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向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黄帝问道:我听说方士之中,有人把脑和髓作为脏,有人把肠和胃作为脏,有人又把这些称为腑。他们的说法正好是相反的,可是他们却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不知道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请您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者都是秉承地气而生成的,能储藏精血,就好像厚实的大地能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储藏精气来滋养机体,而不能让精血泻出体外,被称为是奇恒之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都是秉承天之气所形成的,它们就像天一样运转不息,主要功能是向外疏散而不是储藏。它们接受来自五脏的浊气,被称为是传化之腑,因为浊气不能在人体内停留过久,需要及时传送和排泄。另外,肛门也是用来为五脏传输和排泄浊气的,这样,饮食水谷所产生的糟粕就不会长久停留在人的体内了。
五脏的作用是使精气储藏不外泻,因此,它们是一直处于精气充足的状态,但并不是装满了实物的意思。六腑的作用则是将水谷食物进行传化,而不需要储藏,所以它们是处于受纳实物的状态,但并不是一直都是装满的状态。之所以是这样的状态,是因为当水谷刚入口之后,胃里有食物,而肠子是空的;当食物继续往下走,这个时候肠子里有食物了,而胃又空了,所以说,六腑是实而不满,五脏是满而不实。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黄帝问道:为什么单独切按气口脉就可以诊断出五脏的疾病呢?
岐伯回答说:胃是储藏食物的器官,为水谷之海,是转化产生营养物质来滋养六腑的最重要的源泉。饮食五味从口中进入人体后,停留在胃中,经过脾的运化传输,来滋养五脏之气。脾为足太阴经,负责运输配送人体内的津液,气口也是手太阴肺经所经过的地方,也属太阴经脉,主朝百脉,所以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华,都来源于胃,反映在气口上。而五气自鼻进入人体后,储藏在心肺中,因此,当心肺有病的时候,鼻子就会出现不适的症状。
一般来说,在给病人诊断时,一定要了解病人的大小便如何,脉象的虚实,观察病人的神志和精神状态,然后才开始治病。对于那些执迷于鬼神的病人,没必要给他们谈论自然规律和医学道理;对于那些不喜欢针石治疗的病人,也没必要给他们谈论针灸技术的巧妙之处;对于那些得了病却不愿意去治疗的病人,他们的疾病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就算是勉强治疗,也不会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