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篇2

上一篇我们讲了太阳病的总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篇我们继续讲下一个条文。

我们先来看条文内容: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条文一开始先说了太阳病,那么一说到太阳病,就已经暗示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就是说,在上面这些症状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个情况就是“中风”。

这一条文显然是在说“中风”的各种症状。但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此处讲的“中风”跟我们平时说的,因脑溢血、气血逆乱、血脉痹阻等原因造成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瘫,这一类现代中风疾病是不同的东西。

这里的“中风”是伤于风的意思。这个条文表面上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注意,受了风,或者运动后汗出当风,然后出现了这么一系列的症状。但其实一个人生病,都是由内外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的。

或者说得更明显,一个人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一系列症状,不一定就是因为受了风。一个人生病因素非常多,为此笔者认为,这里只是给这一系列症状做了一个命名而已。而且这里的”风“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后面我们会说到。

我们说一下”发热“

六经中三阳之病,通常都会伴随有发热的症状,特别是在太阳病中,人的气血能量还是比较充足的状态,那么正邪交争于体表,能量集中于体表,往往就会出现发热这一现象。但这里的“发热”,不会出现大热的现象,一般比正常的体温,高出大概一二摄氏度的样子。

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不会出现高热的现象?

那么在这里,我们回到中风这个“风”字,中医认为风为阳邪,说到阳邪,这不容易让人理解。我们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人受到风的侵袭,皮肤毛孔不会紧闭阻塞,它不会跟后面说到的太阳伤寒一样,受到寒,寒则缩,那么皮肤毛孔紧闭,闭塞不通。

然后再加上出汗,已经出了病汗(得到太阳中风时出的汗),说明内外还是比较通透的,不会有很强烈的、很激烈的正邪交争,不会出现那种因为体表紧闭,里面的阳气能量无处宣泄的高能态势。我们平时也有切实的体验,人体一出汗,温度就降了下来。所以在这里基本不会出现高热的情况。

接着说一下”汗出“

这里的“汗出”,是病汗。就是说一个人,天气也不热,也没有运动等能让肌体正常出汗的动作,但却出现流汗这么一个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往往是出的小汗,一般不会流大汗,而且往往可能这个汗的味道还比较重一些。

这里的汗出,其实是身体自己的机能,想要把外邪排出体外的一种现象。所以我们中医是非常科学和人道的,我们顺势利导,利用处方来给身体再次发汗,帮助肌体驱除外邪。

这里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身体本来已经出了汗,应该把外邪排出体外了,但实际却并不然,身体汗出,热却不减,出了汗仍然发热,说明在这种情况,身体气血能量没有非常充足,光靠身体的机能,不能完全把疾病驱除出去,所以会出现身体出了汗,热却不退,其他症状也一样还存在。

所以在上边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借助经方的力量来帮助身体驱除疾病,利用药物君臣左使的完美搭配,一边把身体流失的正气补回,固护胃气,一边帮助身体重新发汗,再次把疾病驱除出去。

我们再看一下”恶风、脉缓“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不是因为人受了风,然后就是“恶风”,不是这个事。而是因为一个人无论受没受到风邪的侵袭,只要他出汗,那么皮肤毛孔就是疏松的,一切的外邪都容易直入皮表,往肌体更深一层的地方去。

皮表疏松毛孔开,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要加上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这个人表虚了,在表的气血能量不足了,正气已经往里退守了,卫气不能守护人的体表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嘛,全身上下,无论哪个地方,只要气血能量不足,邪气就会往那里跑。所以为什么健康的人,出了汗,被风吹了也没感觉有多难受,反而觉得凉爽,因为健康的人卫气充足,保护着人的体表。

综合以上,得到太阳中风,不但有恶寒现象,还有更明显的恶风症状!

