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斯大林根据《雅尔塔密约》出兵150万,命令苏联红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绵延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日本关东军在苏联红军钢铁洪流的暴揍下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盘踞在中国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被杀得片甲不留,苏军一战俘获60万日本战俘。当年8月17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内匆匆举行完“退位”仪式后,携带着巨额金银珠宝逃往沈阳企图乘坐飞机飞抵日本,被苏联红军当场截获。溥仪被苏军抓获后,先是被安置在了赤塔,随后又被转往了伯力。苏联对溥仪自抓获的当日即实施了拘留。不过,相较于大多数人认知中的拘留,溥仪名为拘留实则与度假别无二致。
“每日有三顿丰盛的俄餐,在午晚之间还有一次俄式午茶。有服务员照顾着,有医生护士经常检查身体,治疗疾病,有广播收音机,有书报刊物,有各种文娱器材,还经常有人陪着散布。对这种生活,我立刻感到了满意”
由此来看,溥仪在苏联的依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悠闲贵族日子。虽然生活上苏联对溥仪非常关照,但顾虑重重的溥仪却时时刻刻无不提心吊胆。在他看来,曾经勾结日本人做过14年伪满洲国皇帝的这一笔罪恶不可能会因为被苏军俘获而一笔勾销。
他很清楚作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且又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一千万人死亡、千亿元财富的损失”(《我的前半生》)这笔陈年旧账祖国人民是不会放过他的。
为此,沦为苏联战俘的五年时间里,溥仪先后多次口头表示要加入苏联国籍,做个苏联子民,光是书面向斯大林的申请材料就有三次。但因为溥仪并非普通的中国人,他不仅是末代皇帝,而且还身兼犯下过战争罪行的战犯,苏联断然不会因为他而与同为协约国的中国交恶。果然,溥仪多次申请留居苏联的请求石沉大海后,他幻想留在苏联的心情就变得更为迫切了。在《我的前半生》中溥仪自述道:
为了争取摆脱受惩办的厄运,我采取的办法仍然是老一套。既然在眼前决定我命运的是苏联,那么,就向苏联讨好吧。
正是出于这种侥幸的心理,溥仪开始了讨好苏联之路。溥仪怎样讨好苏联人的呢?他的办法很豪横,那就大把撒钱搞“金元外交”。相比较一般的撒钱,身为末代皇帝的溥仪其“撒钱”方式更是与众不同,他直接将一大批价值连城金银珠宝献给了苏联。据《我的前半生》溥仪的回忆,在他离开紫禁城时携带出宫的珍宝就多达70箱,这其中有价值连城的顶珠冠、镶金猫眼石坠、清代龙袍、宋版、明版的古籍孤本藏书等等,光是皇帝御用日用品共计折抵15万两白银。伪满洲国灭亡后,溥仪匆匆之中丢弃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据《我的前半生》自传中溥仪回忆: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 无条件投降后,我随日本人逃往吉林通化大栗子沟时,只能挑选上百件珍宝及书画卷轴随身携带,剩下的那些千余件国宝也就扔在长春伪皇宫小白楼内。
即便是大手笔的随意丢弃价值连城的珍宝,溥仪在沦为苏联人的战俘时仍旧就大量的珍宝,其中,在溥仪被抓的当日,苏联人就盯上了溥仪携带的两大箱珍宝。这两大箱珍宝都有些什么呢?珍珠戒指一枚,为18K金,上嵌珍珠为1.7克拉,估价为400卢布;23K金的耳坠一对,上镶玛瑙四块,重3.3克拉,估价600卢布等等。当两个装有大量珍宝的箱子被打开,就连苏联都震惊得目瞪口呆,后来苏联珠宝局给两大箱珍宝的估价仅为473975卢布。但实际上,溥仪的这些珍宝都是文物级别的,比如那111种珠宝中,就有213.3克拉、596克拉的纯金盘,更有34.8魁北克的红宝石以及钻石。其价值根本无法用普通珍宝的标准来衡量。当苏联人盯上这笔价值不菲的珍宝后,苏联内务局的古得利亚夫佐夫上校就直接向溥仪摊牌了:
溥仪先生,你打算最后怎么来处理你的这些珠宝呢?我们国家苏联的政府现在正处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在发行公债,如果您同意并且愿意把您的财物损献给我们苏联政府,这么做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正愁没有合适机会讨好苏联的溥仪,看到苏联人主动开口正中了他的下怀,满脸笑容的溥仪就说:
我自己内心也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这时候上校既然开口了,那我十分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珍宝捐献给现在的苏联政府,来支持苏联国家的建设。
溥仪话音刚落,苏联人立马逃出纸笔让他落字为据,溥仪于是在纸上写下:
恳求苏联政府接受我的全部珠宝,以利战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溥仪虽然向苏联人献了宝,可他并不傻,他献给苏联的珍宝不过是在他看来是比较低端的,真正的好东西他自个儿留着呢。但疑心重重的溥仪却害怕苏联人揭破他没有完全上交宝藏的事实。在上交了部分珍宝后,溥仪为了避开苏联人的耳目开始将剩下价值过亿的宝藏开始偷偷藏了起来,实在没有地方安置的,溥仪就命令侄子把多余的珍宝烧毁或者丢弃掉,以免被苏联人发现。可他们做事太不小心了。溥仪的侄子把价值过亿的珍宝随意扔进了院子里的废暖气炉片里,苏联人发现后就询问溥仪这是谁干的?溥仪慌忙抵赖的回答真是令人叫绝:“不是不是!这不是我的东西!”苏联人见他不承认也再逼问,揣着宝贝就离开了溥仪的房间。
我不但扔了不少珍宝,还放在炉子里烧了一大批珍珠。在离开苏联之前,我叫佣人李焘把最后剩下的一些,扔到房顶上的烟囱里。
对于这种暴殄天物的罪恶行为,溥仪在日后的战犯改造生涯中也非常自责地悔悟:“我有这种糟蹋偷盗祖国人民的珍宝的行为,怎么谈得上认罪呢?”溥仪的一生大起大落,这位前半生享尽万人景仰,死后归于沉寂的特殊人物,从帝王降为平民,从绚烂归于平淡,他的毕生沧桑巨变,历经荣辱沉浮,在他的身上无不全面呈现了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变革年代的精神面貌。因此,与其说溥仪是位末代皇帝,倒不如说溥仪是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人精神特征“活化石”的生动体现,从颓废、低迷走向激昂、自信,溥仪的身上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作为一个末代皇帝,能在多番人生沉沦起伏中百折不摧,实属难能可贵,但历史也不会忘记他所犯下的罪行,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也必将载入史册任由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