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城到山海关
长城,无疑是通往历史最近的路;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长城历史,是国家現存的文化记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 张明弘’寻根·长城团队,把自己放逐长城及周边村落,注重农村现状,用心贴近自然,感受生命的价值。寻古探幽,洗礼思想,敬畏先祖,传承文化。沿着长城持续在外行走已十九月有余,自长城最东端的丹东虎山出发, 行程近三万多公里 ,现抵达山西省河曲县五花城,希望朋友们持续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平台,跟随我们的脚步,镜头、文字、图片、影像一起去感受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 ……
从河曲县城出发,沿308省道驱车十多分钟,便能在路边看到一块碑,上面写着“五花城”。前面两米远是进村的一条岔路口,路口对面的公路旁。站着几位农民大叔,他们每人面前用大白菜整齐的摆出一道要约80公分,宽约一米有余的“白菜墙”,一询问,1毛5分钱一斤。那白菜又大又紧实,却没有看到路过的车停下来买。向前还有别的两条后修的进村的水泥路,一条直通村口的戏台旁。戏台对面有一口老水井,现在依旧在使用着,而水井旁边那户人家,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做着酿酒的营生。一进村口便闻到了浓郁的酒香,正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寻访而去,见到一个不大的作坊里摆着一只只大缸,里面有的是发酵的原料,有的是酿制的酒。酒主要原料是玉米,所以有点甜甜的感觉。据说五花城土地肥沃松软干净,盛产玉米和西瓜,村子的许多坝子里都堆放的金黄的玉米塌,不可谓是一道特色风景。
在五花城,房屋坍塌破损厉害,有的甚至整体坍塌,庭院里草木葱茏,但宅院大门保持的非常完整,90%的大门都保存完好,实木的门扇,雕花的户对,字迹模糊的匾额。在这里,几乎没有拆老宅建新房的现象,新盖的水泥房都是向外在村口马路旁新建。所以往村子里走,发现整个村落依旧透露着古色古香的气息,让人甚是欣慰。但是古宅基本都是大门紧闭,无人居住,有时候一条巷子四五家庭院,尽然了无人烟。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大门上,都落着一把把纹丝不动的锁。有的锁已上锈,有的锁看上去样式古老,从院子的情况看,甚至可能有二十来年未成有人开启。这样的庭院里,又藏着怎样让人意想不到的景物?
在许多门庭紧闭的院落前徘徊,从门缝里向里张望那被照壁隐匿的院落,心中总是些许的遗憾和好奇。在无数次欣喜与失望的交织中,行在那悠长静谧的巷子里,那跳不过高墙的身体,都给予那望不穿高墙的眼与期许,有时候真想有那飞檐走壁和火眼金睛的本领,好让自己一睹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终于,我们有幸找到一座外墙坍塌的庭院。大门保存完整,门楣上的木匾上阴刻着“孝義家”三个大字。石头的雕花方形门枕保存完整,正面上的莲花雕刻清晰可见。大门一侧的院墙坍塌了半截,我们从坍塌的墙上进入院子,得见其内部结构和装饰。一进去便是一堵照壁,只可惜照壁心被黄泥糊上了,应该是文革期间糊上的。其左下角泥土脱落,露出一块来,看起来应该是一只大瑞兽的前肢,壮实有力,不能见其庐山正面目,实在可惜。从上半部看,有兽面瓦当,花砖精致,撞头上有花开富贵的吉祥图,有精致饱满的花草纹。整个照壁感觉富贵大气,想来当年应是官宦之家才是。穿过拱门,院内杂草丛生,四面房屋保存尚好,看起来许久无人居住。雕花木门上的锁早已锈蚀。窗棂上雕花精致,特别是三间正房上的窗棂上沿,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小幅人物故事图样,虽不知是何物何意,却可以看出其设计之用心。正房房檐下左右两处的砖雕更为精致,向外三面,面面不同,左右两处各异。有花中野雉,有松下小鹿,有池中仙鹤等,线条流畅,动物形态逼真,一花一物十分精美,让人不禁多看几眼。这家虽然有墙坍塌,但与另一家比实在是幸运。
