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美帖:蜀素帖(下)
我们在《蜀素帖(上)》中提到,《蜀素帖》的是由米芾做的八首诗,其作品内容即为米芾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压轴送行作中的主人翁王焕之。
王焕之与米芾的友情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可惜与王焕之相关的资料尽失,许多细节详情已无从查证,然而我们还可以从米芾留下的诗文和书帖中寻找到二人交往的蛛丝马迹。
所谓知己,就是米芾遇上了王焕之。或者,王焕之遇上了米芾。无论谁遇到谁,都是上苍的眷顾。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也已无从查证,也许他们自己都忘记了如何开始的。据考证,他们相识在公元1086年以前,因为米芾在这一年的八月完成了《宝章待访录》,在书中提到了王涣之在任越州教授期间曾写信给米芾,为他提供了一些晋人法帖的情况:“越州教授王涣之以书抵某,具言有此书(王右军书家谱)。”
王焕之与米芾之间惺惺相惜,二人一直断断续续的用书信交流,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米芾致王焕之的诗文除了《蜀素帖》中的《送王涣之彦舟》外,还有《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将行戏呈彦楚彦昭彦舟》、《和王彦舟》、《呈王彦舟》,诗中皆体现了好友之间探讨人生、理想、志趣等细节。如《呈王彦舟》,描述了米芾忙里偷闲,自得其乐挥洒书毫的情境。
“吏日虽云冗,逢休乐有余。山林三面胜,图史一斋虚。
炼药惊衰早,逢人话索居。倾囊收剡楮,待着鹿门书。”
除了这些诗文,还有还有一些书札,一直到米芾去世前两个月,米芾仍在给王焕之写信:
“芾顿首再拜。经略内阁侍郎台坐。夏序顿懊,恭惟神明相佑,台候动止万福。不审几日入部?南华韶石必闻疑韵,杜甫叫者公亲见之,殊为奇胜。颖叔长编,叙峤外胜概,真可乐也。何为参侍?珍重珍重!芾。”
——《经略帖》
由此可知,王涣之曾将蒋之奇(颖叔)刻在岭峤的诗文抄录下来,快递给米芾;而米芾却关心王焕之的命运,期盼皇上早日下诏。
米芾在临终前(公元1107年),依然与王焕之保持书信的往来和交流。可见二人之间数十年的友情非比寻常,令人心生向往。
米芾因与林希游苕溪而留下千古名作《蜀素帖》和《苕溪诗帖》,那么苕溪究竟是何方宝地,能让一个艺术家灵感迸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米、林二人当初游玩的苕溪和岘山是何种风貌吧:
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支流,因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由东、西二苕溪组成,因两条溪大小相仿,又称姐妹溪。东、西两苕水系在东部平原散作千港万湖,形成密集的河网湖群,天目山脉尾闾的青山翠峰在岸相映,构成这一地区特有的秀丽胜景,所谓“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即所谓“山水清远”。引来无数文人竞相作诗。
“维舟古祠下,野饭就鱼羹。坐听篙人说,行逢牵路平。
居民难问姓,溪鸭自呼名。天目无由到,沿洄更几程。”
——朱继芳《苕溪》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苕溪
据说伏羲死后葬在襄阳境内。因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故伏羲死后身体化为形状似大人足迹的群山横亘襄阳南(岘首,中岘诸山),而掌控宇宙秩序的“规矩”则化为西边的群山(上岘诸山)。因为山小而险,故称之为岘山。
岘山,到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刘备马跃檀溪处,凤林关射杀孙坚处,羊祜的堕泪碑与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墓与杜甫墓,张公祠和高阳池,王粲井,蛮王洞等蜿蜓数公里。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有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与诸子登岘山》
名山名水出名人,当然也出名石。在岘山腰岩上有一块苍劲的“岘石”就是极品古石。凤凰山出的襄阳石,宋代的“云林石谱”己有记载。岘山美石不断被冲进汉水,在鱼梁州形成了汉水第一大卵石滩,无数的水墨石、火爆石、梨皮石、血石和腊石,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纯洁的白沙中,醉倒了一串串的石痴,吸引了一队队的石友。
岘山
《蜀素帖》为米芾应湖州郡守林希之作完成。那么这里的“郡守”是何种官职呢?它和当时经常说到的太守、刺史又有哪些区别呢?
