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黄釉镂空菊花纹转心瓶鉴赏
黄釉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大约八百摄氏度的低温中烧制而成。“黄”与“皇”同音,因此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专为皇帝日用或祭祀使用。
黄釉瓷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以弘治朝的最为著名,其精美非凡,不可多得。论之发色前朝后世皆不及,是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准器,因其娇嫩、艳丽、隽秀、精巧、小可、迎人的诱人风格令人爱不释手。
弘治黄釉瓷的黄色娇嫩如鸡油一般,人称“鸡油黄”、“娇黄”,其釉色纯正,釉面平整,滋润娇嫩,光泽度好。看起来娇艳欲滴、恬淡飘逸,审美价值、烧造水准亦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加上采用浇釉工艺,即将釉料直接浇在白釉釉表或素胎之上,故又名“浇黄”。
弘治黄釉器是专为宫廷烧造的器种,因而无论大小器物无一不精,是并列明朝六大种(洪武釉里红、永乐甜白、永宣青花、宣五彩、成斗彩、弘治娇黄)之一的名贵器种,正因此见之不易、得之更难。
在古代社会,黄色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黄色的使用则有更为严格的限制。据史料考证,在明代皇宫中,器里外都施黄釉的瓷器为皇太后、皇后的用具;皇贵妃则用器物内壁为黄釉,外壁为普通透明釉的器物;贵妃则用黄釉绿龙器或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则不可以用黄釉器。
因此,黄釉瓷以其靓丽的色彩、尊贵的品格,特殊的象征意义,成了明代皇家御用之瓷,也许,只有内心纯净、生活真正简朴、无欲无求的皇帝,才能营造出这样一个诞生娇黄瓷的氛围吧。
黄釉至尊,舍我其谁。随着清代帝制的结束,黄釉瓷不再为宫禁中仅有。但黄釉瓷器因其在皇权传统中烙下的印记却仍使其成为最为尊贵、奢华的代表。那时而恬淡娇嫩,时而温润淡雅的颜色,更是国人心上挥之不去的雍容典雅。我收藏的此明弘治黄釉镂空菊花纹转心瓶系明代少见之器物。
我收藏的明弘治黄釉镂空菊花纹转心瓶,高:29c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