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背后的学习“杀手”

当考试分数不理想时,一些同学会说:“都是因为粗心!”潜台词是:我不是因为笨,也不是因为题目不会,只不过一时大意而已!有些家长也经常对别人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马虎了点!”言外之意是:粗心不是病,下次注意就好了!

中国学习能力研究院的郭瑞立教授经过十多年对学霸们的研究发现,如果同学们和家长对“粗心”都抱着这种态度,那么无论有多少个下次,同学们都会继续粗心,永远与好成绩无缘。因为所谓的“粗心”,很多时候只是基础不牢靠、知识不熟练的遮羞布。

打个比方,我们平时放学回家,即使心不在焉也不会迷路。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回家路线非常熟悉,以至形成了不受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同理,如果你对学科知识滚瓜烂熟,哪怕考试时不那么谨小慎微,出错的概率还是会低得多。所以,如果你容易粗心,千万不要轻描淡写、不当回事,轻易地拿“我粗心”来掩饰和原谅自己。

既然粗心不能大意,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件事情: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们判断“粗心”通常的标准有:“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不是不会做,题审错了”——再问问自己,准确度够吗?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第一,粗心,因为你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其实就是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他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态度不是原因,“粗心”不可能因态度的转变而彻底解决。唯一解决“粗心”问题的方法,是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令单题正确率接近100%。

越熟练正确率越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题海战术虽然被人诟病,但确实是有效果的。对于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刷题有人成绩大幅提高,有人却成效了了的原因了。

第二,粗心,因为你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所以,学过,并不等于是学会,更不等于融会贯通。无差别的题海战术虽然有效果,但不一定有效率。

怎样提高效率?这要从错题入手。我们不能只盯着错误,而要追溯思考过程。

追溯思考过程,最简单的方式是要求自己写出题目的解题过程。此外,我们还可以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第三,粗心,因为你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同学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同学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此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做某一道题,就忽略了基本的步骤,戒骄戒躁,把每一步落实到笔头。题目会做,却在考试时丢步骤分,是最可惜的。

另外,有的同学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学习上,还应从生活中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注意力的训练方法有读书、下棋、智力游戏、扑克牌游戏等。关于这个问题,郭老师南京大学开设的注意力训练课程,大家可以学到很多训练注意力的方法。

2、训练分析能力,要养成随时问为什么的习惯,养成思考的习惯。

3、培养执行力,永远不认可口头上的“会”,必须见到正确率才算结束。诗词的背诵,一定要落到默写。阅读题,要讲得出来龙去脉。数学题,一定要落实到步骤。这些都是要沉下心练的死功夫,也是真功夫。

第四,粗心,因为你做题的准确率不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

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所以,如果平时单元的作业100题总要错3-5题,考试的出错率基本会翻2-3倍。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所以说,粗心的本质是熟练程度不够,只不过在成绩上反映出来而已。

希望下次考试时,同学们都能注意到隐藏在“粗心”背后的本质问题,抓到关键,才能有的放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