郡守是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时的郡都设在边远地带,边防任务很重,因此其最高长官称作“守”,一般由武人担任。后来这些郡开发成熟,郡守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秦统一全国后,实行全面的郡县制,每个郡都设一名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
后来汉景帝将郡守更名为太守,但也习称郡守,之后太守又一度更名为州牧。南北朝时,太守权力逐渐为州刺史所夺,太守一职逐渐为刺史所代替。唐中后期,刺史又逐渐为节度使、观察使代替。到宋明清之际,知府、知州则相当于原来的郡守。值得一提的是,因宋代之前的郡守(刺史、州牧、节度使、观察使)经常集行政、军事、人事大权于一身,一旦中央控制力变弱,郡守往往成为地方割据的基本单位。
太守的称谓,始见于秦汉,是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汉实行郡县二级制,郡的长官是太守,县的长官为县令。按照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说法,汉代的郡太守,与其说相当于市长,不如说相当于省部长、副国级。
秦汉之后,比如宋代,虽然正式的官职中已无太守,但人们在习惯上,还是将州府的长政首长称为“太守”。宋代的知府、知州,略近于汉太守,“入则复为卿相,以故名太守亦多,法稍近古”。
直到清代,知府仍然俗称“太守”,但清代太守的职权与地位,已跟汉太守完全不同,只是一个五品官,相当于市长。
刺史与太守相同都是汉代的官职。汉代的地方实行郡县二级制,县的行政长官是县令,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即太守。但是汉刺史的实际权力,要大于太守。特别是东汉时,州刺史改称州牧,掌握着一方军政大权,成为封疆大吏、地方军阀。
汉朝之后,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郡的设置慢慢的被废除了,地方政府设置变成了州与县。唐朝时,州的行政长官叫刺史,但唐朝刺史,有时也俗称太守,这时的刺史、太守,都是州一级的行政长官,只是不同称呼而已。
到了宋代,州府行政长官,也俗称太守。刺史则成了虚职。
《蜀素帖》中的知识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各位看官下期再见!
1. 单人旁
单人旁笔法,如图:
作,单人旁撇画藏锋入笔,上轻下重,收笔映带竖画,竖画具有孤度与右侧“乍”部形成相背之势。
何,单人旁撇画露锋入笔,直中带曲,中间下按处为一个发力点,竖画干净利落,顺势而露锋入笔,收笔处要饱满。注意撇画与竖画的角度。
便,单人旁两笔皆侧锋重按,撇画明显有弧度上的变化。竖画短小,与撇画形成对比,向左倾,与右侧形成呼应。注意撇画与竖画的比例关系。
传,单人旁撇画侧锋切笔方入,收笔由上方回绕映带下笔竖画,撇曲竖直,竖与撇不相交,留有空间。
参考字样:
2. 双人旁