我们到一处院落,穿过院落门口的树,还有一处院落,已经面目全非。院子里不知名的树长了一整个庭院,密密麻麻的枝条,瘦瘦高高的树杆,让整个院子显得格外葱茏阴森。地上横几根四五十公分粗的房梁,在多年的风雨里尚未腐朽,风化的粗犷的木纹清晰可见,上面略有些青苔,三两绿芽小草,安静的生长。房屋已称不上房屋,只有四壁,没有房顶。屋里也是密密麻麻的树,有的已经碗口粗,房屋里的树似乎受四壁保护,避免了西北的大风侵袭,所以显得格外精神似的。苍翠的枝叶从空洞的门窗里伸展出来,十分可爱动人,似乎想要走出那小小一室来。这里,是一片生机盎然的青翠之色,而另一处却是一幅秋色之。
逛完庭院,我们到了村后的一处城墙边,那夯土的城墙,被分割成几处庭院,用石和黄土垒成的院墙上长满苔衣。我们进入一处院子,院子里有几棵树,正直深秋,树叶金黄,部分散落树下,那么坦然安宁。院内平整。在夯土上有两处门窗。门锁着,透过窗看见里面是拱形的顶,有炕,还有些落满尘埃的家具废旧物品。一处的门上,还钉着一块红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光荣之家”,下方有一排小字“山西省人民政府”,想来这家曾是军人家属,优抚对象吧。可是,就在这院落的旁边,另一处院子里,有几个没有了门的窑洞,却有着让人毛骨悚然的物件。在里屋的一个炕上,整齐的摆放着二三十个女士内衣,还有一些各种高跟鞋,一些包,和一些丝袜内裤等物,但都落满厚厚的灰尘,好似许久没人来过。那些散落的物件,瞬间让整个空间显得十分诡异,我们怀疑这里有些不为寻常的事情发生。这里偏远,常年无人居住,于是我们四处仔细巡查,除了那些格式的女士衣物之外,并无其他,才心怀忐忑的离开。
翻过这道城墙,再翻过两处山丘,有一个保存完好的瞭望台。夯土铸成的实心大圆墩子,好不壮观庞大。里面被挖了几个洞,里面还有被子,看来曾经有人居住,现在里面却停着几只越冬的蜻蜓,趴在墙上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我们也不便惊扰它们。此地视野开阔,可俯瞰整个五花城。这里真可谓是荒郊野岭,四处草木萧瑟,枯黄一片,周围长满了野酸枣的小树。那树大多不过三十公分高模样,却密密麻麻的结满小指头大的野酸枣,虽无什么果肉,一层干瘪的枣皮里包着一颗坚硬的果核,但味道酸酸甜甜十分可口。我们画画拍照毕了,一队人便干起采酸枣的活计来。那野酸枣可不是那么好摘,浑身都是又多又小又锋利的刺,果实虽然已经熟透,却紧紧的结在树枝上,任风吹雨打就是不落,拼命的摇也不落,伸手摘又是避之不及的扎手,只好找来棍子一通乱打,最后采酸枣变成了捡酸枣。大家在冷风里一边说笑一边吃着酸枣,很快便捡了一大包,才欣然离去,好不辜负这天赐美食。
说起山海关的城砖,人们可能很容易就会想到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达所修筑的山海关城和山海关明长城的城砖,并且也很容易就会觉得这就应该是在今山海关区境内存在着的最早的城砖。
但是在实际上,山海关城和山海关明长城的城砖还不是今山海关区境内最早的城砖,山海关城西南8里的古城村又称“五花城”的城砖才是今山海关区境内最早的城砖。而这座“五花城”则应该是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模仿黄帝求仙时所修建的“五城十二楼”,比明初徐达所建的山海关城和明长城还要早1483年之久。这座汉武帝所建的“五城十二楼”“五花城”,则更是自齐威王开始,历经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直至汉武帝在今东、黄、渤海包括今山海关一带历时200多年之久探索“海市蜃楼”和人类长寿奥秘的既轰轰烈烈、又倾危国运的超大规模入海求仙活动的产物!它更是直接见证了汉武帝的艰难虔诚求仙历程和最终觉醒而彻底终结了求仙活动。
一、“五花城”城砖见证了汉武帝筑“五城十二楼”继威宣燕昭秦皇200余年探索“海市蜃楼”和人类长寿奥秘轰轰烈烈的入海大求仙活动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现在,人们都知道这是“海市蜃楼”的自然光学奇观。
