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种梨,30个月亩产2吨

7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河南郑州举办“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观摩会”,近百位科技人员、种植户参观了示范园,听取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郑州果树研究所李秀根研究员关于《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讲座。

李秀根说,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梨树栽培都是采用“大冠稀植”的种植模式,一亩地从十几棵到八十几棵,树体高大,树形复杂。像传统的疏散分层形,没有十几年的磨练是剪不好的。而且每人每天只能修剪3~5棵树,累得手还疼,用工量大、费力费工。

纵观世界西洋梨产区,常用行距3~4米,株距从小于0.3米到2.5米不等。这种高密度种植模式把传统的“四级”树体结构简化成“二级”结构,在主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从而把“烦、杂、高难”的修剪技术傻瓜化。

法国:行株距3.5*1米,细长纺锤形。

英国:4年生,一亩地600棵。

意大利:行株距3.5*1米。

西班牙:行株距4*0.3米,每亩地栽植533株。

李秀根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在引进国外先进栽培模式的同时,不断改进省力化修剪技术,从最初的“刻拉抹”演化成“刻撑抹”,以“撑枝”替代“拉枝”,提高工效;再从“刻撑抹”演化成“刻扭抹”,解决了撑枝后新梢当年不能形成花芽的问题。通过“刻扭抹”技术,实现了从定植到投产,30个月亩产2吨的水平。

撑枝是在新梢30~40厘米长时用粗的牙签把新梢与主干撑开,拉1枝的时间可以撑8~10枝,相当于提高工效8~10倍。

扭枝是在新梢半木质化时,用手捏紧新梢基部2厘米左右处,旋转180度,“伤骨动筋不断皮”。

郑州果树研究所采用的是细长圆柱形,其培养方法是:采用刻芽和涂抹发枝素的方法,促发分枝,通过扭(撑)枝等手段,使分枝与中心干成70~80度夹角;中心干上分枝(结果枝组)呈单轴延伸;及时疏除结果枝组上的背上直立枝;中央干上均匀分布大小相近的25~30个结果枝组。经2~3年培养,达到树高2.5~3米左右,干高50~60厘米,冠径1~1.5米。

定植当年
培养中心干

低定干。定植后立即定干,高度50~60厘米,位置饱满芽上部0.5~1厘米,并涂抹保护剂。

确保中心干直立健壮生长。发芽后,抹除距地面30~40厘米以下的萌芽;当新梢长度15厘米左右,选健壮枝当主干,让其直立生长,使其当年生长高度达到2米以上、粗度1厘米以上,其余枝条通过撑、拿、摘心等方法开张角度、控制生长。

基部留3~4个小侧枝,可增加光合面积,有利于主干生长,并起到稳固树体作用,第二年还可结果,控制树势。

第二年
培养结果枝组

第二年的树体管理是培养细长圆柱形的重要时期,刻芽和扭枝是两项关键技术。

刻芽时间为芽萌动前后一周内;刻芽数量为中央干一年生枝上距顶端30厘米以下所有的芽。刻芽部位为在芽上方0.5~1厘米处。

刻芽深度达木质部,刻芽弧度为主干粗度1/3,呈月牙形。

刻后立即涂抹发枝素。

通常刻芽理想,新梢会自然开展生长,当在新梢半木质化时(郑州地区一般在5月)进行扭枝,促进花芽分化,形成结果枝组,为第三年投产奠定基础。

第三年
投产

主干上光秃部位继续刻芽、扭枝。图为第三年开花状。

及时抹除结果枝组上的背上直立枝,呈单轴延伸。

疏除强旺竞争枝(左:疏除前;右:疏除后)。

疏除多余直立枝(左:疏除前;右:疏除后)。

新种植模式行距3.5米,株距1米,每亩种植190株。第三年平均一棵树可结40多个果实,株产10公斤以上,亩产2吨。

还有一种高密模式行距2米,株距1米,每亩种植333株。前期产量更高,但不适合机械化作业。

李秀根强调:要把传统技术彻底忘掉,才能学好省力化修剪技术。

号外

李秀根团队愿意向“花果飘香”的读者免费派送《梨新品种新技术指南》小册子,内容包括郑州果树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早酥蜜、中梨4号、玉美人等梨新品种和国内外优良品种的介绍,以及省力化优质栽培技术,需要者请联系李老师(13803843874)手机号码。

本文根据李秀根老师的讲座内容和杨健老师的技术简报编制而成。前期照片由李秀根团队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