双人旁笔法,如图:
衢,双人旁两个撇画都是以圆、曲为主,起笔处一藏一露,竖画起笔在第一笔撇画的中轴线上。
行,双人旁两个撇画看似挺直,实有弧度上的变化,第一撇画下俯,第二笔撇上扬,注意竖画与两个撇关系的错落。
径,双人旁两个撇画动势明显,弧度上扬,竖画做了点画处理,圆笔饱满,三笔层层相叠。
後,双人旁第一笔撇画藏锋轻入轻收,第二笔顺势切入,侧锋而行,竖画露锋轻入,收笔由左侧轻提,映带右侧部分。
参考字样:
3. 提手旁
提手旁笔法,如图:
招,提手旁,横画露锋方入,重入轻收。竖部轻提,由笔尖写就,挑部圆笔藏锋,上扬快收。三笔轻重变化对比明显。
拾,提手旁露锋入笔,轻入重收。竖钩挺直,中锋而行,钩处调整笔锋,左提笔后再有上抬动作写就“蟹脚钩”,再蓄力下按,上扬轻挑,完成挑画。空间留为四边形,三处发力点。
捉,提手旁横画圆笔藏锋,牵丝引带竖钩,重按蓄势,下部轻提,挑画借势圆入轻收。整个部首左倾,重心偏下。
参考字样:
4. 木字旁
木字旁笔法,如图:
楼,木字旁横画轻入重行轻收,竖画切笔方入,带有弧度,上部夸张伸展。横画从竖画正中穿过。撇画入笔在竖画右侧,收笔向回引带,点画即入即收,干净利落。
机,木字旁圆笔为主,左下重右上轻,竖画露锋垂直落笔,由轻到重。撇点省为挑画,转折处呈圆笔。
柏,木字旁横画露锋圆入,重按而就。竖画藏锋重笔圆入,下部缩短。整个部首呈现环抱式并以圆笔重按为主。
参考字样:
5. 禾字旁
禾字旁笔法,如图:
种,禾木旁,以圆笔为主,撇画圆笔重按忽提,横画横向轻划入笔,调整笔锋写就竖画,撇点省为一笔,先撇后原路再挑。
和,禾木旁,撇笔较重,而其他笔画较轻,横画露锋方入,竖画瘦劲而短小,整体重心偏下且左倾,此部提按丰富。
参考字样:
6. 两点水
两点水笔法,如图:
凌,两点水,露锋入笔,重按速提送势,略转笔,挑画侧锋“扫”出,两笔皆以圆笔为主,注意呼应关系。
冲,第一点两点水露锋入笔,圆转饱满。挑画,顺势圆入,快提送势。注意两个点画之间的位置关系。
参考字样:
7. 三点水
三点水笔法,如图:
江,三点水十分精巧,第一点干净利落。第二点角度与第一点相异,并引带挑画。三点整体在一条直线上,略右倾。
洞,三点水用笔重按,向左侧拉开,整体向左突出。三笔相连一气呵成。整体呈厚重、饱满,圆笔为主。
参考字样:
8. 立字旁
立字旁笔法,如图:
端,立字旁左松右紧,点画下部三笔方向各不相同,呈分散状。用笔以中锋为主。粗细匀称。
9. 金字旁
金字旁笔法,如图:
锦,金字旁撇画侧锋方入。收笔处带有弧度。下部四横向笔画粗细和空间分割上都有变化,打破平正。
10. 绞丝旁
绞丝旁笔法,如图:
缩,绞丝旁粗细明显,上两笔之间角度相异,下面两笔的连带流畅自然。三笔之间距离打破平均。最后一笔挑画收笔处上扬引带右侧。
绛,绞丝旁整体第一笔到第三笔有由细到粗的渐变过程。三笔左侧有所错落。整体流畅生动。
终,绞丝旁以侧锋为主,第一笔切笔方入,收笔处与第二笔起笔皆露锋,笔短意长。
缘,绞丝旁以偏锋为主,厚重圆润,起笔、转折处都呈圆笔。此部首的厚重与右侧形成变化和反差。
参考字样:
11. 言字旁
言字旁笔法,如图:
诗,言字旁点画饱满,其余瘦劲。横画较多应注意长短和粗细的精微变化。避免用线条单薄柔弱。