但是,在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却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它,便以为是神仙所居住的海上仙山。又认为神仙是不死的,必然会有长生不老的仙药。于是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到秦始皇、汉武帝就一直派人入海求仙药,企盼也能长生不老。
而“海市蜃楼”中的“三神山”,“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也就是在距离渤海岸边不远处的海面上空。1960年夏初下午3时,就曾在北戴河金山嘴西南约5公里海域上,出现了昌黎县城街道、源影寺古塔和碣石山的“蜃影”;1969年夏初的一天上午9时,在金山嘴至中海滩海面上,又出现了关城和长城的“蜃影”。可见,“海市蜃楼”中所折射的往往都是近岸处的实际山川城郭景色。
明万历年间抚宁教谕谢鹏南《海市记》描写北戴河“金山海市”时即称:“金山彻莲蓬,联络数十里……俄兔耳峰前,三山耸秀,层峦叠巘,宛如笔架形”。
在这里,北戴河金山嘴、联峰山,抚宁县的兔耳山,都在“金山海市”中清晰映现。
而那其中的“三山耸秀,层峦叠巘,宛如笔架形”的“三山”也即海市蜃楼中的“三神山”又是哪里呢?显然也都是离此不远的岸边实际景色。
笔者查看《锦州旅游自导》:“将军湖位于绥中县西南40公里……湖东北角有一座山,因三座山峰并排峭立,故名三山,又名三洲山。三山主峰海拔710米,峰峦奇伟,形如笔架。山上松柏参天,枫柞蔽日,颇为壮观!故有'小泰山’之称”。
原来,“海市蜃楼”中所谓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正是与北戴河金山嘴、联峰山仅百余里远的绥中县西“三山”又称“三洲山”在北戴河“金山海市”中的“蜃影”。
对于绥中县西这座神秘的“三山”又称“三洲山”,三国时期的地理名著《水经》就对其作过如下精辟记载:“燕王仙台:东有三峰,甚好崇峻,腾冠众峰;高霞翼岭,山壑冲深,含烟罩雾。旧言燕昭王求仙处”。
笔者考证看到:在三山又称三洲山顶峰北侧,有一大片砌工十分考究的燕昭王求仙石筑基础行宫遗存。在三山下东南面的“后城子”河边,巉崖凸起,翘向三山,极富神秘色彩。台地上也有绳纹和异形砖瓦遗存,正应为燕昭王在山下的求仙行宫遗址。而三山也即“三峰”西南面的“燕王仙台”,则正是姜女坟岸边已挖出大空心砖转角台阶踏步的现海拔8米高高台建筑遗址。燕昭王正是在这里“遣方士入海求三神山”的。而在此“燕王仙台”北侧的一大片遗址,也并不是现在一些专家们所说的只是什么“秦、汉行宫”遗址,而首先是战国时期燕昭王的碣石宫。
《史记·孟子荀卿传》:“驺衍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正义》:'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身亲往师之”。
但宋代程大昌《禹贡论》则指出:“慕容隽之都蓟县也,固尝名其宫为碣石……考其地理正东去海尚隔唐之渔阳、北平两郡,则姑借美名命之,亦非事实也”。
因此,蓟县碣石宫只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慕容隽将其皇宫姑借美名命名的碣石宫,而并非战国时期燕昭王的碣石宫。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中《秦孟姜碑》记载秦太子扶苏和将军蒙恬以“贞烈夫人”和|“左军将军”礼仪为许孟姜和其丈夫范植往姜女坟碣石下的礁石上送葬时人们“浮邶环水,左夹碣石之宫”,即岸边有战国燕昭王碣石宫。
