可仄
以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为例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根据相关的格律知识,学写诗词
布置写作任务:如果说年轻的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是国家生死存亡之时,而我们这一代所处的时代则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历史与时代同样赋予我们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以笔写情,以笔抒志。按照以下两个要求,写一篇不字的文章。
1、仿照《沁园春·长沙》写一首词,以“民族复兴,青年有责”为主题。
2、词的格律要符合沁园春这一词牌名。
课后小结:
此节课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了“情境”、“任务”、“活动”三大要素,通过营造真实的情境,结合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情境和任务中得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该教学设计还从听说读写方面综合考虑,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训练语言运用能力,从不同维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件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ExRVFvyFbpCKlhMwTBF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