诵,言字旁简写,下部简化。此偏旁四笔均十分饱满,横画圆起圆收,体现其厚重。下部映带,有流动感。不要刻意描画牵丝。
语,言字旁同样采用了简写的方法,圆中带方,下部偏锋为主、一笔而就,转折处交代清楚,避免含糊和犹豫。
讬,言字旁点画轻巧,与下部拉开距离。下部厚重圆润,注意两个转折处圆转自然、避免顿挫。
参考字样:
12. 竖心旁
竖心旁笔法,如图:
怜,竖心旁,两点与竖画都留有空间。左点露锋入笔、圆润饱满,右点略高,竖画露锋、垂直入笔、由细到粗,收笔上提引带右侧“令”。
惟,三笔相接、形成空间上的紧促。右点略平。三笔皆藏锋,以圆笔为主。重心靠上。
参考字样:
13. 左耳旁
左耳旁笔法,如图:
险,左耳旁以中锋为主,转折处有轻重变化,两笔之间留有空间,第一笔的钩顿笔之后引带而出。
隮,左耳旁第一笔转折被简化,短促、硬朗。竖画圆起圆收。竖画在第一笔的衬托之下十分舒展。
参考字样:
14. 女字旁
女字旁笔法,如图:
娥,女字旁第一笔简化、逆锋入笔、重起轻收,第二笔撇画收笔处提笔,第三笔再切笔侧锋上提。
好,女字旁第一画露锋入笔,第二笔与第三笔不再断开,一蹴而就。撇的最下方是蓄力点,注意把握弧度的恰到好处。
参考字样:
15. 虫字旁
虫字旁笔法,如图:
蟾,虫字旁空间上比较局促,口字与竖画相接,竖画露锋入笔,垂直下落。挑画直接引带右侧部分,省略了点画。
虹,虫字旁整体所占空间较大,口字舒展开来,挑画藏锋圆入,省略最后一笔点。直接引带右侧“工”。
参考字样:
16. 山字旁
山字旁笔法,如图:
岘,山字旁竖画藏锋入笔、起笔处呈圆笔。第二笔露锋切入、折处圆转,变横画为挑。动态十足。
17. 马字旁
马字旁笔法,如图:
驭,马字旁横向笔画很多,此处做出了多种处理,上仰下俯,同时两个竖画又体现出了转左侧右。中部两个小横画相接,空间上产生疏密变化。
参考字样:
18. 口字旁
口字旁笔法,如图:
吐,口字旁点画饱满,竖画重、横画轻,向左倾。两个竖画具有相向之势,口字旁在字中位置偏上,为下部留出空间。
味,口字旁简写为两个左倾点画。皆是露锋入笔,圆润饱满。两个点画角度相异,相互呼应。
参考字样:
19. 车字旁
车字旁笔法,如图:
轩,车字旁横细竖粗,形成对比,中间的长竖画圆笔为主、厚重有力。此偏旁横画较多,应注意横画的变化。
参考字样:
20. 日字旁
日字旁笔法,如图:
时,日字旁两个竖画上开下合,三横向笔画中上横上扬明显,中间简化为点,下横画变为挑画引带右部。
参考字样:
21. 示字旁
示字旁笔法,如图:
神,示字旁简化处理为三笔,全部露锋起笔,三笔各不相连。横折纤细、折笔处星方折。左点画饱满。整体左倾。
祐,示字旁上部用笔重、空间大,下部缩短。“头大身小”给人以稚拙的趣味感。第二笔露锋入笔,呈圆笔。
参考字样:
22. 食字旁
食字旁笔法,如图:
饵,食字旁上部人字头撇画弯曲有度,下部省略为两点,竖提转折处呈方折上提部分要将笔锋送到位。
参考字样:
23. 石字旁
石字旁笔法,如图:
破,石字旁整体比较舒展。撇画轻提、与其他笔画形成粗细对比。口简化为两个点画,一高一低,方向各异。
研,石字旁空间上比较紧凑,横画由重到轻,撇画偏锋而行,收笔处不要草率。两点画紧贴撇画下方。
参考字样:
24. 土字旁
土字旁笔法,如图:
