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孙武伍子胥,吴国3万大军差点就灭楚,为何还被秦国插一手?
文/大飞
人往往自身先有其弊病,然后受挫于他人。庞然大物般的国家,被一个小国击溃,更是只能先自败于内。
就好像我们看到受伤的狮子被狼群围猎一样,这种画面总是难得一见,但如果人们在草原上遇见,目光一定会被吸引,屏息凝神,因为这样的画面太惊心动魄了。如果这一幕发生在国与国的战争中,它必将改变人间的格局。
吴国伐楚正是这样一场战争,春秋末年最强大的楚国竟然因为内部的腐败,被新兴的小国杀得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千百年来魅力犹新地吸引人们的目光。有趣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征伐,在最后,吴国竟然将吃进肚子里的肉又吐出来了。
一、即入楚都,杀伐怨生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尉缭子的这句话就是因柏举之战而发。坐拥相国伍子胥、兵圣孙武的吴国以3万兵力,击溃楚国20万众,楚军中因争功指挥失当的主帅子常逃往郑国,另一主帅沈尹戍战死。楚国再也没有可以阻挡吴军的力量,楚昭王携其妹季芈仓皇西逃,国都随即被攻破。貌似强大的国家,转眼就像大厦一样轰然崩塌。
吴国趁楚国的内政不修,打垮强敌。接下来的剧本,本来应该是无道覆灭,吴国代兴。但吴国没有抓住机会,出人意料地迅速重蹈了楚国战败的覆辙。
很明显,在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果之后,吴王阖闾犯了一个很多军事领袖都会犯的错误,就是将目光完全转移到了军事力量的强弱对比上,而没有及时的安抚民心。入郢都之后,吴军便进行杀掠,而且《左传》上记载:"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羞辱了楚国的王室和豪门,引起了楚国民众的愤怒。
吴军本来深入敌腹,身处四面受敌的处境,却主动召引民怨。当楚国的民众成为他们的敌人的时候,他们便陷入了敌土广大而敌众众多的战争泥沼。
本来因为楚昭王任用贪贿嫉贤的大臣(子常),让楚国上层政治组织无法形成合力,下层民怨四起,吴国遂有可趁之机。现在,这股民怨倒完全转移到了吴国头上。与此同时,在西北的方向,一股来自秦国的军事力量正在介入战场。
二、楚国犹有贤臣,楚民犹有热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秦哀公
楚国的军民重新集结,并有秦哀公派出的有500辆战车的秦军协同作战,这支大军的步伐扬起一阵阵尘土,浩浩荡荡地重新进入故国,此仗志在必胜。
楚国无道,秦哀公本不欲救之,之所以出兵完全在于一个人——申包胥。
申包胥是楚国大夫,楚国被攻陷之后,申包胥为了挽救国家不畏路途艰险来到秦国乞师,并因其表现出的忠贞之心,让秦哀公大受感动,誓与他同仇敌忾。
秦哀公认为,楚国还有申包胥这样的臣子,不应该灭亡。其实不止申包胥,楚国将领沈尹戍战败后宁断头不屈,子西集结溃散的军民奋死抵抗,楚国不愧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诸侯国,其国家精神之深厚,坐拥人才之众多,让其难以被一仗消灭。在图存救亡之际,这些大臣奋起保家卫国,最终让不利的情势逆转。
而在另一边,被吴军的杀掠和侮辱王室的行为激怒的民众,也被激起一致对外的热血:
《淮南子·泰族》:"昭王奔随,百姓父兄携幼扶老而随之,乃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
至此楚国上下同心,前所以致败的原因被清除。如果说仅此还不足以战胜坐拥孙武和伍子胥的吴军,吴国内部此时又出现了足以致命的隐患。
三、吴国内乱,难续远征
"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左传·定公五年》
就在秦楚联军来势汹汹,楚国民众奋起反抗时,吴国又后院起火。越国趁吴国军队主力远离国土,进攻吴国,吴王阖闾不得已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返回救援。于是兵力分散,在战场上被秦楚联军击败。就在此时,深埋在吴军中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爆发。
野心勃勃的阖闾之弟夫概,趁乱潜归吴国,自立为新的吴王。这下对于吴军而言不只是后院起火,连屁股上都是一团火焰。
《吴越春秋》上记载:"阖闾闻之,乃释楚师,欲杀夫概。"
阖闾回师攻击夫概,夫概不敌,投奔楚。阖闾挥军再与秦楚战,但此时兵锋耗尽,已是强弩之末,接连战败。阖闾只能终止对楚的征伐战争,班师回国。楚昭王则在秦军的帮助下终于得以复其国家,返回郢都。
就像本文开头说的,人所以受挫于他人,往往是自身先有其弊病。在这场战争中不管是开始的楚国国都被攻陷,还是最后的吴国败退,其原因都离不开自身。先是无道的举措引致外部的众怨,后期自身力量在面对敌人时不能合而为一,如此看似强大的力量也被耗去锋芒。历史规模浩大地向我们演示了这个简单但深刻的道理,让人不禁掩卷感叹。
参考资料:《<楚国史>第七章 吴破郢与春秋末楚国的复兴》,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