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病例: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11岁男孩患有急性构音障碍和右侧偏瘫。脑MRI显示多处增强的幕上病变(图1,A-C)。广泛的传染性指标检查,CSF细胞学检查,全身CT,镓和PET扫描均没有异常发现。

诊断性脑活检显示反应性星形细胞增多症。口服强的松和硫唑嘌呤后症状逐渐改善,但3个月后出现腹痛,持续性呕吐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脑MRI显示没有新的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活检显示:标志性细胞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致(图2)。鞘内甲氨蝶呤和全颅照射导致病变的放射学影像减轻(图1,D-F)。CNS参与CD30 + ALK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极为罕见。

图1:患有CNS累及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儿童的脑MRI

T1和T2加权(C)图像,(A)和冠状(B)切片显示多个实质病变和基于硬脑膜的病变,以及初次入院时的血管源性水肿。在2年的随访中,T1图像的轴向(D)和冠状(E)切片显示病变的缓解。T2加权图像(F)显示胶质增生。

图2: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

肠系膜淋巴结活检显示肿瘤细胞为无表型(CD3和CD20阴性),CD30和ALK-1阳性。 在间皮细胞和曙红染色中存在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可见特征性标志细胞(箭头)。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即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独立类型,由德国病理学家Stein等于1985年应用Ki-1(CD30)抗体识别,常呈间变性特征,被命名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REAL分类将B细胞表型者归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目前,ALCL只包括T表型和Null(非T非B)表型。约60%-85%左右ALCL病例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蛋白,这是由于2号染色体上的ALK基因位点的畸变所致。最常见的是t(2;5)(p23;q35)而形成融合基因NPM-ALK,它是由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核仁磷酸蛋白B23(NPM)基因与位于2号染色体的ALK基因相融合形成,表达融合蛋白为NPM-ALK蛋白;

最近尚有更多的ALK基因与其他基因通过染色体转位或者是染色体的倒转而形成的融合基因被发现,如t(1;2)(q25;p23)所形成的TPM3-ALK基因,t(2;3)(p23;q21)产生的TFG-ALKs基因,TFG-ALKL基因和TFG-ALKxL基因,inv(2)(p23;q35)所形成的ATIC-ALK基因,t(2;17)(p23;q23)形成的CLTCL-ALK基因及t(X;2)(q11;p23)形成的MSN-ALK基因。

ALK阳性的原发性系统性ALCL主要发生在30岁之前的病人。Falini等的研究还表明其性别差异很明显,男女比率为6:1,并且主要发生在20-30年龄段。ALCL通常表现为外周和腹部淋巴结的肿大。约有2/3的病人有发热或者是III/Ⅳ期。在约60%的病例有结外的累及,约40%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外被累及。而皮肤(21%)、骨(17%)和软组织(7%)是最常见的被累及的结外部位。众多的研究表明ALK阳性的ALCL其预后明显好于ALK阴性的病例。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