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看他长大成材,让他担任要职,他却抵制变法,被誉为忠臣

在中国封建社会,知遇之恩、提携之恩以及师生之情都被看得很重,供奉在神龛之中的就是天地君亲师。即使老师有不对的地方,作为弟子,也只能唯命是从,否则就会认为大逆不道。但有一个人,从小就被王安石看重,后来多次被其提拔、重用,结果他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并亲手给予了致命一击,即使这样,他的人品仍然让人无法指责。

这个人叫做郑侠,他父亲是江宁酒税监。刚巧王安石此时正担任江宁知府,听说了郑侠小小年纪,却才华横溢,邀请他相见后,非常欣赏。王安石由此对郑侠印象非常深,不仅叮嘱他好好学习,早日成材,还派自己的弟子杨骥陪伴郑侠读书。

两年后,郑侠在科举中考中进士。也正是在这一年,宋英宗驾崩,继位的宋神宗是王安石的铁杆粉丝,马上宣召他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神宗对王安石佩服得五体投地,相继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王安石由一位地方官员,迅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按照常理发展,郑侠将会鸡犬升天。一开始,事实的发展也确实如此,王安石马上保举郑侠担任光州司法参军。这个官职主要是审理民事、刑事案件的,郑侠做得非常出色。王安石对他也非常信任,凡是郑侠上报的疑案、要案,一律按照他的意见处理。

得到宰相如此的尊重,郑侠也非常感动。他入京述职的时候,拜访王安石,表示将竭尽所能,为国尽忠,以报答王宰相的知遇之恩。王安石对这番话非常满意,特意让他参加即将举行的选拔京官的考试,要他好好做准备。

矛盾由此产生了,这个考试并非国家常设的。它是王安石执政时期,为了选拔推行新法的人才而特意增设的。考试的内容和项目涉及四书五经的很少,主要是考核官员对新法的熟悉程度和拥护态度。说白了,这就是王安石为接下来全面推行新法获得自己的亲信。

可是,被寄予厚望的郑侠却拒绝了恩相的好意,他在地方为官多年,看到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对新法并不感冒。不仅如此,郑侠还多次拜访王安石,劝他为百姓着想,放弃新法。

看到自己苦心栽培的门生变成了政敌,王安石肯定是不愉快的,他对郑侠越来越失望,干脆闭门不见。郑侠多次自讨没趣之后,仍旧不死心,还向王安石写信陈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希望宰相能够回心转意。王安石一生气,将郑侠贬为京城安上门的监门小吏。

这就是一个看门的小官,郑侠也无怨无悔的接受了。王安石虽和他政见不同,但细想起来,郑侠倒也不媚权贵,是一条好汉,便让自己儿子告诉他可以担任修经局检讨的职位。这个职位不涉及变法,只是研究经文,起码没有看门那么辛苦。

郑侠告诉王安石:感谢王相公的恩情,我曾经在您的门下学习,但很不成器,担任不了修经局的职位。如果相君认为我还行,那些建议能接受十分之一,造福民生,我已经大感宽慰了。

后来,王安石还是在市易法中,多少接受了郑侠的一些建议,不过他们之间就再无多少恩情和交道了。

熙宁六年,天下大旱,一连好几个月都滴雨未下。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连宋神宗都怀疑新法出现了问题。王安石却劝慰皇帝“天变不足畏”,并且告诉他水旱灾情,古来有之,只需要派官员好好处置就是了。经过他的劝导,宋神宗稍稍安心。

然而城门口的郑侠却不这么认为,他画成《流民图》,写成《论新法进流民图疏》,通过阁门向皇帝上奏。由于当时是变法派的天下,位卑言轻的郑侠提出的奏疏到不了皇上手中就被驳回。郑侠胆子很大,他假称边防有紧急文书,用马递直送银台司,这才上呈神宗皇帝。

《流民图》上的灾民,一个个瘦骨嶙峋,惨痛非常,神宗都不忍多看,当时两宫太后在位,看到该图以后也说:“王安石误天下!”郑侠在上疏上说:“请求停止新法,如果十日不下雨,请斩杀了我!”

神宗看图叹息四次,回到宫中夜不能寐,想了一整夜。第二天他宣布暂停、废除新法,还下《责躬诏》。三天后,滂沱大雨而至,万民欢腾,大臣竞相道贺。神宗这才将《流民图》和郑侠的上书拿给他们看,并问责变法派。

王安石感到脸面无存,要求辞职。这时候变法派纷纷围住神宗皇帝,要求以“擅发马递罪”严惩郑侠。神宗没有同意,但经不过他们的蛊惑,终于让新法全部恢复。

王安石离任以后,吕惠卿继任宰相,继续推行变法。王安石是个道德君子,吕惠卿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变法在他的领导下,更成为盘剥百姓的工具,天下弄得民不聊生。这时候郑侠再次站了出来,他又画了两幅画送给宋神宗。

郑侠选了唐朝的魏征、姚崇、宋璟、李林甫、卢杞的传记,画了两幅名为《正直君子社稷之臣图》、《邪曲小人容悦之臣图》的作品。他直言吕惠卿之流就是当世李林甫,是祸国殃民、残害忠良的。吕惠卿大怒,要置郑侠于死地。幸好宋朝有不杀上书言事士大夫的传统,神宗不允许,只将郑侠流放。

后来,保守派和变法派反复争斗,哪方得势,郑侠就会沉浮一次。虽然他的官位不高,但是名望不低,他活到了七十九岁,虽饱经颠沛流离之苦,也算寿终正寝。

参考资料:《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宋代廉吏郑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