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散杯犹香

进入秋冬,各种各样的茶会、雅集渐渐多了起来。

也许和当下的气候有关——在霜寒乍冷的晚秋时节,木叶萧萧、万山遍染,勾起人的秋兴。如此秋光,怎么舍得不呼朋唤友,循着秋风而去,在明丽绚烂的秋景面前,就着浅橙色、杏黄色、琥珀色的茶汤,三五对饮,与天地同乐?

即使不去远足,室内的茶会,也别有一番情致。

最好是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开一扇透明的窗户,让丝丝金线挥洒进来。精心布置过的茶席,一器一物,都随之镀上暖色光泽。氤氲的茶汤里,浮动着草木的本香,甘甜馥郁的红茶、霸气劲道的岩茶、朴厚温润的白茶……浅斟、细品,这样的午后美好得不甚真实。

喝茶一事,若不是为了体味独处的孤寂、深入茶的精髓而独饮,三五人的小茶会,是最自在、轻松、令人心生愉悦的。

因为身在茶乡,春天总在忙忙碌碌,南方的夏日又过于炎热灼人,只有到了秋冬,心境和脚步随着茶叶生产进入尾声放缓下来,就总想着组建茶会,约友人们一叙。

茶会的仪式感,往往从准备器物、茶品和主题时就开始酝酿。

《小王子》一书里说,“每次你跟我说四点要来,那么从三点开始,我就开始感到幸福。”对茶人而言,茶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充满着幸福感的。

茶桌要摆在什么位置,才能有恰到好处的光线和巧妙形成的风景?桌旗和器具的颜色、质地要如何搭配,才最能彰显主题、呼应时下的节令?茶品的选择和次序要怎么安排,才会有最舒适的口感和体感?

在思量这些问题的时候,茶人往往有很多美好的预设。日日浸染在茶汤里,被茶教化得细腻、温柔的心智,让茶人得以从容地完成这些繁琐工作。

而茶会的回报亦是动人的:虽然有预设、有安排,茶会的过程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不确定性。对茶不甚了解的友人,也许会说出什么新奇的见解;偶尔有陌生的朋友加入,也能通过喝茶,拉近彼此的距离。若是有会乐器、香道的朋友愿意助兴,更是能把茶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影色声光,构建起一场嗅觉、味觉、听觉俱全的五感盛宴。

“喝茶,除了所谓的甜美之外,我们其实是一种心性的交流,也在借由这一件事情而得到片刻的闲情。”台湾【涤烦茶寮】的主人王介宏如是说。

中国的茶道,总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凝练着生活小场景的茶会,也总是充满着人情味儿。无论是至亲好友、亦或初次相交,人与人之间,因为茶有了种奇妙的关联。在城市里,愿意坐一个小时的地铁来奔赴一场茶会的,无疑是真爱;在山野间,能够一起穿过云山和丛林,探寻一杯好茶真意的,也堪称莫逆之交。

烧水、泡茶,茶汤的滋味通过公道杯在彼此之间传递。同一杯茶,不同的人会喝出不同的感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这种感受被无限地放大,成了每个人脸上莹润的辉光。待到好茶一一品尽,人们开始感念——感念茶会主人组织聚会的用心,也感念没有错过这次茶会的自己。

到此为止,所有为茶会所做的铺陈都迎来圆满。对参加茶会的客人来说,心满意足地散席离去,也就是了。但我最喜欢的茶会的环节,恰恰就发生在客人离去后的这短暂的瞬间。

茶会结束,杯盏尚温。如果是聚香性能良好的茶杯,还能隐隐约约闻到上一道茶汤留下来的香气。这香气是有记忆和内容的,它记载着一场茶会的所有故事,记载着人情和风土的点点滴滴,它那么细腻、幽微,并且即将被清洗冲刷、消失不见——但那香气里残存的美好,已经被写入每个人的灵魂里,刻骨、芬芳。

人散杯犹香。就为了这眷怀缱绻的场景,也该多组织几场茶会、多来几次散发着茶香和温暖的相聚。趁秋光未老,且茶伴秋风吧!

作者:栖迟|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排版编辑✎沈袤延
·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版权所有。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