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讼to无讼
听讼to无讼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①!”无情者不得尽其辞②。大畏民志③,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④。此谓知之至也⑤。
【注解】
①“子曰”一句:引自《论语·颜渊》。听:处理,判断。讼:诉讼,争讼。
②无情:情况不真实。辞:此处指虚诞之辨。
③畏:作动词,让······敬服。意谓在上者之明德既明,自然能使人民的心志为之畏服。
④此谓知本:这一句和上一章的末句相同,程子以为是“衍文”,就是多余的一句,应该删去。
⑤此谓知之至也:朱子以为这一句的上面有阙文,这是阙文结尾的一句。
名师解读:“听讼”是为了“无讼”,目标很理想,现实很骨感,每天都有人打官司,小到东家丢了一件衣服,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政治争端。如果说“有”是为了“无”,那么“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实又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人总是用西方的观点规定个什么客观唯心和朴素唯物主义,可若大家细细琢磨,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实用起来更加灵活多变而经世致用;而西方这种二元对立思维之下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哲学实用起来可操作性却不强。非要弄个“茄子”、“冬瓜”不可同日而语,只在乎区别,却忘记了联系,或者只在乎其联系,而忘却了区别,这种片面思维之下,往往思维是割裂的,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