南宋吕祖谦《大事记》:“周赧王三十三(前282)年,燕昭王遣方士入海求三神山”。燕昭王正是在此碣石宫南侧的“燕王仙台”上举行盛大求仙仪式派方士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其实,这“海市蜃楼”中的“三神山”就在他身后几十里远的地方,即三山又名三洲山,而海中的只是它的蜃影。而从绥中的三山上下、姜女坟岸边,到山海关西的古城村、秦皇岛东山、北戴河金山嘴、昌黎碣石山碣石门前一带的行宫遗址,首先也都是战国燕昭王求仙活动的行宫遗存,秦、汉因之。是腾冠崇秀的三山又名三洲山和它在“海市蜃楼”中奇妙的“蜃影”、海中神秘的姜女坟碣石和山海关西南古城村台地、北戴河“金山海市”、昌黎碣石山主峰后顶碣石等自然奇观吸引了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来这一带筑碣石宫等行宫,并派人入海求仙的。
燕昭王晚年甚至按方士甘需所言“去嗜欲,撤声色,无思无为,可以致道。王行之既久”,但仍于三十三年,“无疾而殂”。于是方士又称是因“昭王徇于攻取,不能遵甘需澄净之旨”(《太平广记》)。
到了秦代,求仙活动更是愈演愈烈!《盐铁论·散不足》:“当此之时,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士于是趋咸阳者以千数”。齐人徐福更是伪称自己见到了海神,骗秦始皇给了他三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在今盐山等地筑“千童城”以居1500童男,“丱兮城”以居1500童女,“工城”居百工并储五谷,带领童男童女和百工在今渤、黄、东海间反复入海求仙药。
秦始皇也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来到燕地的求仙“圣地”今秦皇岛一带,在昌黎碣石山主峰后顶碣石派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在山前门状两小山即碣石门刻《碣石门辞》。又在今秦皇岛东山天然良港派韩终、侯公、石生带童男童女求仙入海,留下了“秦皇岛”这个地名。而韩终入海后一去未归,到底去了哪里?史书上也至今未见有明确记载。近年有学者以为是《后汉书》中“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的今韩国东南部的“辰韩”,但也未能找到明确的史志记载。《魏略》记载“及秦并天下,使蒙恬筑长城,到辽东(唐初《括地志》记载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笔者找到其沿山海关老边沿、绥中县三山即三洲山,经台安县老边村南下到辽河东岸的三岔河北岸而'东入辽水’)。时朝鲜王否立,畏秦袭之,略服属秦,不肯朝会”。在这种情况下,较大数量的“秦之亡人”若想穿过朝鲜半岛北部顺利到达朝鲜半岛的东南部,应该说也是很难能做到的。而如果是韩终等带领的童男童女船队在今韩国东南部登陆定居,这还是比较有可能的。而韩终等出发后遇到海难也是很有可能的。《旧唐书·五行志》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四年运粮船队在沧州一带海面上遭遇台风,粮船大都沉没,舟人皆死,“失平卢军粮五千余石”。《元史·外夷传》记载1282年蒙元帝国灭南宋后,又派十万舟师第二次东攻日本。八月一日风破舟,主帅们拣坚好船只逃回,弃十余万士卒于日本,大部被杀,“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可见,韩终一行究竟是到了韩国,还是遭遇了海难,至今也仍然是个待解之谜。
秦始皇在秦皇岛东山派韩终等带童男女入海求仙药后,又经山海关西南古城村,那里民间相传也有“秦皇井”。又来到山海关南6里孤山即已被生产队时采石炸掉的“小石山”上忆师拜荆。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永平……东距山海关一百八十里。关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秦皇岛……俗传秦皇至此山,见荆,愕然曰:'此里师授吾句读(句逗)时所用扑也’!下马拜,荆皆垂首向地,如顿伏状,至今犹然。石上有秦皇下马迹,因名秦皇山”。遗址旁的荆条至前几年还一直向北倾斜生长着,笔者还拍有照片。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在孤山西南今天后宫遗址东侧也标画着一口“秦皇井”,并载“水甘冽异于常井”。当地老人们也说那口井的井水过去做豆腐特别好吃!
