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墓地长了一棵树,慈禧立即命令铲除,吓得光绪倒地不起
在晚清之时,除了帝王之外,权势最盛的贵族,莫过于醇亲王这一系了。原本在咸丰帝驾崩后,慈禧与恭亲王奕䜣联手发动了辛酉之变,夺得了大权。然而,奕䜣为人聪慧狡黠,慈禧对他实在放心不下,便处处排挤,而开始重用道光的另一个儿子醇亲王奕譞。
在辛酉之变中,奕譞也是慈禧的拥护者,当时他只不过是奕䜣的跟班而已。但因为奕譞的嫡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自然得到了更多的信任。随着恭亲王奕䜣与慈禧的矛盾不断加剧,奕譞就成为了取而代之的一枚棋子。
特别是在同治驾崩之后,因为没有儿子继承皇位,慈禧毫不犹豫地让奕譞与婉贞的儿子载湉继位。如果按照皇家的血缘关系和年龄来看,并非挑不出其他人为帝,但载湉既是慈禧的亲外甥,又是侄子,还不满五岁,实在是最佳人选。
人与人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慈禧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很大,权力欲望很强的女人。在同治时代,她对奕譞相对放心,但是到了光绪时期,她反而却对奕譞开始留心了。
这也很简单,本来只是一个亲王,现在却变成了皇帝的生父,这个身份非常尴尬。幸好奕譞是一个特别知时务、明进退的人,当光绪刚刚继位的时候,他就真挚地上书两宫太后。他的大概意思是,我侍奉先帝十三年,诚惶诚恐,没想到他英年早逝,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成为君王。我现在怕得要命,心惊胆战导致旧疾复发,所以请求辞去一切职务,回家养老。
这个表态让慈禧非常满意,她顺势革去了奕譞所有的职务,仅仅保留督造菩陀峪陵的差事。奕譞内心依旧平静如水,他深知自己这个嫂子的可怕之处,为人极为谨慎,不贪钱不爱财,专心于舞文弄墨。在临死之前,他还为后人留下了一首意味深长的小曲: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此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慈禧对奕譞的防范,不是没有道理的。从法理上来说,她能独揽大权,就是抓住了光绪这个傀儡。然而,她与光绪再亲,也亲不过奕譞与光绪的父子之情。如果奕譞闹着要个名分,她将如何处理?如果奕譞借机起事,她能说皇帝的父亲谋反吗?
直到光绪十八年时,奕譞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埋葬在北京西山妙高峰之后,慈禧心中的石头才算落地。可是,慈禧那根本来已经放松的神经,却被一个叫做英年的大臣又给绷紧了。
英年在当时对风水很有研究,在满族大臣之中有一定的名气。他急于升官,竟然对慈禧说:现在醇亲王的墓地上长出了一棵白果树,十分高大,树荫如同黄盖一样笼罩着墓地,这是只有帝陵才能享受的。白果树下面就是醇亲王,“白”字下面一个“王”字,岂不是一个“皇”,这个对皇室大宗是很不利的。
慈禧听完之后,立即下令砍伐这棵大树。然而,此时涉及到了光绪的生父,也有心腹之人偷偷告诉了他。光绪听完之后,大怒,立即下旨:谁敢砍这棵树,我就砍掉谁的头。
此时的光绪正好已经亲政,25岁的他,年轻气盛让办事的人犯难。然而,慈禧却不依不饶,亲自带人前往砍掉了那棵亭亭如盖的大树。光绪听说后,匆匆赶到自己父亲的墓地,没想到已经是空空如也。他见到此情此景,吓得瘫倒在地,很久之后才在太监的搀扶之下“顿足拭泪而去”。
这件小事,在正史之中自然不会记载,但却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披露出来。一棵树虽然小,却可以看出慈禧权势熏天,只手控制朝政,光绪只能战战兢兢做个傀儡而已。巧合的是,后来的宣统帝溥仪,还是出于醇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