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上彭敏夺冠,王立群老师为何如此感动?他们是惺惺相惜
本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终于归属彭敏,其实从在第一次参赛时,他就已经是热门中的热门。哪知道,第一次输给了款款走来的天才少女武亦姝,第二次输给了当时默默无闻的快递小哥雷海为。一时间,很多人甚至选择性忘记他还是成语大赛冠军,汉字听说大赛冠军,而将这位北大才子,《诗刊》编辑部副主任视为笑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次参赛,彭敏更是饱受质疑,有人说他像范进,简直有了魔怔,有人说他压制了新人,甚至还有人期待笑话。作为已经名满天下的他,压力可想而知,虽然在决赛中口口声声要再拿亚军,为海南省三亚市代言,其实谁都知道,他是何等渴望这个冠军。
尘埃落定时,嘉宾王立群老师用一句诗相赠彭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是一代明君英主李世民在《赋萧瑀》中的名句,王老师还继续补充说:“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干扰,但是你只要坚持下去,最终总会成功。”
相信王立群老师此时,也是被彭敏的勇气和毅力所感动,这是对彭敏的赞赏,是对观众的忠告,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呢?
王立群老师在1965年参加高考时,因为政审的原因,还没有发榜就被送去开封市一所小学担任代课老师,遗憾地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失之交臂。这一干就是七年,恢复高考时,他不符合报名条件,第二年恢复研究生招考时,他笃定决心直接考研。
在那个没有教材,没有大学基础,还要承担教学任务的时候,条件艰苦是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高中文凭的他竟然用一套借来的《俄语》教材,3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奇迹般地通过了考试。
这种成功的奇迹,需要无数痛苦的磨砺,才会绽放得如此洒脱。在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现在网络发达,闲言碎语也不会少。如果没有不畏人言的勇气,坐在嘉宾席上点评彭敏的,可能就是别人了。
天道酬情,也许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并不能百分之百地获得回报。但我们应该始终相信,上天终会眷顾勤奋者。正如《诗词大会》中于爸爸给戴着助听器参赛的于淼所写的诗歌: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开始默默无闻,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别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花还没有动静,就着急了,放弃了,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也不会开花,因为它是一棵参天大树。
王立群欣赏彭敏,那是在欣赏年轻时的自己,欣赏为了追逐梦想而奔跑的人。没有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努力,没有过“虽万千人吾往矣”的经历,即便是富贵无忧过一生,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
王立群老师关心彭敏,更关心和理解当下的年轻人。此前他奉献过销量突破一千万册的“读史记”系列,去年还推出了新书《王立群妙品古诗词》。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么热爱诗词。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明珠,甚至成为了一张醒目的名片,漂洋过海为世界人民所认同。就连日本援助武汉的物资上,写着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写着日本长屋王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写着《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炎黄子孙岂能不倍加珍惜,代代传承?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抛弃了简单的说教,摒弃了刻板的语言。全书精心挑选了100首诗,均为脍炙人口之作。它采用了中国古代文人式评点的传统,或圈圈点点,划出振聋发聩的名句,或以三言两语,书写人生感悟。哪怕是最短的点评,也是王老师的肺腑之言,直击要害,构建诗歌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王老师认为,一首诗歌能成为经典,离不开名言警句的支撑。诗歌中的名句,能穿越历史的时空,文化的差异,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因此,这本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捕捉那久久环绕的余音,擦亮不能磨灭的文化印迹。
当然,这也并非只攻一点,不计其余。这部书还力图从名句出发,抽丝剥茧地寻求文化语境,带领读者寻找唐诗宋词的绝美意境。所以,它不会着重于一字一句的僵化理解,而是以大局观来理解诗歌,理解作者。
读诗歌的目的,并非做一个只沉浸在故纸堆中的书虫。读《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也不会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一站到底。王老师希望的是,通过诗歌来指向当下,给予我们生活更多勇气,更多思索,更多精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现代人要从古诗词中培养自己的诗心。因为古人的诗词里包含很多古代文化,所以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美育、德育的载体,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