秦始皇在这里拜荆后继续东行,来到战国燕昭王碣石宫碣石海边,继续“游碣石、考入海方士”(《史记·封禅书》)。又来到人间真正的蓬莱、方丈、瀛洲三洲山即绥中县西三山和其西侧的金牛洞、蔓芝草一带,继续求仙采芝药。秦始皇见这一带地势险要,于是,就又下令依今山海关望峪山庄、老边沿、九门口拦马墙、老边门一线通往古襄平今辽阳战国燕北界长城增修了《史记·蒙恬传》中唐代《正义》所标注的“始皇长城东至辽水西(笔者找到其东至今绥中县金牛洞)、南至海之上(笔者找到其从今山海关东北山中明代镌有'百二山河’的石门天险向南,沿山海关东欢喜岭到山海关船厂西侧'老龙沟’又名'老城沟’入海)”的两条“始皇长城”。至今,在欢喜岭“始皇长城”内侧的黄金庄、陈斗庄、威远城、大刘庄、崔台子等几大屯兵城堡也仍呈龙盘虎踞之势!而“秦始皇修长城跟着老黄牛走修到金牛洞”和“在蔓(万)芝草微服私访,见一万姓老汉锄地吃力,问明其儿子万民修长城去了,回行宫后就下诏'让万民回家’!于是修长城的'万民’——百姓们也就都被放回家了,长城也就只修到金牛洞”的说法也就一直流传到如今。
秦始皇回咸阳后,“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集解》:郑玄曰: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见图书不知此为人名,反备北胡)!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三十四年更是大举北击匈奴,筑长城。
三十五年,卢生又蛊惑秦始皇说:“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秦始皇便在七十万人大修阿房宫、骊山墓的同时,又“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有言其处者死”。卢生见秦始皇残暴好杀,“不验辄死”,害怕秦始皇也杀了自己,于是便与侯生说秦始皇贪于权势,不得休息,“不可为求仙药”而逃跑了!“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指韩终众人)去不报,徐市(音福)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史记·秦始皇纪》)。这场震惊千古的坑杀徙边因诸生又都是儒生,因而历史上又被称之为“坑儒”,其实所坑杀的主要都是“方土”。这对正在求仙的徐福等方士不能不产生强大震慑作用,从而产生避祸远遁之心。特别是连太子扶苏进行劝谏也被赶出咸阳而去给蒙恬当了监军,从此种下了扶苏远离、赵高矫诏、胡亥亡秦的祸根!
三十七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到琅邪,徐福自二十八年得到三千童男女和五谷百工后已经十个年头了,不仅耗资巨大,而且仍一无所获。于是便又用大鲛鱼挡道作借口来欺骗秦始皇,请求给善射者。秦始皇亲自坐船沿山东半岛转了一个大圈,在之罘射死一巨鱼后上岸,在无棣沟看着徐福带领童男女五谷百工和弓弩手浩浩荡荡地入海为自己求仙药。《无棣县志》:“秦台:在县东北五十里。相传秦始皇遣徐市入海求神仙,筑此台望之”。徐福知道如再求不来仙药秦始皇是不会饶过自己的,于是便一直远逃到了日本,在那里“畏诛不敢还”而“止王不来”,建立了“秦王国”,成为日中种族文字文化同化之起源。徐福不知道秦始皇回京途中就“崩于沙丘”;而秦始皇也想不到徐福会一直跑到日本去还建立了“秦王国”。真可谓是“十年蜃楼一场梦,花落人亡两不知”!
二、山海关明长城和关城城砖见证了徐达、洪钟、戚继光、杨嗣昌、孙承宗等修城和蒙古军攻城、甲申之战、直奉战争、榆关抗战、山海关阻击战、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等古今人物
今山海关区境内在长城上用城砖,则是要到明初徐达于洪武十四年修筑山海关城和山海关明长城的时候了。
而在此之前的《史记·匈奴传》中记载着的“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张家口市沽源县一带),至襄平(今沈阳西南辽阳市)”、《史记·蒙恬传》中唐代《正义》所注的“始皇长城东至辽水西(今绥中县金牛洞),南至海之上(在今山海关东欢喜岭南'老龙沟’又名'老城沟’入海)”、清乾隆二十二年《宣化府志》“燕与秦之长城俱在上谷(今河北怀来)之南……其自居庸(即八达岭)至辽东,当因燕城之旧而整饬之”、清光绪七年《延庆州志》“古长城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自上谷以北至辽西(今秦皇岛、锦州一带),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今永宁(今北京市延庆县东部永宁镇)一带遗迹犹存”、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长城:在府治北沿边一带,即秦太子扶苏、将军蒙恬所筑”、明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旧长城:在城东北,延袤西北去,相传为秦将蒙恬所筑”、明万历二十二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栋《贞女祠记》“土人传迤北大边即为长城旧迹,所谓起陕西临洮以至辽东者”、民国十八年《临榆县志》“铁雀关:在鸭水河庄西山上,南达角山石台,北连长城寺,为长城最古旧基”等所都明确记载着的今山海关望峪山庄、老边沿一线燕、秦长城和欢喜岭一线入海始皇长城,则还都是毛石土筑的,而还都未曾用过城砖。
