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福路规矩会夏衍旧居&张爱玲
乌鲁木齐南路旧称巨福路,178号(原安亭路41弄19号)为夏衍旧居。
30年代英国风格花园住宅。假三层砖木结构,陡坡红瓦屋顶,南北两面均开棚式屋顶窗,西侧和北侧设有烟囱。南面的山墙木构架外露,人口部分结构略前出,建人字形坡顶及多重线脚围合的尖券门洞,淡黄色水泥拉毛外墙。
1947年地图,巨福路178号是共济会的产业,现为徐汇政协用房。
从塘山路业广里到爱文义路普益里,再到静安寺重华新邨,最后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夏衍一家在上海住了近三十年。图片为1,爱文义路普益里;2南京西路静安寺重华新邨59A;3,塘山路业广里685弄42号。
重华新邨当年张爱玲上海的最后一站,不知道两位名人有否擦肩而过的照面。
夏衍昔日的秘书李子云说“您(指夏衍——笔者注)是左联的发起人之一,奇怪的是您居然能接受被认为不能入流的作品。最明显的例子是您能欣赏张爱玲的作品,您在1950年曾介绍我看她的作品,说她是写短篇小说的能手。当年没有一个革命作家敢承认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夏衍的回答耐人寻味:
我认识张爱玲和读她的作品,是唐大郎介绍的。唐大郎也是一个有名的“江南才子”,所以,也可以说,欣赏张爱玲的作品和希望她能在大陆留下来,一是爱才,二是由于恩来同志一直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一方针。
夏衍说的“我认识张爱玲”,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通过张爱玲的作品而“认识”她,另一种是他真的与张爱玲见过面而“认识”。
这仍然只是一种推测,也已无法证实。
夏衍还有一段可能更为关键的话从未引起张爱玲研究者的关注。他在去世前一年多为《大江东去——沈祖安人物论集》作序时再一次提到张爱玲,不但对张爱玲的评价简要而中肯,而且披露了极为重要的史料:
张爱玲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她才华横溢,二十多岁就在文坛上闪光。上海解放前,我回上海后的文化工作总理提醒:有几个原不属于进步文化阵营的文化名人要争取把他们留下,其中就谈到刘海粟和张爱玲。总理是在重庆就辗转看过她的小说集《传奇》,上世纪50年代初我又托柯灵同志找到一本转送周总理。
解放初再生的小报,一扫过去的乌烟瘴气,已然面目一新。著名的新文学家丰子恺、周作人、张爱玲等也来发表作品。周作人结集出书的《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张爱玲在上海最后所作的长篇、中篇小说,都是先在《亦报》上连载的。
夏衍对小报是每天过目的。爱惜张爱玲才华一事屡见论家提起,其中却有尚待厘清之处。
1951年上海召开第一届文代会,夏衍提名张爱玲参加。张持着代表证去出席大会,她不穿时行的延安装,依然穿着旗袍,坐在会场的最后一排不让人注意她。心里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会后张还随上海文艺代表团去苏北参加了两个多月的土改工作。
回来不久她就离沪去港了,夏衍确是个爱才若命的人。
张爱玲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她才华横溢,二十多岁就在文坛上闪光。柯灵在他的《遥寄张爱玲》中特别提到:
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应邀出席,季节是夏天,会场在一个电影院里,记不清是不是有冷气,她坐在后排,旗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使人想起她引用过的苏东坡词句,“高处不胜寒”。
那时全国最时髦的装束,是男女一律的蓝布和灰布中山装,后来因此在西方博得“蓝蚂蚁”的徽号。张爱玲的打扮,尽管由绚烂归于平淡,比较之下,还是显得很突出。
会议开了6天,圆满闭幕。
张爱玲与会登记的名字是“梁京”,也即她自1950年起在上海《亦报》连载长篇小说《十八春》时所署的笔名。
邀请张爱玲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作这个决定的无疑是当时上海文艺界的高层领导,柯灵《遥寄张爱玲》中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
左翼阵营里也不乏张爱玲的读者,“左联”元老派的夏衍就是一个。抗战结束,夏衍从重庆回到上海,就听说沦陷期间出了个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解放后,他正好是上海文艺界第一号的领导人物。这就是张爱玲出现在文代会上的来龙去脉。……后来夏衍调到文化部当副部长,我还在上海书店的书库里,购了《传奇》和《流言》,寄到北京去送给他。
这就是张爱玲出现在文代会上的来龙去脉。
张爱玲离开上海临行前和她姑姑约定从此不再通信,不再有任何一种联系方式,除非是两个人见面。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地位的著名女作家,一直是当今许多作家的标杆,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沈从文一起共同谱写了文学传奇。
哈佛著名教授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夏甚至认为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凡是中国人,都该读下张爱玲。
张爱玲的作品是一部人生的大书,要真正读懂她,她的作品中每个字都能透出奇异的人生底色来。贾平凹说:
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2014年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夏衍旧居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楼前两棵当年夏衍亲手种植的香樟树,如今已高耸天空,茁壮成长枝叶繁茂。微风吹来,绿叶沙沙作响。
共济会:
Freemasonry《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共济会起源于中世纪的石匠和教堂建筑工匠的行会。
近代的象征性共济会是由一些分会演变而来的。随着教堂建筑行业的不景气,一些投入施工的石匠分会开始接受名誉会员以维持他们日益衰落的行会。
国人称共济会为规矩会或拜经堂。主席是上海工部局工务处主管,副主席新茂洋行老板。上海共济会的历史相关的资料表明,位于北京西路1623号的上海市医学会办公楼,被认为是当时共济会的会堂
19世纪末前,苏州河南岸是商业区,北岸是居住区。《近代上海大事记》:
1886年,英国共济会创办的规矩会西童学校正式开学。
1893年,工部局接管后改称为,西童学校。
1894年,学校在虹口文惠廉路(塘沽路)建设新校址正式开学。
圆规、角尺为欧洲石匠们除锤子、凿子之外的常备工具,圆规和角尺组成的图案就是欧洲Masonic的标志或徽记。共济会,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坊间传说进入上海后译为规矩会或拜经堂,是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取的名字。
现代汉语把“规矩”解释为标准、制度。俗语中,圆规就是“规”角尺就是“矩”。麦华陀是中国通,他把共济会译作规矩会,也许就出自共济会的徽记。
1949年上海解放后,美国共济会撤离上海。
感谢薛里勇老师的图文,吾辈没有老师的口述记录传承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