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欣赏能力的获得 · 续

既然说,那就说开,——所谓“欣赏能力”就是享受的能力。你可能会想是不是曾被大肆批判的“享乐主义”?在一般人眼里两者几乎等价,但今天我就要为这“享受的能力”翻翻案。享受的能力,首先是一种观念,“物尽其美,物尽其性”的观念而无关乎掌握资本的多寡

能把一碟花生米、土豆丝烹饪到极致、吃到极致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显然不需要破费太多,只是需要你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品位。真要把土豆丝拌上了海参、淋上了鱼翅,也就成笑话了。苏轼官场失意,被贬黄州,想必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境遇,却还琢磨着如何将当地猪肉烹制出美味来。有言《繁花》作者金宇澄吃蟹能吃到蟹脚尖上那一丝肉,传为美谈。殊不知那是早年富人只吃蟹壳内的黄膏肉,而弃费工难食之钳脚于下人。下人视之难得,携家中分钳腿于父母妻儿,自己则只留关节、脚尖咋么个味道。再就个小酒,美其名曰“嗑蟹瓜子”,今人却以为风雅。

可见,这种能力往往发自底层、源于困境,一些有心之人将其提炼总结,最终又为上层所接纳。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背后就有一层“物尽其性”的意思。很明显,这是种优秀的观念与能力。

当年所批判的“享乐主义”,更多是穷人批判富人的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只是不辨奢侈、挥霍与享受的区别,便“一勺烩”的批判了。

国外美术馆,在一些著名画作前不远处都会摆放一条长椅,时有人坐于其上。国内游客的流程是打卡、拍照、发圈、走人,少有留意这椅子的。好像只有一个人问我:“我都打卡了,你还要我怎样!——弄把椅子跟那儿几个意思?”

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都有谁在那画前的椅子上坐过么?”

“……”

“据我所知,莫奈、塞尚、达利、毕加索、杜尚、……木心、阿城、陈丹青、刘小东……,——对,那些大家都在画作前的椅子上坐过。”

“他们为什么会坐?”

“因为站累了……”

“他们站着看了很久?”

“对,与你很不同是吧?不同之处还在于你只是看过了,而他们是在欣赏,交流,享受。这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绝非走马观花。你去只是为了打卡,而他们则是为了获得审美享受,——当具备了欣赏能力,真的就能享受很久,——但很遗憾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而对欣赏者来说,他们当然需要一把椅子,且只需要一把。”

很多人对那把椅子会视而不见,这是一类人。而这位居然看到了椅子,并意识到点什么,——这是他成为另外一类人的开始……

据赖声川讲,在谈论国际媒体看好的某位香港新晋导演时,一位影评人朋友斩钉截铁地否定了这位导演的未来。原因是导演曾请这位影评人吃饭,看到他点的菜,影评人就断定他将来不会有成就。果然,此后没两年这位导演便杳无声迹了。

这是什么逻辑?两位业内人士讨论业内人士,却未曾涉及作品便把人否定了,——更狠的是居然还否定对了!

看来这位影评人信奉这样的道理——一个人的水平见地不只体现在他的专业领域,也流露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然这位导演不太懂享受饮食之乐,推想到他的艺术领悟也很难有多高,成就自然也就在那儿了。

你说他片面吧,但却总是应验。行家看人看事,有时根本不用上手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暴露你生活得考究与否,品位考究与否,人考究与否。

不懂得享受生活,人自然也考究不到哪儿去。

考究的人生,才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享受,值得人更好的活下去。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相    关    链    接
开汤美学:写在《汤感审美问题》后面
开汤美学:欣赏能力的获得
申瑞老师
(开汤品鉴教学咨询)
(0)

相关推荐

  • 新片被影评大号发嘲文揭伤疤,郭敬明连夜反问:认真为什么会输?

    郭敬明执导的新片<爵迹2>即将于7月6日正式公映,因为片中集齐了当下人气最火爆的偶像阵容,也因为全新的世界观和表现手法,也鉴于第一部受到广泛批评,口碑和票房都未达预期,导演在上映之前始终小 ...

  • 影评学习方法: 从“娱乐”观影到“拉片”式观影

     从"娱乐"观影到"拉片"式观影 <长江图>导演杨超曾经讲过, 导演与导演之间最核心的差距在视听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上,其他全是假的.对演员的指导.调 ...

  • 能力与观念

    现实的生活,需要有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人, 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 就该选择学习,也许这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

  • 爱哭的影评人

    很多人眼中,好像影评人是一头头冷血动物,尖牙利齿,俯瞰一切的心态,看任何电影都带着挑刺的眼光,心中横着一把冰冷的尺子不停挥舞,不容易被感动,至于流泪,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不知道别人,至少自己是很容易 ...

  • 开汤美学:欣赏能力的获得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中推崇沉浸式体验.代入式表演--成为角色,而相对的布莱希特表演理论则要求始终保持与角色的间离感,--以第三者(角色.观众之外)的角度观察角色,扮演角色. 既然如此,那我们把 ...

  • 开汤美学:共情 —— 审美的终极能力

    共情,一个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如今已被各个领域熟悉与使用. 其实关于共情,我们更熟悉的说法还有同感.移情.同理心.投射.通感,它们涉及文化艺术.教育交流.经济金融等. ...

  • 开汤美学:汤感语言·续

    "汤感语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什么? 一个重要概念的提出往往是该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下一阶段很可能将就此展开. "汤感语言"概念的提出,对该业界内外意味着什么? ...

  • 开汤美学:从味觉到直觉

    味    觉 口器作为低等动物阶段便已拥有的器官,主要工作是摄取能量物质(即食物).用来判别摄入物质是否具有摄取价值的味觉系统也便随之产生并开始发挥作用. 很多低等生物,可以没有听觉,可以没有视觉,但 ...

  • 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文化自信

    时下创业圈儿里流行用"点-体"逻辑来分析你的职业是处于哪个产业链中的一环?权重比例?以及所在行业归属于哪个业态领域经济体?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进而评价你的职业前景. 就比如 ...

  • 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品味自信

    唠叨之前,先问个问题:一个日日朝不保夕.三餐无着之人与一个世代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之人相比,谁对生活必需品的渴望最强烈?谁又更懂得这些日常之物的个中高下? 好了,我边讲着,您边想着 - - 话    说 ...

  • 开汤美学:自信三讲 —— 体验自信

    人们苦苦寻找的所谓"生命的意义",往往来自于某种深刻体验 - - -- 约瑟夫·坎贝尔 回到最初的那个"点体逻辑",如果把悠久而厚重的"中华文明&qu ...

  • “开汤美学”创业者交流群主题分享

    其中三次的题目分别为: 一.开汤--茶的重新思考与解读 · 中国茶与日本茶.英式茶的对比: · 制茶者与饮茶者: · 茶之为茶的核心: · "标准开汤"小白版. 二.茶 -- 回归 ...

  • 开汤美学:去整体感受 … …

    上次我们提到孔子的儒家思想比较看重"整体感受",而我们之前也讲到过"体验的完整性". 这次我们就"整体感受"进一步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要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