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敲打那些有能力有背景,不听话的下属?
【困惑】老师,手下有几个业务能力强的人,不服管教,弄得其他人都不听话,该如何控制局面?
【解析】越是有能力,有才华的下属,脾气越大,原因是:技术自信,目中无人;难以提拔,心里有气。作为管理者,如何驾驭这类的又臭又硬的人,是非常费工夫的。等待机会,给他们设套,最终抓住把柄,让他们屈服,这个诸葛亮利用华容道征服关羽的策略,尽管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时间长,变数多,机会少。尽管套路有效,但是考虑成本的问题,管理者基本不采用。通常大家采用的就是短平快的“杀鸡儆猴”策略。即敲打了他们,又维护了这类人敏感的自尊,让他们有所收敛。
1、选择弱鸡
我们通常接受的西方管理教育,认为,谁触碰规则,谁就受到惩罚,抓个典型,就能够以儆效尤,给大家做出震慑,但是在职场,整齐划一的管理手腕并不合适中国土壤。因为这样做的话,没有考虑到触犯规则人的背景,能力和自尊。以规则的刚性,不留情面的管理,只能让管理者和这些被管理者尖锐的对立。没有被留面子的能人,接下来,处处磨洋工,撂挑子,不配合,会让管理者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所以,高明的管理者都是杀弱鸡,捡最软的柿子捏。那些没能力,没背景的,只要抓住他们的把柄,就一下子要使用雷霆手段。千万找找对人,不然意气用事,被鸡啄瞎了眼就玩崩了。
2、足够震慑
如果你把一只鸡,偷偷的杀了,猴子没看见,不仅仅让弱鸡认为你欺软怕硬,心中不满会和猴子走的更近,而且也会让那些猴子认为你,胆小怕事,不过如此,未来更加嚣张。所以,通常而言,杀鸡之前,要吸引到足够的关注,把所有的猴子喊过来,让他们旁听列席,或是参与处理,或是亲自执行。这样做能够一箭三雕,首先,能够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受到警示教育;其次,让他们和被杀的弱鸡形成对立,让弱鸡不满,你们猴子都做不到,凭什么管我?最后,无形中分裂了猴子和鸡的关系,未来他们无法联合,就会逐步的把猴子给孤立起来。然后,不断的寻找猴子中的弱鸡,循环这个步骤。
3、善后安抚
在三十六计里有指桑骂槐的计谋和这个类似。但是和这里说的杀鸡儆猴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杀的鸡不是领导的自己人,却又错误的人,就是为了让他做牺牲品。但是骂的桑,很多时候是自己人,或是没有错的人。目的就是让槐听的。其次,程度不一样。杀鸡手段特别狠,不容情面,对猴子产生震慑。而骂桑,程度就比较低了,对让槐树受气,无从反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善后,杀鸡要儆猴,让他自己觉悟,还要做出一定的安抚。以免他们兔死狐悲的潜在反扑。但是指桑骂槐,就没有善后的这个做法,因为程度低,也就不会有连锁反应。所以,整体上,杀鸡儆猴考虑的变量更多。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看到,我们管理那些有能力,有背景的人,更多的不是直接交锋,这样会让管理者陷入尴尬,而是旁敲侧击的,照顾这类人的能量和自尊,让他们自我觉悟。为什么中国管理必须用权谋,而西方很少使用,就是,文化土壤不一样,人家无须照顾面子。中国是,要维护面子,又要让他听话,这个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