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认为西藏有必要完全保存其传统文化的,独自进藏后,我成了国家西藏政策的拥护者
【本文由“午后初雪”推荐,来自《留美学生:“美国令我很失望,但我仍选择留下”》评论区,标题为午后初雪添加】
关于西藏,我正好跟答主相反。。。
在很多年前我认为西藏是有必要完全保存他的传统文化的,因为他神秘独特而充满魅力。他是一块没有受过世俗污染的净土,那里的一切都具有宗教上的灵性。。
直到我后来独自去了西藏旅行,去寻找以上所说的那些东西,然后我遇到了一位藏族司机。之后我成了国家西藏政策的拥护者。
当时我准备去往樟木镇,在青年旅舍几位新认识的朋友相约,包了一辆车,开车的司机是位藏族人。后来在长途旅行中,那位司机听说我是重庆人,而他年轻的时候在重庆的民族学校上过学,于是立马跟我熟络了起来,人也变得很健谈。在长达12个小时的高原旅行上,我听到了他家族的故事和他身为一个藏人的对现在西藏的观点。
他的爷爷就是农奴。手没了一只,被他的土司手下砍掉的。。。司机大哥在说这个的时候,只是不经意的一句,不愿意多谈,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手会被砍掉。毕竟对谁来说,也是一段不太好的家族记忆。总之,他家在当时没有任何财产。跟他向我炫耀起他正在驾驶的全新进口现代越野车的样子完全不同。
司机大哥的命运变化,我认为开始在教育。一直以来内陆很多城市就专门建设民族学校,专门招收读书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来保障他们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我那位司机大哥就是读的这种学校,跟我一个城市。而他的学校处于城市中的风景区里,,那里还有两所大学。我也经常经过,对那里很熟悉,所以我们有了很多共同话题。在民族学校里,使他具备了读写能力,使他成为了家族第一代的非文盲,还教会了他驾驶汽车,这是一门在西藏非常受人尊敬的手艺。这都对以后他的生意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对司机的故事,很多事从闲谈的只言片语中拼凑来的。闲谈的起因,是司机在挡风玻璃前的毛泽东像开始的,这个习惯在内陆已经很少见了。现在回想过来,司机大哥心里还是明白,是谁给他们家族带来了变化。
我记得,他很高兴的给我说,这趟带我们去樟木其实不怎么赚钱的,主要是跟徒弟们一起过去,然后帮那边的老板拉木材。这一趟他至少能赚8万块钱。比起这个钱,我们这趟所花的费用微乎其微。
在进入聂拉木之前,道路似乎是已经到了尽头,眼前突然就放空了。原来是已经到了青藏高原的尽头,边缘就是几乎笔直往下。有机会你们真的应该去那里看看,就似乎到了世界的尽头。往后就是一路向下
,从海拔4000多米一直落到300多米,地貌从高原隔壁一直到了亚热带雨林,路上似乎经历了一年四季,这种体验非常的奇特。。。其实西藏也不全是高原缺氧气候恶劣嘛。
在险恶的悬崖上,我又跟司机大哥聊起了宗教。当时我坐在副驾驶,一路全是险峻的盘山公路,很多地方支起了防止山侧滑坡的防护网。到处都是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而悬崖一侧真的是深不见底。但是道路本身的情况相当好,是全新的柏油马路。我在开玩笑说,这样的路,我就不系安全带了,反正系了不系,掉下去都是一个样子。这样我们从往生扯到了宗教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司机大哥说,在藏民中,最富裕的人是对宗教最不虔诚的。而最虔诚的往往是那些最贫穷的人。政府给了藏民优惠发展的政策,鼓励他们搞畜牧,搞旅游。但是有一些人有一点钱,就全部拿去寺庙了。另外一些人则把钱存起来搞再生产,我想我们正在坐的那辆进口现代越野车就是他这样买的。他说,其实以前藏民普遍习惯没有个人财产,即使有一点都要全部捐给寺庙来祈求来世的回报。到今天还存在这样的人。其实,佛祖只要在心里就好了。我注意到,在毛泽东照片的下方,还有一尊佛像。。。
最后我们平安到了樟木。一个混合藏族,内陆和尼泊尔特色的地方。一路能见到很多藏人,又有跟内陆任何一个小镇一模一样的商店和招牌,马路上一辆接着一辆停满了尼泊尔特色五颜六色夸张装饰的大卡车。。这种边境的混合风貌最让人着迷了。我们一行人最后吃了一顿胡建人开的重庆火锅,为了照顾北方的朋友点了清汤锅。。最后互道分别,相忘在茫茫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