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修缮:风口上的猪怎么飞?
防水修缮市场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这个市场目前处在什么阶段?
当前这个市场的竞争格局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博弈者都有着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 这是经营好一家公司的基石
近几年将是防水修缮市场发展的黄金期,防水企业正步入快速洗牌期,防水修缮潮来临, “后建筑时代”的风口已经到来,大小企业纷纷抢风口入市。但是,“风太大,准备不足,最先掉下的也是猪”,想要抢占或者进入一个“新市场”,必须先了解该市场的竞争格局、了解你的竞争对手,这对于每个身处在这行吃饭的人来说,都是必备的商业认知,对你眼下的商业策略和商业行为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搞懂竞争格局,我们才能明白,在防水修缮这个风口上,猪是怎么飞的?眼前防水修缮这块“大蛋糕“,到底有多少是属于你押注的公司的,或者属于你的。
行业规模决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竞争格局的重点也不一样。
行业规模决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我国每年约有 20 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屋面面积需要翻新,防水屋面维修的成本是初次修建时的 3~4 倍,而地下堵漏的成本则能达 8~10 倍,因翻新而产生的防水材料市场需求甚至有可能超过新建建筑的需求。根据建筑防水协会预测,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未来 5~10 年新建建筑市场会明显下降,新建建筑带来的防水材料需求有限。我国上一轮地产投资大潮在 2005~2009 年,一般家庭的装修周期是 8~10 年,建筑屋面的翻新周期在 6~8 年,未来有望迎来翻修维护大潮。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65%的新建房屋投入使用1-2年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渗漏占房地产质量投诉的65%,65%的建筑防水工程6-8年后需要翻新。建筑防水行业的三个65%,反映了当前渗漏问题严重性,也预示了未来防水市场提升的巨大空间。
规模巨大的市场,一定会吸引众多的参与者,竞争也会随之激烈。行业生产过多少国标卷材,又生产过多少非标,这个市场有60%以上都是非标,这个激烈程度很明显了。
市场竞争激烈,对手很多,有时候反而让人踏实,至少侧面说明市场路子走对了;如果你去搞一个没有对手的一骑绝尘的市场,不是你太领先了,就是这个市场本身就很小。
市场发展不同阶段竞争强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市场还处在高速增长期,即使是一些实力一般的玩家,都有可能冲到市场上分一杯羹;就像前几年的预防水市场一样,很多卷材作坊都过得很滋润。而如果行业增长渐趋稳定,行业产能开始过剩,要比拼精细化的运营,低效率的玩家就没有竞争力,多余的产能就会被淘汰。还是拿预防水市场来说,这几年,你会发现很多中小卷材厂过的很不好。
关于防水修缮发展阶段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国内既有建筑“所处的阶段来判断防水修缮的阶段。
今年6月,国务院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旧改浪潮卷起了4万亿人民币的修缮需求。可以确定,既有建筑维护更新修缮市场,未来十年潜力巨大。 从市场现状来看,国内目前有7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存量,但国内混乱的建筑修缮市场却远远不能与之匹配。 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监管,没有明确的负责机构和产业链环节,国内建筑维修主要以个体行为(马路游击队)和小规模的工程公司为主,各自为政,承揽所在地区的建筑维修业务,服务理念严重滞后,维修效果难以保障和维系,缺乏提供产品、技术、施工、售后系统服务的品牌公司,甚至可以说是连完整的维修市场都没有,这在后建筑时代来临的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后建筑时代一个共识是:我国的建筑市场格局将从当前的以新建建筑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既有建筑改造维修为主。
建筑防水修缮对防水行业来说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尽管其市场需求惊人,但因修缮质量问题被人诟病的案例不在少数。房屋修缮工程包括堵漏、翻新、补强、修复、加固等,对防水修缮的工艺要求也十分高,需要防水企业“务实诊断、对症下药”。
在建筑防水修缮市场的蓝海里,光有速度,不足以致胜,要走得长远,必须有更专业、更系统、更规范的防水施工技术。
竞争格局通常有两种常见的“特性/竞争状态”。
第一种,双寡头或者多寡头的平衡。防水修缮其实还算是防水行业里面的新市场,目前还没有真正成熟的企业,真正在这一块市场开始布局的大企业目前好像也就是东方雨虹吧,所以也还没有到这种寡头竞争模式。寡头竞争一般都是有一定的规模效应的,领先者有一定优势,但需要靠不停地投入资源来确保地位,随着北新建材正式联合重组禹王防水集团和河南金拇指防水开始,整个防水行业或许离寡头竞争不远了。
第二种,相对分散,百花齐放或者各领风骚。不管是防水修缮还是整个防水行业,产品之间早已同质化严重,所以防水修缮也不在这个范畴内。但是国内的防水产品真正高质量的不多,随着国家政策对其管理的加严,以及市场的慢慢成熟,各大企业将会研发出更多新型产品,行业竞争如能得到理性引导(“北新”这个“国家队”的加入或许会是一个好的开始),那百花齐放将会是最好的竞争状态吧。
4. 这个行业如果竞争态势已经相对平衡,潜在的打破现有平衡的因素会是什么?
上面我们简单分析了一些关于行业竞争格局的看法,其实都是局限于处在同一局面的玩家玩法。
防水行业是有上下游的,是一条产业链。就拿卷材来说,整个生产过程包含很多环节,而行业创造的价值,也是要在这条链条上进行分配。所以,产业链博弈也是竞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理解产业链博弈的方法--把防水修缮这个市场的上下游企业都花在一张图上:
如果在某一个环节集中了大量的公司(目前就是生产环节),那通常这个环节竞争激烈、偏同质化,也没有定价权。
而如果某个环节对技术、资本或者服务的要求特别高(目前是施工和售后环节),只有少数几家甚至一家公司能抢占这一环节,那他们所在的环节就特别有议价能力。
比如,产品与渠道,就是产业链博弈的最佳写照。大家都听过“渠道为王”的说法,防水行业现在是一个产品弱势的领域,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还同质化严重, 必然就会依赖渠道曝光,所以大家都在拼渠道、拼市场份额。
3.相对拥挤或说没有议价能力的产业链环节提供的产品是否是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