至《北史·齐本纪》记载的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8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里一戍”、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惟北齐五筑长城……东至于海……山海关始于魏公(魏国公徐达)当亦即前人之所筑而增修者也”的在山海关寺儿峪、滥水关、三道关等地均有遗迹,并以山海关东欢喜岭一线“始皇长城”入海而“东至于海”的北齐长城,也只是块石灰缝结构的中期长城,也还并未开始使用城砖。
《明实录》:“洪武十四年辛亥,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也就是对今秦皇岛一线北齐长城关口进行增修补筑和利用。明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长城:南入海十余丈,北抵角山绝壁,共计长二十一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三丈二尺……国初魏国公徐公达创建”。明嘉靖三十五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绾《山海关游兵议》:“故国初徐武宁王(徐达)经略北边,因秦竟海为城之址,北起角山,南属之海,修筑长城亘二十余里。中又创立卫城(即山海关城),统领十千户所,屯兵一万”。即徐达将今山海关东欢喜岭入海始皇长城兼北齐长城又向西侧一两公里远的角山至老龙头一线改筑,并修建了山海关城。
笔者考察,明长城从山海关老龙头到角山东侧的二十一里左右确实是为明初徐达所新创修的。其不仅墙体和灰缝保存的较完好,就连角山东侧高山脊上的长城上也有城砖和方砖铺面,外侧肩墙上还有帽顶砖。
而在“角山石台”入海始皇长城以东向三道关方向的山脊上,则是维修利用的原有北齐旧长城。不仅没有砖,连灰缝也已风化殆尽,有的地段甚至还从未勾过灰缝。
所以,明初洪武十四年,徐达是依在今山海关东欢喜岭南“老龙沟”又名“老城沟”入海的秦代始皇长城兼后来的北齐长城向西面的今角山至老龙头一线进行的增修改筑,形成了一段新的“共计长二十一里一百八十四步”的全新明长城。其建筑结构即已经是用的两面是城砖,中间是夯土。而在城砖底部,则还基本上没用条石,有的地方只是用了一层薄石片。
而徐达所以不再修复欢喜岭一线始皇长城兼北齐长城,则主要是因为已经开始使用城砖修筑长城和关城了,长城和关城城墙都能够修筑的很高大宽厚了,不必非得依赖山海关东面“高岭东环”的欢喜岭高岗了。于是徐达就将欢喜岭一线高岗上的始皇长城兼北齐长城向西面比较低缓但也同样很险要的角山至老龙头一线改筑,同时也便于在中间较平缓的地方修建明长城东部起点上同时也是明长城上最大的关城——山海关城。而角山至老龙头明长城的增筑,无疑使在欢喜岭南老龙沟入海的始皇长城和在山海关南老龙头入海的明长城互为犄角辅翼,使山海关成为秦、明两大万里长城都在这里入海的“双龙入海”之地!极大地增加了今山海关一线的防御功能!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张学良、郭松龄指挥奉军进攻欢喜岭一线始皇长城,死伤愈万,也未能攻破欢喜岭始皇长城!更何况是还想再继续进攻山海关城和角山至老龙头的明长城了!
所以,自明初徐达创建了由城砖所砌筑的山海关城和山海关明长城,山海关就更是开始以“天下第一关”的绝险气势和至高盛誉而闻名于天下了!
但是,由于山海关至锦州间长约185公里,宽仅20~30 公里的辽西走廊在战国、秦代和明代都只是如明代《全辽志·序》中所记载的“山海关以东横入虏地,且数百里一线之途,声援易阻”那样,往往都只是控制辽西走廊的这“一线之途”的地方。故时常会受到走廊北面游牧部落的袭扰。在明代,则更是时常遭受兀良哈三卫、蒙古以及满清的袭扰侵犯。《明史》、《永平府志》、《山海关志》等记载明初宣德年间,兀良哈三卫即侵掠山海关;嘉靖二十五年蒙古又大掠山海关东关人畜(其时还未建东罗城);三十五年又以万余骑进攻九门口和山海关东北部的寺儿峪(三道关村东面的关口)和三道关;四十三年又以数万骑攻入山海关北面长城内的黄土营和东北的铁场堡,并进攻老龙头和山海关城;万历六年又进犯寺儿峪和老龙头;十二年又大举进攻山海关;三十四年又以万骑进攻山海关。这些进攻均被山海关守军据险击退。崇祯九年,满清兵也进至山海关东欢喜岭;十六年攻破绥中、前卫、前所三城后也又进至山海关东欢喜岭。