地,土字旁横画露锋入笔,由轻到重、收笔饱满,竖画藏锋、注意粗细的变化,挑画逆锋、最下方时调整笔锋上提。
参考字样:
25. 巾字旁
巾字旁笔法,如图:
帆,中字旁中间长竖重、其他笔画轻,左竖几乎被简化成一点。折笔方中带圆。三竖画都带有孤度。
参考字样:
26. 耳字旁
耳字旁笔法,如图:
耻,耳字旁圆笔为主、藏锋起笔。收笔处以圆笔为主。内部两小短横靠近右侧竖画,内部空间不等分。
听,耳字旁四个横画方向分别不同,内部两短横偏下方,左侧竖画弧度较大,为两短横留出空间。右侧竖画较为挺直。
参考字样:
27. 王字旁
王字旁笔法,如图:
理,王字旁粗细变化不大,下部稍重,挑画的起笔处呈圆笔,挑的角度较大。整体重心偏下。
参考字样:
28. 舟字旁
舟字旁笔法,如图:
船,舟字旁的用笔多切笔而入呈方笔,两竖画相背之势,中间两个点省略为一短竖画,两横画上扬,左侧竖画与竖钩一长一短形成下俯状,错落有致。
29. 反文旁
反文旁笔法,如图:
效,反文旁用笔圆而有力,第一笔撇画与横画一笔写就,下部撇画曲度较大,捺画一波三折,收笔要稳住,避免草率、油滑。
政,反文旁一笔写就,用笔流畅自然,注意书写时的节奏变化。撒画夸张其长度空间阔绰,下部紧促。
参考字样:
30. 殳字旁
殳字旁笔法,如图:
殷,殳字旁上部改写为口字,四笔相接空间紧凑与下部形成对比。下部撇折处有引带后再起笔的动作。捺画改写为反捺,带有孤度。
殿,殳字旁简写处理,重心左倾,以中锋用笔为主。捺画极具特点,在捺尾处平出后有下拖动作。
参考字样:
31. 力字旁
力字旁笔法,如图:
勤,力字旁横画微微上仰,折处自然下落,形成圆折。撇画较直、借势藏锋圆入,收笔处避免“扫出”。
劲,力字旁,横向笔画较轻,折笔处由轻到重,下压而折,两撇向笔画,上开下合,一曲一直。
参考字样:
32. 寸字旁
寸字旁笔法,如图:
射,寸字旁横画露锋入笔,收笔上提引带竖钩。钩处为蟹脚钩。点画凝重有力,位置偏下方,形成空间上的疏密对比。
参考字样:
33. 鸟字旁
鸟字旁笔法,如图:
鹤,鸟字旁用笔藏锋为主,线条圆润,竖画呈相势。横画较多,或写为连带的点画处理或粗细、弧度上做出变化。上部空间紧凑,下部阔绰。
鸥,鸟字旁上部紧凑,下部舒展。竖画皆有孤度,最后一笔横画向左延伸,弥补左侧下部空间,同时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参考字样:
34. 页字旁
页字旁笔法,如图:
颈,页字旁呈环抱式,将第一笔横画和最后两笔点画做短小处理,中间两个长竖向笔画上合下开,此部横画较多注意变化。
愿,页字旁简化处理、呈放射式、向左倾,将第二笔撇画和第三笔竖画合为一笔长画,疏密对比明显。
参考字样:
35. 斤字旁
斤字旁笔法,如图:
新,斤字旁用笔较为连贯,一气呵成,特别是将第三、四笔合为一折画,应注意书写过程中调整笔锋,两个竖向笔画呈明显背势,横向笔画斜度较大。
断,斤字旁笔端意连,露锋、曲笔为主。并粗细变化于一笔之内明显,最后一笔书画是其特点,由细到粗,有明显的弧度,避免写得因曲度较大而柔弱。
参考字样:
36. 欠字旁
欠字旁笔法,如图:
欻,欠字旁以圆笔为主,三笔撇画注意方向的变化、并且三笔撇画较直挺。下部撇画未做伸展处理,为左侧部分让出空间。
