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得当,这三个“关键词”就可治企——机制、团队、管理
业务咨询:010-58752828转817 ,010-58752828转863
加入粉丝群及杂志读者群:后台留言申请(姓名+公司+职务+联系方式),审核通过后入群
作者:苗兆光 华夏基石集团副总裁
来源:《混沌与秩序(下)——变革时代的管理新思维》
01
机制——机制先于管理
在做管理之前,企业要先定机制。当笔者走进小米以后,为了理解他所强调的合伙人机制,同时研究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在管理学界,第一本有成就的著作是出版于1911年的《科学管理原理》。但是,世界上第一家企业,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却诞生于公元十六世纪。那么,在企业管理学没有诞生之前的几百年,企业是如何运行、如何管理的呢?
事实上,最早的企业管理行为来自于家族成员。也就是说,当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当企业主感觉自己无法面面俱到以后,就开始发动亲友来协助自己,以适应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比如,一个山东的商号,他要把分号开到广东,但是这种跨地域的经营,要面临交通不便、讯息不畅等问题,使日常管理无法进行、生产与业务无从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想到了以“合伙人”的形式委派一个人前往广东代为经营的方法,并在年终结算时候,依据分号的经营利润,按比例与这个人分享。
这是企业管理最早期的一种机制,解决了跨地域经营的问题,解决了无法监督之下的信任问题。但它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企业规模更大了以后,越来越多的分支机构都鞭长莫及,那么,如何对不同地域或者多个分号进行协调呢?如何进行资源的平衡?总店与分店又是如何配合的呢?为了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才产生了“管理”。
企业的成长中也是如此。通常,企业在建立之初,都会首先建立顶层机制,包括股东的投入比例、销售的提成制、生产的计件制等,这些都属于分配机制的范畴。这种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销售提成到一定程度,各个区域就变成了业务员的“天下”,他开始不情愿继续配合总部的战略思想,从而使总部的一些战略原则浮于表面、无法落地。那么,管理的需求就随之而来。
所以,企业就开始着手对最初的简单机制进行完善。比如,重新进行战略绩效管理的建构,把战略目标进行分解,从销售目标的单一导向渐渐转向多元化的目标,进行不同机构之间的协同与整合,通过资源投放来控制人等,这才是管理。因此,管理产生于机制之后。
通过对企业问题的总结,我们发现,很多中国企业在早期即存在机制缺位的现象。尽管老板带领着一个团队,有着很高的业务拓展能力,但是往往一言堂。他既不讲未来利益的分配,也不讲权力、责任的范围与边界,在处理业务问题时,事前一呼而上,事后依据个人的标准论功行赏。所以,中国早期的企业很像一个江湖,由于利益分享机制没有形成,完全凭借个人的判断,老板更像是一个“老大”,他所有的下属也只能是类似于随从而已。这种缺乏机制的企业,老板所带领的队伍就不能被称之为团队,只能说是围绕着老板建立的一个“圈子”。
在这种情况下,当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当老板需要借助于管理的时候,没有机制的支撑,管理者就没有权力。他不知道自己拥有多少资源,也不知道将获得怎样的收益,从而使管理意图难以逐级推行下去,这是很多企业在管理上遇到的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现代互联网企业对合伙人制度的这种倡导,其实并不意味合伙人机制比管理更加发达、更加科学,而是几十年来中国企业机制缺位所要补的一课。因此,合伙人制的思潮是站在问题之上,是对中国企业管理的一种贡献。
02
团队——团队先于组织
雷军说过,他在小米创立之初,有70%的时间都在用于找人。小米没有林林总总的各级管理部门,基本上只是把几个重要的业务进行了划分。比如小米网、生态链、产品开发、手机部门等,每一块业务由相应的人员负责,并组建相应的团队。因此,客观地说,小米的内部管理确实不复杂,没有特别正式的组织,没有森严的等级划分,组织机构极度扁平。在这样的一种结构当中,人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同时笔者发现,小米还有一个特点,即从雷军以及他的合伙人,到下面的产品总监、经理等,他们在讨论小米业务的时候,往往是高度一致的。小米的生意怎样做、产品怎样选、业务模式怎样走、怎样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什么样的方法论、采取什么样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他们的看法总是惊人的一致。笔者想,这种惊人的一致,其实就是团队的力量。当你读懂了他,你会发现,小米确实是一家很有希望的企业。
而在大多数的企业团队,在描述公司业务的时候,很难实现高度的统一。甚至老板对未来的描述,下面的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生产与研发也会发生很大的分歧。一个团队,对同一件事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个团队的力量会有多大呢?他们的分工又怎样进行呢?
