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剑式,落剑式,平剑式,梨树采用哪种架式才能称霸江湖?

万春雁和同事们在拆袋

我来过几次镇江市农业科学院的梨示范园,其创始人糜林上世纪90年代曾在日本研修过一年,所以全部采用日本的栽培模式,做得很规范,是我在国内见过的做得最到位的水平棚架梨园。
大部分梨树已采收完毕,只余下少数几株晚熟品种还挂在树上。万春雁和同事们一起拆掉所有的果袋,露出一个个硕大的、表皮嫩黄的果实。
“这个品种叫‘杨水’,也是一个日本品种。”万春雁介绍,“这个品种的特点是果形大,平均单果重600~700克,最大的能达到1200克左右,外观很漂亮,果面圆整,果皮光滑,商品性很好。唯一的缺点是水分含量……”
“杨水”的结果状
我没有听清唯一的缺点,而是蹲在地上,仰望树冠,深深地被眼前这份丰收的景致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江苏的栽培水平要比浙江高啊!”
“你觉得比浙江好吗?”一旁的吴俊问道。
“对啊!”我头也不回地应道,“你看这个园子,还是窦永敏的园子,在浙江,我找不出一家可以与他们相媲美的。”
在现场就有两位来自浙江的种梨高手,一位是来自海宁的俞美良,另一位是来自富阳的高增新,他们家的梨园我都去过,采用的也都是水平棚架,但做得都不规范,不能做到结果部位完全上架,我称之为“假棚架”。
俞美良的水平棚架梨园
吴俊听后笑了笑,说:“一样的,你在浙江看到的现象在我们江苏也同样存在。像窦永敏和这里的水平棚架在我们江苏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江苏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这种高水平的水平棚架,都是架下结果,棚架只是一个摆设,几乎没起什么作用,管理起来反而更加麻烦。”
我有种“马屁”拍错地方的尴尬。错愕了一会,接着又问:“你觉得水平棚架在江苏有没有推广价值?”这关系到吴俊领衔的江苏省梨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推广路线。
“我觉得是有技术难度的,投资也高。”吴俊利落地回答,没有讲正面的价值,倒讲了两个问题。
“如果追求面积肯定搞不好。”万春雁解释说,“在日本,一般农户的梨园面积只有5亩10亩,完全可以按照标准化来做,但如果种50亩100亩,难度就很大。”

日本的水平棚架梨园

“主要是这种模式的用工多,尤其是前期的整形要花很多人工和精力。”窦永敏补充道。
“还有一个大问题是成形太慢。”我直截了当地提起昨天在绿舟农场看到的最大的问题。
绿舟农场采用的是联体式一字形的水平棚架,每一个主枝延长头都会靠接在一起,采用水平排列的侧枝结果。计划主枝上每40厘米单侧留一侧枝,侧枝上每30厘米留一个果。2017年建园,今年主枝基本接上,作为指导老师,俞美良计划再花两年时间培养好侧枝。
也就是第七年才能进入丰产期。
俞美良(右)在绿舟农场指导梨树整形
我还觉得他过于乐观,按照我的判断,至少要花八年时间才能完成整形工作。这对国内绝大多数种植者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这段时间我经常调侃道:“学日本的模式,说起来很牛的大咖多,但真正挣钱的人不多。”
“窦永敏是其中少数日本模式做得好而且能挣钱的。”吴俊笑着说。
排除了水平棚架,我的脑海中同时浮现出几种梨树树形,思考究竟哪种树形比较适合国内的国情?我首先排除了蔺经在重点推广的拱形棚架,虽然Y形树形非常符合梨树生长和结果的共同需要,但拱形棚架的造价远超于水平棚架,投入产出比不高,属于低性价比的技术路线。
蔺经也承认,拱形棚架最适合苏南休闲观光、文旅结合的梨园。苏北穷,普通老百姓用不起这种高大上的设施。

5年生的拱形棚架树形

我脑海中的画面最后还是定格在主干形上,于是询问江苏有没有做得比较好的主干形梨园。
还没等江苏人举证,俞美良先举了一个在连云港做主干形的反面案例,果实碰伤多,品质不均匀,上面好,下面差。他在海宁也做过主干形的试验,株行距2米×2米,第三年丰产,但觉得间伐很麻烦。
“你肯定不行。”我笑着说。老师傅想更改新模式往往都是失败的,因为太习惯原有模式了。
在俞美良指导的浙江新理想的梨园中,我一直建议新梢早拉枝(停梢前后),能迅速扩大树冠和结果面积,但工人们已经习惯了他通过冬季修剪的方式去培养斜生、中庸的结果枝(组),结果造成每年都产生大量无效的徒长枝,年年剪,年年长,前期产量增幅很慢。看得我干着急,因为我也习惯了可以快速成形的“米”字形(开心形)整形方法。
浙江新理想的7年生水平棚架梨园
对梨树主干形,我刚开始也是持怀疑态度的,担心南方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会造成顶端优势的失控。
直到2018年,我在上海看到一家成功的主干形梨园。
品种还是“翠冠”,行距3米,株距0.8米,每亩种植278株。第三年平均每株结果51个,平均单果重323克,株产16.5公斤,折合亩产4580公斤。
这个产量水平完全颠覆了我的种植理念。
在上海,我也走访过几家做得并不成功的主干形梨园。最终发现,我们所谓的“省力化树形”在前期其实是不省力的,反而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去刻芽,去拉枝,才能尽快地培养好树形。如果前期就想省力,那主干形是百分百要失败的。

上海三年生主干形梨园结果状

蔺经举例道:“我们所的盛宝龙在海安有个示范园,做的就是主干形,前期的用工量确实非常大,要用牙签把新梢一个个撑成平的……今年是第三年,产量也不错,但能不能成功还要打问号,才第三年。”
跟蔺经一样,吴俊也去看过这家示范园,也担心在江苏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能不能控制好后期的树势。
但不管怎么样,如果我自己建园,我一定采用主干形。第三年亩产4000公斤,哪怕缩水到2000公斤的产量水平都能轻松碾压其他树形。
当然,面积也不能大。否则,缺人,前期缺人。

(未完待续)
2020年9月3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