歌,欠字旁用笔流畅,以曲势为主。上部占有空间较大,下部相对紧凑,最后一笔捺画做反捺处理。
参考字样:
37. 右耳旁
右耳旁笔法,如图:
郡,右耳旁右侧部分将两笔简化为一笔,两处折笔一方一圆。并做上大下小的处理。竖画弯曲有度,收笔处呈悬针状。
郎,右耳旁在字中空间占有较大,右侧部分上轻下重,转折处流畅。竖画直中带曲,粗细变化不大,末尾藏锋圆收。
参考字样:
38. 三撇旁
三撇旁笔法,如图:
形,三撇旁由三个小短撇组成,整体露锋为主,收笔处含蓄。整体左倾。三撇的撇出方向相异,起笔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参考字样:
39. 予字旁
予字旁笔法,如图:
舒,予字旁笔笔露锋而入,上重下轻、对比明显。上部两横向笔画一扬一俯。下部笔画皆一笔之内提按明显。
野,子字旁线条虽细却饱满而有力度。上部重心与下部竖钩有错位,竖钩笔直,钩处自然引带而出。
参考字样:
40. 立刀旁
立刀旁笔法,如图:
利,立刀旁第一笔竖画做点画处理,自然左倾。竖钩做竖画处理,起笔处切笔方入,微带弧度,收笔自然向右下方带笔。
列,立刀旁第一笔同样做点画处理以打破两竖向笔画的方向一致。竖画上细下粗收笔圆收,厚重有力。
参考字样:
41. 月字旁
月字旁笔法,如图:
胪,月字旁第一笔撇画做竖画处理挺直中有弧度变化,第二笔折处为方折,内部两点画粘连为一笔形成块面,产生空间上的变化。
肘,月字旁两个竖向笔画左粗右细、左低右高,呈相背之势,内部两个横画做一点一挑处理形成变化。
参考字样:
42. 火字旁
火字旁笔法,如图:
烟,火字旁撇画藏锋圆入,其余点画皆为露锋入笔,撇画先竖后撇,上部伸展,下部点画紧凑,形成一字之内节奏上的变化。
43. 白字旁
白字旁笔法,如图:
皎,白字旁第一笔撇画方笔而入,偏锋而出引带下一笔。下面“日”部竖粗横细,竖画上粗下细,内部两短横做两个点处理,方向相异。
44. 身字旁
身字旁笔法,如图:
躯,身字旁点画轻盈而粗细有变,整体左倾,第一笔撇画与第二笔竖画简化为一笔,注意此部首的横向笔画的处理。
45. 鱼字旁
鱼字旁笔法,如图:
鲈,鱼字旁上部大而宽松、下部小而紧凑。整体左倾,下部四个点画简化为两个点。注意上、中、下四个部分的错落关系。
46. 足字旁
足字旁笔法,如图:
路,足字旁以圆笔为主,上部口字闭合。上窄下宽,此部首下面部分简写,用笔相对粗厚,注意此部首中四个横向笔画的粗细、方向、弧度的微妙变化。
47. 反犬旁
反犬旁笔法,如图:
独,反犬旁以中锋为主,笔画纤细而粗细变化明显。第一笔曲度较大,圆笔而入。第二笔起笔出方折明显,上细下粗,竖画直中见曲。
猥,第一笔与第二笔的连带部有下顿蓄力的动作,整个部首上大下小,竖画较直,最后一笔撇画由轻到重。
参考字样:
48. 风字旁
风字旁笔法,如图:
飚,风字旁撇画露锋入笔,第二笔弯钩处拉长,注意弧度的把握,太直易僵、太曲易弱。内部细小笔画黏连,做块面处理。
飔,风字旁位于右侧,各个点画之间松散、阔绰,左侧撇画收短,为“思”让出空间,注意风字旁底部的高低错落。
参考字样:
49. 牛字旁
牛字旁笔法,如图:
物,牛字旁一笔写就,转折处方笔为主。第一笔由上一字最后一笔引带而入,竖画受到势的发力影响两处皆带有弧度。
