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67:田文养士 门客三千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在上一期我们讲到,田文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赢得了父亲田婴的认可,并且接管了家族的外交事务。

田文接班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力地推行“养士”计划。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是颇为的盛行,一些名门望族都有招揽贤人做为门客的习惯。不过一般来说,那些养士的权臣基本上都是摆摆谱罢了,很少能够让这些养士发挥作用。而田文则是真正把养士当做一个事业,并将其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五湖四海之内,不分贵贱,不问出处,不论贤愚,但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可作为我孟尝君的门下。

这位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可谓是现代人力资源的开山鼻祖了。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那人才永远是第一要素

∆ 孟尝君三千门客

孟尝君田文在接见前来投奔的门客时,往往会让人拿着笔坐在一旁做记录,把投奔来的人的家庭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记录。比如你们家住哪儿啊?有几口人呐?经济状况如何啊等等。等门客离开之后,刚回到自己的家中,他就会发现田文已经派使者把大包小包的礼物送来了,这人呢,都是感情动物,受到如此恩惠,那门客一定是感激涕零,交口称赞。

还有一次,田文在家中举办晚宴,有个门客见他坐在暗处,便认为田文是在给自己开小灶,于是质问道:“人皆言孟尝君以仁义得士,何以在饭菜上有贵贱之别呀?

听到这话田文也不作解释,只是让人把自己的饭菜端到众人面前。当看到田文的饭菜和别人并没有任何的区别的时候,那门客顿时是无地自容,并且为自己质疑孟尝君的为人而感到万分的羞愧,这情急之下,竟然拔剑自刎了。

由于门槛低、待遇好,再加上孟尝君的仁义名声,中原各国稍有点本事的,那都是闻讯而来,几乎把田家的大门都挤破了。这最多的时候,孟尝君门下的食客竟有千人之众,当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孟尝君的门下食客有三千多人。

在这帮无奇不有、无所不能的门客支持下,田文真正做到了手眼通天,整个人在齐国的朝廷当中那是举足轻重,甚至朝中为官者大半都是孟尝君的人,甚至齐国一些重要的政治决定,那都要去听取他的意见。

公元前316年,当公孙衍向魏襄王提出请田文出任相国的时候,魏襄王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早就听说过孟尝君的大名,知道他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

公孙衍亲自跑到齐国,在征得田婴的同意后,将田文请到了魏国。而他本人则在跟田文办好了交接手续之后,正式离职了,他去哪儿了呢?他前往韩国去出任韩国的相国。这如此一来,齐、魏、韩三国合纵的形势又渐渐的明朗起来了。

∆ 合纵连横

面对新一轮的合纵威胁,秦国在公元前315年,也就是刚刚结束对蜀国战争的第二年,就发动了对韩国的进攻。

韩国的新任相国公孙衍,率部队和秦军在浊泽展开了一场大战。但是由于实力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韩军是节节败退,情况是非常的危险。

就在这个时候,历来主张和秦国亲近的大臣公仲朋,向韩宣王谏言道:“王上,以韩国的力量,无论如何不是秦国的对手。依下臣之见,秦国去年攻略巴蜀,他意在是楚国;今年攻打我韩国,同样是为了楚国。大王不如向秦国求和,送他们一座城池,并且答应和秦国一起攻打楚国,此乃解我韩国之危之计呀,臣下以为这是以一易二的妙计。”

公仲朋所谓的“以一易二”,就是用一座城池来换取秦国的退兵,并且获得伐楚的机会,如此韩国不仅可以转危为安,甚至还有利可图也说不定。其实说白了,这个计策实在谈不上什么高明。

秦国兵临城下,除了求和,韩国看起来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那究竟韩宣王会选择什么呢 ?是战,还是降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