当我们再次审视这类企业,发现他们的领头人往往在创业的时候,并没有把机制想得特别清楚,也没有把管理做得特别到位。而事实上,我们创立一个企业,或者接手一个部门的时候,最首要的并不是如何确立组织职能,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团队,这就是团队要先于组织去思考。
尤其是在企业体量不大的时候,老板首先应该关注于如何构建核心团队。这个团队,可能只有五个人,但他们对于发展的思想与方法论一定是一致的。这五个人成立了,再发展下去,就是三十人、五十人、一百人……所以说,组织或者团队的建立其实很简单,事实上就是一个团队裂变的过程。但是这个裂变始终要围绕着一个核心,即在组织建立之时,即为未来的团队扩展赋予了功能。
笔者曾经与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进行过沟通。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在早期尚未取得长足发展之前,只有两个关键任务,一个是聚焦业务方向,另一个是构建商业模式。创业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是深入某一领域进行的多种尝试。我们可能拥有非常好的创业动机,但在具体的业务方向上,都需要有反复的实践来验证。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渡过了创业期,第一个标准是试错的过程是否已经结束,业务方向、商业模式是否得到了验证,企业是否找到了自身模式的关键优势。比如,市场定位是否清晰?价值创造模式、组织盈利模式以及现金流模式是否清晰?否明确自身的关键资源在哪里?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么这个企业的模式就清楚了。
第二个标准,即能否搭建起满足企业商业模式要求的核心团队。一个团队要能够满足创业的商业模式要求,就要有完整的能力结构。针对这一商业模式,要有人看住关键资源、有人盯住关键业务、有人管理关键任务。是在同一个思维界面上的共同的方法论,而不是一个人一条路。商业模式和核心团队一旦形成,我们认为,企业就有扩张的条件,就可以认定为创业成功,就可以进行释放,并进入到高速成长期。
最后,企业才需要考虑如何构建组织,如何把复杂的劳动建立在组织功能之上。如德鲁克先生所说,尽管任务要由普通人去完成,但是核心团队仍然至关重要。在这个关键的核心团队形成之前,组织能力是无法构建的。
比如华为,他的顶层团队都是伴随着华为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这个团队的认识有多深、境界有多高,随着企业的扩大,他的学习能力有多强,无一不制约着企业最终的规模和企业发展方向。在早期,不能成功搭建核心团队的企业,其实并不具有组织的力量,这就是团队先于组织的原理。所以,要先设计团队,再建构组织。
03
领导——领导先于机制
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的咨询顾问通常会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当你讲完机制、管理与流程之后,很多老板都会非常有诚意地提出赞同,并表示一切按照咨询顾问的意见办。但同时,他们也期待通过这种变革,一步变成华为。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呢?当机制合理了,管理变好了,商业模式也搭建完成了以后,企业不是自然而然就变好了吗?变好了,是不是就能够成为华为了呢?