50. 走之旁
走之旁笔法,如图:
远,走之旁左侧部分简写为一笔短竖画,露锋切入带有弧度。捺画省略了收笔处的捺脚,捺的起笔处露锋重按,捺画下部由于提按产生弧度。
逢,走之旁左侧部分连贯流畅,三处点组成。捺画露锋重按入笔,重按后快速提笔,重入轻收。捺画较平。
道,走之旁左侧部分向左倾。捺画逆锋圆笔而入。此捺收笔处做了常规捺脚的处理。一波三折,捺脚自然带出。
参考字样:
51. 四点底
四点底笔法,如图:
点,四点底整体上扬,四点有明显节奏上的变化。四点皆由上笔引带而露锋入笔。笔笔饱满。应注意四点入笔方向的变化。
照,四点底省略为三点。以圆笔为主,整体上扬,第一笔在整字中的最左处,拉伸此字的重心。
参考字样:
52. 心字底
心字底笔法,如图:
忘,心字底在整个字中占有较大空间。空间松散阔绰,钩画下坠、上部两点画上扬,注意牵丝的自然连带。
参考字样:
53. 皿字底
皿字底笔法,如图:
尽,皿字底用笔流畅、轻重变化明显。整体中心偏右,角度上扬。四个竖向笔画的变化十分丰富,横画顺入,由重到轻。
参考字样:
54. 人字头
人字头笔法,如图:
会,人字头用笔纤细却沉着痛快,撇直捺曲。以中锋用笔为主。撇低捺高,形成上扬之势。
金,人字头撇画圆笔逆入,直中带曲,收笔处平出。捺画粗细变化较小,捺脚简化。撇低捺高、落差明显。
参考字样:
55. 八字底
八字底笔法,如图:
共,八字底露锋入笔,左低右高。落笔饱满圆润,第二笔向右下方引带。应注意两个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
与,八字底一高一低,一轻一重,两个点的距离较大,并起到了拉伸“与”字重心的作用。
具,八字底左重右轻左侧的点画以圆笔为主、承接上一笔横画。右侧点画轻入轻出。两点笔断意连。
参考字样:
56. 宝盖头
宝盖头笔法,如图:
守,宝盖头在“守”字中占有空间较大,第一点逆锋圆入,左侧点画夸张处理,横钩相对较细而平,与“寸”部横画方向形成变化。
安,宝盖头与下“女”部连写,宝盖头做两点处理、以圆笔为主。横画引带而就。右侧钩画孤度较大,呈圆势。
寄,宝盖头重心偏左,左侧点画较长,横钩较细,横画带有弧度,钩处调整笔锋轻收、饱满。
寒,宝盖头将横画弱化,做了以三点为主的处理,“三点”用笔厚重,偏锋为主。横向笔画用笔尖写就,借势而书,避免描画。
参考字样:
57. 文字头
文字头笔法,如图:
斋,文字头点画圆笔重按,饱满自然。横画逆锋圆入,起笔处带有明显的弧度。点画位于横画的偏右位置。
襄,文字头点画露锋入笔,尖入圆收,横画引带入笔,由轻到重、左侧伸展。用笔轻盈痛快。
参考字样:
58. 老字头
老字头笔法,如图:
老,老字头两横向笔画一藏一露、第二笔横画前重后轻自然引带撇画,撇画起笔处调整笔锋,顺势而下,直而有力。
59. 女字底
女字底笔法,如图:
嬖,女字底较为紧凑,用笔以圆笔为主,横画左侧较长,撇画和捺画都带有弧度。同时书写时注意女字底的中心。
娑,女字底横画较细,撇画捺画较粗,以圆笔为主。笔画分别向四周伸展,与上部“沙”,形成疏密对比。
姿,女字底重心偏向右侧,以圆笔为主,撇曲捺直。横画直挺、左重右轻。
参考字样:
60. 贝字底
贝字底笔法,如图:
