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说新闻|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中国进入“探日时代”、 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2021.10.10-10.16)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神舟十二号“回家”还不满一个月,神舟十三号又出发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
火箭升空瞬间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夜空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月亮浪漫同框,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北京时间10月16日9时58分,经过历时约6.5小时的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第二个飞行乘组和首位女航天员。这三位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还会在太空中过春节。除夕夜的饺子已经给航天员们安排上了。
从2003年10月到2021年10月,先后已有13名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在执行本次任务的“太空出差三人组”中,翟志刚和王亚平都不是第一次“出差”了。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搭乘神舟七号飞入太空,在刘伯明、景海鹏的配合下完成空间出舱任务,让五星红旗在外太空飘扬,成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
王亚平是这次任务中唯一一位女航天员,这也不是她首次飞上太空。2013年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王亚平和聂海胜、张晓光共同飞行十五天,并在“天宫一号”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她也因此多了一个身份——太空老师。在这次任务中,王老师还将会给地面的同学们带来新的课程,真让人期待啊。
2013年王亚平的太空授课
“80后”叶光富曾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今年是他加入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的第11年。这是他首次执行太空任务,在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圆满完成之后,他也将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纪录。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这天,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三张不同年份的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照片,用跨越时空的同一天,致敬每一代人的拼搏。
2021年10月16日
2003年10月16日
1964年10月16日
这三个“同一天”分别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2003年10月16日,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的国家;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这不仅是历史的巧合,更是强国路上几代人接续奋斗的必然。太空逐梦,再启新程。中国加油!
中国进入“探日时代”
10月14日18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观测卫星“羲和号”,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羲和号”发射升空
“羲和号”整星重量508公斤,设计寿命3年,运行于517公里高度、倾角98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该轨道将经过地球的南北极,能够24小时连续对太阳进行观测。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为我们提供光和热,让万物生长。
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它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正在壮年期。太阳直径达139万公里,是地球的107倍,质量则是地球的33万倍,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可以说是太阳系的绝对主宰。
对于渴望了解地球之外宇宙的人类来说,太阳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羲和号”全称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
Hα是研究太阳活动在光球和色球响应时最好的谱线之一,通过对该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助于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羲和号”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观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
“羲和号”发射升空2
之前,人们只能在地球上对Hα谱线进行探测,受大气层的干扰,数据不连续不稳定。现在通过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羲和号”探测,可以获得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更准确的变化,这将揭示太阳的更多奥秘,使天气预报、地球灾害预警更加精确。
中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两个太阳探测计划,分别是“羲和”和“夸父”探测计划。
“羲和号”开启了中国航天研究的太阳探测之旅,而“夸父”计划是研制发射先进的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对太阳进行科学观测,目前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
同“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等航天项目类似,“羲和号”的命名也源于中国古代神话。羲和是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也是制定时历的女神,并以太阳母亲的形象为人们所知。这个名字里,象征中国人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
小朋友们,外出旅游或是平常周末,爸爸妈妈是不是经常会带你们去一些著名的公园景点,感受自然风光,享受休闲生活呀?小童要和你们分享,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出炉啦!具体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五个国家公园。这批公园涉及我国青海、西藏、四川、黑龙江、海南等10个省份,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话不多说,咱们先来看看风光大片吧。
以上图片来源:人民网
怎么样?是不是很喜欢,很向往,很想了解这批公园的特点和设立的意义呢?据介绍,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比如三江源国家公园主要保护的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功能区;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守护着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则主要保护热带、亚热带重要森林生态系统。
作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我们普通人可以进入其中游玩吗?负责国家公园管理的部门负责人说,今后可能主要倡导两种旅游方式:一是自然教育,这些生态系统、自然景观、都是自然遗产,对人类是最好的自然课堂,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二是自然游憩,比如观察野生动物、露营等。听上去就好激动,有没有?
最后说回我们国家领导人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主题就叫《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讲话提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守护美丽的世界!
小童说新闻写作课堂
第31期 什么是新闻背景
小朋友们,咱们有关消息结尾的学习暂告一段落。今天咱们来看另一个重要话题——新闻背景,也就是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交待清楚新闻背景可是消息写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因为,事情并不是突然从什么地方蹦出来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与外在的相关事物有一定的联系。记者的任务就是发现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必要的背景。如果缺少新闻背景,就会让读者感到疑惑费解,留下遗憾。有人甚至认为,一篇新闻作品能否成功,一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精彩的导语,另一半取决于新闻背景交待是否充分。
咱们一起来看看2000年2月14日新华社一篇《西安发现两千多枚秦代封泥》的新闻。
新华社西安2月14日电(任隆 王兆麟)
西安北郊近年陆续发现了带有官印文字的秦代封泥,迄今累计已达2000多枚。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继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简之后,秦代文字出土数量最多、学术研究价值最高的一次发现。
据了解,封泥是古代用胶质粘土封缄于竹木简牍文书、进贡物品的包装之上,然后在封缄之粘土上盖上印章的遗存。它起始于东周,秦汉最盛,终于南北朝。这批秦代封泥1995年首次出土于西安北郊秦代宫殿章台遗址附近,为相家巷农民在田中挖肥料坑时所发现,后辗转流入北京文物市场,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路东之慧眼识珠,多次出资搜购看来“不值钱的泥块”1000多枚,随后西安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傅嘉仪从农民处收了600多枚,西安市文物局又派出考古人员到出土之处进行科学发掘,又获得数百枚。目前,总计共达2000余枚。
我国以前发现的封泥以汉代为主,每次出土最多不超过500枚,其中秦代封泥总计不到10枚,而这次出土竟达2000余枚,其有字印面一般长、宽各在1.8厘米至2.2厘米之间,大部分保存完好。
这批秦代封泥反映的中央职官名称达130多个种类,包含了秦朝廷从丞相起的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框架,还有各地郡县职官50多种类,可以说是第一次完整勾画了一幅秦朝官僚机构的网络图;同时,秦封泥文字系统地揭示了一批鲜为人知的秦代都邑、郡县、宫殿、苑囿的名称,仅郡县名称就比过去增加了18个,成为学者考察秦代历史、地理的“活字典”。此外,它对古代文字、书法、篆刻、档案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小朋友们看了文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这篇消息所反映的新闻事实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西安近郊近年陆续发现带有官印文字的秦代封泥,迄今累计已达2000多枚。除此之外的部分都是新闻背景,他们补充说明了什么是封泥、封泥起源于什么时候、秦代封泥是什么样子、封泥上的官印文字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研究价值、这批封泥又是怎样发现、怎样收集起来的等等。
我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背景材料,只是孤立地报道发现了2000多枚封泥,是不是消息就不完整了?我们读起来也少了很多兴趣和收获,对吧。新闻背景就是如此重要。
参考文献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费伟伟.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或在“文话童心”群内说您的看法和孩子的反馈,也欢迎多给我们提改进意见。愿我们一起努力,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让孩子不急不缓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