我们看下“脉缓”,这个也是因为人体出了汗,内外还是比较通透的,已经没有了很强的正邪交争的态势,而且汗出后,血管里面的水分少了,向外的势能弱了,脉就变得缓和了,这其实反映的是正气已经退败了,汗出而热不退,这是正气退守,外邪停留的一种情况。

如果对比后面的太阳伤寒的脉,就更容易理解了,伤寒无汗,正邪交争非常激烈,皮肤毛孔紧闭,血管水分大量增加,有非常强的向外的势能,那么脉就变得很紧绷,这其实反映的是人的正气非常充足,正气没有退守,跟外邪斗争非常激烈的情况。

那么太阳中风的一系列症状,就大致说到这里。接着我们再说一下中风的另外一些东西。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其实中风是说明正气退守,邪气停留甚至已经深入的情况。中风其实

正邪交争已经进入到肌肉这一层了,是营分不是卫分。

我们知道桂枝汤是中风专用方,桂枝汤是解肌的,而且《伤寒论》里面通常说发表,一般都指的是麻黄汤,解的是皮表,开玄府,也就是开毛孔。

所以太阳中风,体表汗出,皮肤毛孔疏松,汗出则正气进一步流失,邪胜正退,退守到营分。所以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解肌专用方。

太阳中风就大致讲到这里,后续内容,我们下一篇再见。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麻烦转发,并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11-12解析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有一种人,看上去好像是热病脸色发红,浮热到了表面,但是穿的衣服很厚,是真寒假热.寒在骨髓里面. 还有一种 ...

  • 伤寒感冒和中风感冒

    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得了太阳病,病在表的阳证,身体发热,出汗,怕风吹,就像刚洗完澡出来了,风一吹觉得不舒服,脉是缓和的,这个就称为太阳中风.太阳病发热因为身体的气血大 ...

  • 《伤寒论》1-2 解析

    太阳病篇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理: 太阳病不是指具体的病,是指一类因感受到外界六淫而得的疾病,这些是从人体的皮肤体表进入身体,这个时候,人体出于本能要把疾病清除,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2

    0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太阳中风,发热汗出,不是大汗出,是身上潮乎乎的汗不太多.脉缓是因为出汗了,水分丧失了一部分,而且毛孔是开的,所以这脉一按就缓了.太阳伤寒是一点汗也 ...

  • 中医入门(36)太阳病之伤寒与麻黄汤

    太阳伤寒为<伤寒论>太阳经病之一.乃风寒外束,卫阳被遏,失于温煦,营阴郁滯,太阳经气运行不畅之症候.表现为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等.为太阳表实证. 发生在太阳 ...

  • 郝万山讲伤寒论7,8

    ​万山讲伤寒论 第七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分类:本证,变证,类证 本证是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 表证:邪气偏于浅表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篇1

    这一篇,我们开始讲<伤寒论>里面的内容.我们尽量按顺序讲,然后其中会穿插讲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尽量让没有基础或者基础不牢固的读者能看懂. 太阳病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我们在<人为什么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9

    这一篇文章,我们继续学习<伤寒论>后面的内容,照例先看条文: 十六.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8

    上一篇,我们比较细致地讲解了桂枝汤,等我们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会找些相关医案来讲解一下. 那么这一篇,我们继续学习<伤寒论>后面的内容,照例先看条文: 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7

    这一篇,我们专门讲桂枝汤,尽量讲详细,照例先看条文和相关内容: 十二.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6

    这一篇,我们继续讲后面的内容,照例先看条文: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我们一开始讲太阳病的时候,就解释了太阳病头痛的症状,因为外邪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5

    上一篇讲了什么是温病,以及温病的一些症状,还有温病跟太阳病的区别.这篇我们接着往下讲后面的内容. 先看条文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4

    上一篇讲了太阳伤寒的基本特征,以及太阳伤寒要往里传的一些临床症状.这篇我们接着讲后面的内容. 先看条文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条跟上一条文有些类似,同样这里的二三日,这个&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3

    这一篇,我们继续讲太阳病篇的内容.上一篇讲了太阳中风,我们接着讲太阳伤寒. 我们先看条文内容: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同样的,条文开始就说了是太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06讲:《伤寒论》太阳篇总论、太阳篇首

    内容提要:讨论了两个话题,一﹒太阳篇总论:二﹒太阳篇首(条文1.2.3.6).太阳篇首分为4部分,①太阳篇提纲,②太阳中风,③太阳伤寒,④太阳温病. 朋友们大家好,这是"茶话<伤寒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