资,贝字底左重右轻,以圆笔为主,贝字底横画较多,注意横向笔画粗细、仰俯、距离上的变化。
参考字样:
61. 寸字底
寸字底笔法,如图:
寻,寸字底重心偏右,整体上扬。横画露锋带入。竖钩竖向笔画左倾、钩处调整笔锋、呈方折。点画与钩收笔处相连。
参考字样:
62. 门字框
门字框笔法,如图:
闲,门字框以方笔为主。上部做两点处理。竖画呈背势。两竖向笔画皆切锋入笔,侧锋而行,钩处笔向左上方自然提笔。
63. 口字框
口字框笔法,如图:
团,口字框三笔皆不相连,以与团字内部紧凑形成疏密对比。口字框上部笔画纤细,下部相对厚重。
参考字样:
64. 雨字头
雨字头笔法,如图:
灵,雨字头以圆笔为主、微微上倾,横钩的用笔较细,在“灵”字中十分突出。内部四点做连写处理,用笔要求流畅自然。
云,雨字头横钩做了横折弯钩处理,用笔中锋为主,横向、竖向比较都比较细、空间宽松,而同四点用笔较重而紧凑形成对比。
参考字样:
65. 草字头
草字头笔法,如图:
莫,草字头做了夸张处理,用笔厚重、距离打开。十分舒展。第一笔点画露锋入笔后向右侧挫笔再自然上提。
暮,草字头做了两点一横的处理,笔笔露锋,两笔自然呼应。横画露锋圆入圆收、上扬之势。
葱,草字头以圆笔为主,笔画圆润,厚重有力,左右部分自然呼应。左低右高。
参考字样:
66. 常字头
常字头笔法,如图:
裳,常字头左低右高,横钩笔画纤细而见粗细变化,横处右端有明显下压动作。避免粗细一致没有弧度。
党,常字头以露锋为主,上部三点画紧凑、粘连。左侧点画拉长,横钩用笔较轻,横画右侧有弧度、钩出方向较平。
常,常字头上部三画与下部拉开距离,阔绰有余与“常”字下部形成疏密对比。用笔流畅,书写中注意借势而书。
参考字样:
67. 广字框
广字框笔法,如图:
庭,广字框点画露锋入笔、下笔利落。横画与撇画之间首尾相接。撇画借势波三折,弧度上有变化,收尾处自然向回提笔。
68. 竹字头
竹字头笔法,如图:
竿,竹字头十分紧凑,笔笔相连。左右两部分的组成相同,但相同笔画之间皆在方向、长短上作出变化。
69. 尸字头
尸字头笔法,如图:
屈,尸字头以露锋、方笔为主,两横向笔画略微上扬,撇画较直,收尾处下按后向左侧提笔。
居,尸字头以圆笔为主,上部紧凑,横向笔画短促,呈纵向。撇画弧度较大。收尾处自然轻收,引带下一笔。
参考字样:
70. 日字头
日字头笔法,如图:
是,日字头外框形成封闭空间,中间短横与下部短横相连。整体上扬。重心偏左。用笔以中锋为主。
参考字样:
71. 厂字头
厂字头笔法,如图:
底,厂字头为广字头的简写,横画以方笔为主。有上扬之势,撇画起笔位置靠近横画中心。收笔含蓄藏锋。
厌,厂字头用笔以藏锋、中锋为主。纤细中见变化。撇画露锋入笔,先直后曲。收笔处自然左提。起笔处于横画起笔处下方。
参考字样:
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 中华书脉·朱熹:孔子之后,一人而已(下)”
本文已在本心书法APP中发布,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本心书法”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