故作为蓟镇东大门的山海关自明初洪武十四年徐达建关筑城以来,便随着形势变化时而为辽西、辽东郡间内关的走廊通衢孔道,时而为抗敌御寇前线烽火边塞,一直发挥着“天下第一关”雄关险塞的巨大防御作用!而对山海关城和明长城,自明初徐达创建以后,则也是在不断地进行着加固和维修。
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巡抚都御史洪钟于弘治十二年在今海港区董家口、大毛山、城子峪一线“创修长城二千四十八丈”后,又于弘治十三年春“督率军舍民壮一万余人,自山海关迤西至李家谷(峪)止,延袤三百余里,凭山据岭,伐木堑石,分工创修长城二万八千一百七丈”。也就是对山海关以西原有北齐长城的增改补筑和利用。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山海路:山海关……北山、南海相距十里许,为畿东险隘,辽蓟咽喉,徐武宁营创之力也。弘治十三年,都御史洪钟重修。洪公修置关营三十八处,皆同此年……南海口在关城尽处,濒海。角山关有城,三道关有城,寺儿峪有城。以上关皆洪钟重修”。于是便有了山海关三道关“长城倒挂”等险峻明长城的修筑,使其更加雄伟高大!至今在海港区董家口也即大毛山一带的民间,还流传着有“先修大毛山,后修山海关”的传统说法,也正是说的洪钟先后维修改筑大毛山和山海关一线的明长城。
到了明代的隆庆、万历年间,谭纶和戚继光等又在长城上修筑了空心敌台,并在长城的重要地段包砌了城砖,使蓟镇一线的明长城达到了空前坚固雄壮的程度。因而民间至今也还盛传着“万历包砖”的传统说法。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边城:自山海路南海口关起,至建昌路白道子关止,延袤二百三十里,即古长城,间为移置……空心台:三百三十五座,隆庆三年至万历九年,总理戚继光以次创建,功不在山海关下”。清康熙八年《山海关志》:“边墙……万历七年增筑南海口入海石城七丈,都督戚继光、行参将吴惟忠修”。《明史·戚继光传》记载着经过戚继光等人的修建,更是使得蓟镇明长城“精坚雄壮……声势联接……敌无由入”,因而使得“蓟门宴然……数十年得无事”。
以后又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增筑了东罗城。清康熙八年《山海关志》:“东罗城……明万历十二年管关兵部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请建”。
明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第一次以兵部尚书督师山海关,克服重重阻力力图开拓进取。《明史·孙承宗传》:“承宗在关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砲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后叙宁远功,廕子锦衣世千户”。
崇祯二年(1629年),孙承宗第二次督师山海关。《明史·孙承宗传》:“大清兵已薄都城……关城(今山海关东顺山店)故十六里,卫城(今山海关东威远城)止二里。今敌在内,关城无可守,卫城连关可步屧而上也。乃别筑墙横互于关城。穴之,使炮可平出城中。水不足,一昼夜穿凿百井”。清光绪四年《临榆县志》在姜女庙西、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在姜女庙东各标画着一道红墙子,笔者找到其即在今山海关东边墙子村中间和村东面通过的两道明末红墙子。而在“关城”今顺山店村的村碑上也写着:“这里为过去出入山海关东的唯一通道”。
崇祯三年,清军兵临北京,并连下遵化、永平、迁安、滦州,直至山海关西30里。孙承宗自山海关出兵,先后收复了关西4城,遂解京师之危。
崇祯六年,巡抚杨嗣昌又增筑了南翼城和北翼城。清康熙八年《山海关志》记载南翼城和北翼城都是“明抚院杨嗣昌建”。
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年),巡抚朱国栋又开始增修西罗城。清康熙八年《山海关志》:“西罗城:明崇祯十六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遇改革(即1644年的甲申山海关之战)中止”。
经过这样自明初洪武十四年徐达修筑山海关城和入海明长城,到明末崇祯十六年朱国栋修筑西罗城未能完工的几乎整个明代的不断修筑,终于形成了山海关城和山海关明长城依山襟海,关城居中,红墙、威远出于前,清水(石河古称清水。清康熙五十年、乾隆三十九年、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和清乾隆二十一年、民国十八年《临榆县志》等都在石河中游“鸭子河”栏中记载着:“此《水经注》清水入九道口而注海也”)石河流于后,东西罗城障关城,南北翼城辅两翼的严谨布局。使山海关以其险要形胜而一直如东门镇东楼上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匾一样,享有“天下第一关”的至高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