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美丽乡村游——玉枝村胡兴咀
木兰故里武汉黄陂,我曾自认为还是很熟悉的,作为一名旅游人,这几年几乎走遍了黄陂风景最美的各个角落,从木兰天池到锦里沟、从木兰草原到清凉寨,一边行走,一边惊叹,大自然太偏爱黄陂,把最美的色彩都倾泻到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可是最近又来了一次黄陂,才发现我曾错过了这里的另一道风景——黄陂乡村,原来,最本真的美存在于最质朴的土地上,比如木兰山下木兰山村、比如王家河的玉枝村胡兴咀。
离开美丽的木兰山村后,意犹未尽,根据向导的推荐,我们径直把车开到了离此不远的玉枝村胡兴咀,村口一大片金灿灿的晚稻当即吸引了我们同行的摄影老法师,纷纷要下车猎色,被向导鄙视的劝止,节约点时间和胶卷吧,后面有比这更精彩的风景。
胡兴咀,地处黄陂王家河街道玉枝村,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仅十公里以内就有木兰湖、木兰草原、木兰山、三台山等大量木兰文化系列景区环绕在周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是以前的村民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间劳作,看不到身边蕴藏的资源潜力,有的甚至放弃田地,远走他乡,村子一度破败不堪,人气锐减,1000多人的湾子只剩下400多人,以至于就有了后来“有女莫嫁胡兴咀,夏无油、冬无米”的尴尬场面。
十年前,村里的创业能人终于发现了契机,人口少、田地足、水源近,周边的旅游业开始逐渐火爆。于是,他们周转了附近5个村、2000多亩的农田,利用农机作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机合作社模式开始运营,当年赢利50多万元,村民从此突然醒悟,纷纷加入,到目前周转的田地已经有了上万亩。2018年,凭借武汉市大力推行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市民下乡的“三乡工程”支持,胡兴咀如愿以偿成功申报了2018年美丽乡村的“农机小镇”项目,到此,广阔的天地打开了,昔日旧村终换新颜。
洁净的柏油路带着我们走入村中,漂亮美观、别墅般的民居整齐统一,精美的大型墙画展示着农村人此刻的幸福生活,简洁精致的路灯一字排开,为村里人照亮美好的未来,房前屋后、池塘周围种满了不同品种的花草植物,赏心悦目,四季含香。遍布村头巷尾的凉亭、假山、盆景,再也不是城市公园里的独有配置。村口池水如镜,清澈见底,倒影里的白墙灰瓦线条分明、简洁明快,象一幅不染尘埃的水墨画,这场景哪里象一个农家小村,分明就是深藏在黄陂山村里的江南水乡。
朴实的村妇在水泥场地上一边晒着苕干、萝卜片等农物,一边笑着看我们逗弄旁边的男孩女孩;无聊的游客用随身零食盘驯村里老实的大黄狗,美女小姐姐与老法师们心有灵犀地站在一家豆腐作坊前,一起寻找“豆腐西施”的旧日时光,更多的有闲村民或者在堂前伺猫弄狗,或者指点游客去寻找村里更美的角角落落。
一些有特色的石墙老房并未被拆去,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夹在精致气派的小楼中间,也许是为了让大家记住曾经的没落,珍惜当下的时光。也有的老房修旧如旧,迎合游客的寻旧心理,改造成了特色民宿,圆游客一个梦回老家的愿望。也有一些会养生的武汉人,会在此长期租住,村里当然会视若村民,把规划好的菜园子按需分配一块,养鱼种菜,返璞归真,跟上时尚的节奏。可是,我总觉得,这是要诱惑我们放弃城市户口回农村吗?
穿过整个湾子,眼前就出现了让摄影师们发癫的一幕:远处重山连绵,山下民房连片,村口清水环绕,剩下的空间,铺满了金色的稻田,尚未进入,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稻花的清香在这秋高气爽中飘荡。这,不就是辛弃疾笔下的“稻花香里说丰年,路转溪头忽见”嘛?
受木兰湖优质水源滋润的这片稻田,长势格外喜人,稻杆齐壮,米穗饱满,色泽黄亮,沉甸甸的低着头,那是因为承载了农家人一年的希望。微风徐来,稻花随风轻晃,像喝醉了喜酒的村民在稻田里踉踉跄跄,确实是“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啊。
已是收割的时节,田地里并无背朝阳光挥汗舞镰的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黄历在这里早已翻篇多年,现代化的农机联合作业才是这里的主旋律,上千亩的联片稻田,只需要几台机器几个农机手就可以轻松完成。
三四台功能强大的收割机轰鸣着在稻田里来回奔驰,穿田越埂,动作敏捷,卷稻、收割、脱粒、传送,一气呵成,收割速度快、浪费少、又干净,脱粒完成后,迅速传输到旁边等候的拖拉机上,两名农机手也会在这时相互交流一下,看着喜人的收获,脸上笑开了花,偶尔他们也会拿出手机,跟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一起,拍下美好的回忆。此刻,正应了伟人一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午餐时间,湾子里有不少农家乐时刻准备着大家的召唤,我们就餐的一家生态园名符其实,依山近水,花果飘香,小桥凉亭,雅致清静。餐桌上,除了当地农家菜,少不了我们每顿必点的黄陂特色:黄陂三鲜、黄陂豆丝、蒸糍粑、苕粉烧肉等等,来来来,倒满酒,举起杯,趁着秋色正美,随着丰收之喜,与农机小镇共醒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