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古瓷,如何理解“胎质干老”?

“胎质干老”为鉴定古瓷器时,对瓷器露胎处(一般指瓷器底足)进行判断的术语。古瓷器鉴定会涉及到多方面的经验与知识,观察瓷器的露胎处是比较重要的技巧之一,但并不能以偏概全,判断一件瓷器的新老还需要多方位全面的考察。

        瓷器的胎质是由瓷石、瓷土制作而成的。其中的瓷石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为主要构成、并含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岩石状矿物。我国很早就利用瓷石来制造瓷器,在明代以前基本上都是用瓷石作为原料,如南方的越窑系、龙泉窑系以及北方的众多窑口。
        而瓷土是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的已风化的次生土矿,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等。其可塑性能、结合性能以及耐火度均较高,可以烧出的胎质细腻的精美瓷器(但是要求更高的烧制温度,通常要1400度以上),是我国明清时期制瓷的主要原料。景德镇的产品之所以名扬天下,除了工艺以外,与其当地盛产优质瓷土也有很大关系。

        未施釉的瓷骨称为胎,按照胎的瓷泥粗细和呈色又分为瓷胎、浆胎、瓦胎、石胎、铁胎。普通瓷泥做胎为瓷胎;将瓷泥用水搅拌,取其浑浊状液沉定下来的细粉做胎,此胎为浆胎;瓷土较粗的胎为瓦胎;笨重而坚实的胎称为石胎;胎质呈铁色的为铁胎。

        在鉴别瓷器的新老时,观察瓷器的露胎处,一般是底足,非常重要。与“胎质干老”对应的是“胎质显湿”,所谓,一“干”一“湿”,也就是一“老”一“新”,“干”就是老,“湿”即是新。
        注意,这里的“干”与“湿”并不是指水份,瓷器烧制完成后都不会含有水份。而是观察瓷器底部胎质一种直观的感觉(或者叫“观感”),也就是所谓的“老气”。老的瓷器其露胎处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干”,而新瓷的胎给人的观感是“湿”。
        真正的古瓷,其露胎处必然有胎骨老化以及自然磨损的自然现象。元代及以前的瓷器胎骨以及底足看上去比较干酥,这与新仿瓷器胎质显得硬(湿)的感觉是不同的;而明清瓷器的胎质,由于原料一般是比较优质的瓷土,会看上去比较细腻坚致,有温润之感,而新仿的明清瓷器的胎质则给人的感觉略显“湿硬”不够温润。
        当然,在鉴定一件瓷器时,就观察底足来说,第一观感是“干”或“湿”,如果“胎质显湿”就不用往下看了,如果“胎质干老”,在此基础上还要看底足的修足痕、跳刀痕,火石红等进行综合判断。

 “阿兰若处真道场,一切如来成正正觉。”

         客官,来,进来避雨,今夜的雨好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