事实并不如此简单。我们再往前看,当一个企业处于初创时期,他所设定的机制是受到怀疑的。即使选定的行业、选定的业务,或者老板的理想都非常宏大,也仍然会受到怀疑。笔者相信,任正非在创立华为的时候,也很少有人坚信他的选择是非常合理的、他的业务模式就是合理的,大多数人会对他所设计的机制能否最终实现怀有疑虑。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不论给员工提成多少,他都会觉得希望渺茫。我们很多企业就正面对这样的问题。
因此,当一个企业的机制没有起作用,没有获得大家的信任之前,一种商业模式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前,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把团队激励起来。这种力量能够让团队对你的机制、对你的管理、对你的商业怀有信心。所以,当我们再来看雷军讲故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思路及语言是异常清晰的,极具鼓舞的。那么他的追随者,就会信任他的引领,这种信任的价值是无价的。雷军经常说:“你要相信我,相信我比你有钱。”这其实是一个领导者的动员能力,他所具备的这种力量,满足了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的基本要求,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而现实是什么呢?大多数企业家都希望效仿华为的成功,但是,在追本溯源、条分缕析之后,我们发现,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机制、不在于管理,而在于他们不是任正非。事实上,华为的机制并不复杂,华为的管理也很普及。多年以来,华为为外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他们已经将华为的管理和机制带到了全世界。但是,正如吴春波老师所说,华为其实没有秘密,但是,最难复制的是任正非。这其中的道理在于,只要有任正非在,那么大家就都相信,华为的机制是有信誉的、华为对未来的承诺是有信誉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领导力。
所以,当老板是一件很难的事。在企业的成长过程当中,企业家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锤炼、实现自我超越。在创业期,他甚至可以一无所有,没有资源,商业模式也没有经过验证,对未来的每一个描述都会有“吹牛皮”的嫌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定的方法,是无法把团队凝聚起来的。所以,每一个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老板,都具有一种才能,具备相当高的动员能力,让人愿意矢志不渝地追随他。
在创业初期的老板,往往都拥有把人聚集起来的种种手段,也有管理小规模企业的精力与能力。但是当企业持续扩大的时候,老板必须要授权给他人,对管理力量进行补充。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借助机制的力量。而老板与老板之间的区别,一个人能不能把企业做大,也在这个时候显现了出来。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只有一部分老板能够完成自我超越。而不能实现自我超越的这部分人,就只能维持在小企业阶段,难以继续做大做强。
所以,企业要完成转型,首先要完成从“企业家的企业”到“企业的企业家”的转型。企业家早期创业是基于个人冲动,与其说创业是企业家服务于企业,不如说企业是企业家实现理想的平台。但是当企业做大以后,企业家在企业当中的角色其实是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来扮演的。所以,在企业二次创业之时,尤其是从机会成长期向系统成长期过渡的时候,企业家必须完成自我超越,去完成组织重构的过程。
任正非就非常重视这一过程。在1996年到1997年的时候,华为确立了《华为基本法》,这其实是任正非针对自我的一次立法。“基本法”的确立,使任正非由一个任性的老板,变成了一个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老板,这是他所实现的一次相当大的自我超越。
当然,持续的发展之路难免有遇到商业危机的时候。尤其是在今天,传统的商业过时了,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遭遇了互联网的挑战,因此,企业就要进行持续的变革,要进行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这个时候,老板要摆脱在“旧时代”形成的习惯,摆脱自我对成功的依赖。他不仅仅要摆脱自己过去的思维方式,还要领导团队、领导组织、领导企业改变过去的思维,所以,他还需要实现再一次的自我超越。在过去,企业形成的经验、流程、模式,都由老板亲手设计而成,而当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也需要老板亲自来引导变革。因此,毫无疑问,企业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始终伴随着领导者的自我超越。每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停止了成长的原因,多数是因为领导者停止了自我超越。
所以,当我们的老板提出“我套用你所做出的机制设计和管理设计,希望成为下一个华为”的时候,笔者会告诉他:“在技术层面,不论是机制,还是管理,或者是模式,咨询顾问都可以帮助你。但是,自我超越取决于老板自身,取决于你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变革的意志。”所以我们说,领导是先于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