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明代的普通百姓墓志铭,缘何引人关注?新发现的明代井陉毕宗伊墓志拓片
毕氏为井陉世家望族。其祖毕千睿原居晋省,元末携妻、子辗转避战乱而居井陉七狮村。
至明代早中期,受到井陉重视科举教育的影响,毕氏以注重经学、多出科举人才而闻名县域。
毕千睿之子毕思忠。毕思忠有子二毕富、毕贵。
次子毕贵,明初以岁贡入国子监为太学生,肄业后任山东莒州学正。毕贵遂携妻李氏及二子赴莒州上任。后毕贵病逝于莒州。其子毕鸾、毕鹏尚小,遂藁葬毕贵于莒州。后毕鸾奉母及弟返回井陉,到南康庄投奔毕贵的表哥邢端,一同拜致仕回乡的进士康宁为师读书学习举子业。
井陉南河一带山水风光 (李辉 摄影)
之后毕鸾又娶邢端之妹为妻。邢端考中永乐十八年举人,历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英宗正统元年,毕鸾母李氏病逝,暂葬于南康庄北的良都村西山。毕鸾远到山东莒州,将父毕贵骨骸背负回井陉,与母共葬于良都西山,并“庐墓三载,朝夕哀嚎”。孝行闻于一时并获明廷旌表。后有状元刘俨闻其孝迹遂撰《毕孝子鸾传》,明代焦竑《国朝献徵录》转载刘俨文章详述其事,《明史·孝行》篇序言中也提及毕鸾名。
毕鸾后考中英宗正统六年举人,次年考中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湖广督粮道参议等。颇有政绩。景泰初,因廷议迎英宗回京一事,毕鸾曾面谏景泰帝而言语载于史籍。毕鸾弟毕鹏为秀才,毕鹏即是毕宗伊之祖父。毕鹏之子毕居仁,乃毕宗伊之父。
毕居仁以国子监太学生任官临漳县训导。毕居仁妻刘氏,有二子,长子毕宗周,次子即鞠泉处士毕宗伊;毕居仁有女嫁于井陉南正村秀才武邦卫。武邦卫与毕氏之子武金,即嘉靖进士、隆庆间郧阳巡抚“武都堂”,毕宗伊即是武金武都堂的舅父。
毕宗伊娶妻马氏,有子二人,毕经、毕纶。
毕经正德间以例贡入国子监,之后曾任陕西淳化县丞和河南遂平县知县。毕宗伊因此被追赠为七品文林郎遂平县知县。
毕经有子二人,毕光大、毕光宙。
毕宗伊墓志全文如下:
鞠 泉 处 士 传
鞠泉处士者,姓毕氏,名宗伊,字孝德。真定井陉人也。为人直量敦厚,晓畅世务,雅好问学。旁通子史百家之书。
性孝,平生自奉俭薄,而二亲甘旨弗匮。时新之物,未及供养不以入口;侍父之疾,割股尝粪,无不为之;冬月母疾,思食韭菹,时无鬻者。处士入园,涕泣求之。忽见韭芽布地,采数升以归。母食之,疾癒。
成化末,大饥。值家道中落。处士惧父母勤于食也。恒徒步远出,负米归,炊未尝乏绝。
一日晨兴出户,忽有青蚨飞来,异香触人,怪而逐之。坠地视之,钱也。因掘其下,才及尺许,得钱数万贯余。是岁掘地,又得钱倍前所获。自是家道饶裕。处士益承颜顺志,周恤贫乏。凡亲戚乡党朋友,有衣食不足、婚丧不能举者,助之有差。
后父母殁,水浆不入口者七日,百日哭不绝声。至老瞻捧父母遗像,辄哽咽流涕。
正德间,尝捐资救荒,为义官。然居尝深衣幅巾而已。恒深居简出,怡情坟典。非礼之书不观,无益之戏不为。有古处士之风焉。
一日疾革,妻马氏流涕问之曰:“吾闻男子不死妇人□□”。乃呼子孙,启其手足,为曰:“父母全而生之,不全而归之,庶无罪矣!”言讫而逝。
生于天顺四年庚辰,至嘉靖四年乙酉卒,寿六十有六岁。
父居仁,有学行,为临漳司训,母刘氏。祖以上多闻人,各有纪述,兹不著。
谿田居士曰:予家居日,菊泉处士遣孙光大,入关问学。又躬访予于谿田,予与语终日,弗能难焉。服其才也!及过井陉,见其家事,治子孙如有司之守。敬之。比殁,井陉士能语其行。予始知其孝焉。
予友人王纯夫闻之,叹曰:高才之士,行莫矜焉。夫人才高,行又如此,可尚也!
予感纯夫言是用,益重处士。而为之传云。
三原马理撰书
伴鹤眠云华岳峰,因栽桃李觉春浓。
看花曾识中山客,风月逸人是烈宗。
燕山时望华山青,拟佩兰香过井陉。
赵雁无食秦客恨,夜来传陨少微星。
右輓诗二章 前人
嘉靖五年秋九月 处士冢子淳化县丞经上石
马理所撰书《鞠泉处士传》墓志拓片局部
由此可知,此墓志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马理所撰书。这也是引人关注的重要原因!
马理(1474——1556),字伯循,号谿田。陕西三原人。明代著名官吏,《明史》有传。弘治十年举人,正德九年进士。历任吏部主事、员外郎、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使及光禄寺卿等职。
马理早年就读于家乡三原宏道书院,以博学多才闻名一时。当时的文人把他和宋代著名理学家、关中学派代表人物张载相提并论。
马理也以书法见长。目前所知其书法碑石存世不多,《鞠泉处士传》为马理四十一岁时所撰书。
而马理为何要为远在河北山区井陉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有文化无功名的普通百姓,撰写并亲书墓志呢?
原来,武宗正德末,马理因谏武宗南巡而被罢官回乡,其在家乡三原创办“嵯峨精舍”传授经学。从其学者甚众。嘉靖初年,井陉毕经以国子监生任陕西淳化县县丞。淳化县与三原县接壤,毕经之父毕宗伊便遣其长孙毕光大随毕经赴陕西,拜马理为师读书学习。期间毕经曾数到三原,拜谒马理并督促其子毕光大认真读书。所以马理在此墓志中提及了毕光大。而毕宗伊也曾利用到陕西看望儿孙之际,到三原拜访马理。马理同毕宗伊“与语终日,弗能难焉,服其才也。”
到嘉靖三年,马理又被明廷起用,由陕西途经山西赴京上任。路过井陉时,马理到暂居井陉城的毕宗伊家探视,以致有“及过井陉见其家事,治子孙如有司之守。敬之。”之语。
翌年,毕宗伊病逝于井陉。毕宗伊之孙毕光大,受父亲毕经派遣,携行状到北京吏部拜谒其师马理,乞请马理为祖父毕宗伊撰书了此墓志。嘉靖五年秋,在家守制的毕经,将志文刻于石,并置于七狮村南祖茔中新券筑的毕宗伊墓室内。
到近代,毕宗伊墓被毁,墓志铭也流落它乡。幸有文人将墓志传拓而流传于世。余有幸见墓志拓片遂整理成文而刊发之,以补陉山文史之阙。
许力扬 撰文并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