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祥:谈读书
少时读《黄生借书说》,感觉已深矣。时光说短也不短,十年一晃而过了。今日得暇,仍复读书,而对照此生经历,感慨深焉。
幼时家在偏远的农村,书是最珍贵的。而己自幼又好读书。偶见一破报碎纸,均翻来覆去,循环读之。祖父是村文书,颇有些庞杂刊物。他那供桌上,就成了我的觅宝淘金之所。每得一书,喜之不禁,皆据为己有,不复归祖父矣,捧而读之不已。
其时特慕藏书。将祖父之物占据时,则欣然点数自己藏书几何了!然此数毕竟太少。终我小学毕业,不过十余本而已。同村之中,有一姓李的同学,其父在昆明工作,常赐些画报寄来与之,令我羡慕不已,常去央借。另一李姓同学,两个兄长皆读过中学,购积了数百册小人书。二兄大后,不读书矣。此项财富尽归其所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皆成整套。看那书架,我有浩茫之感,日夜嗟叹羡慕不已。
十二岁上,我考取中学,在三十里外就读。校长姓罗,家里也卖书,多是小人书。我每一分一分积下钱来,就去买一本。读完了,在书厢里锁好。天长日久,箱里爆满,背回家中收藏。父母直怜惜,说:“给你的生活费,你要用了吃饭。左省右省,人都饿垮瘦形了。”
初中毕业后,我就买些大部头书,不再看这类小人书了。于是这财物,自然赠与诸弟继承。他们上小学,即以此财物骄人。自己不读,却携之到处炫耀。别人于是借之读,借出手他们即便忘却,不复追回。真是一伙不学无术的败家子。一两年就败光了。父亲气得大骂,用捧打:“去追回来,追不回来不准吃饭!这是你大哥左一年右一年省饭食钱买下来的,你们就这样白送给人,咯还有比你们再伤人心的了。”
渐渐家中又无什么书了。只不过我读高中,一如既往,但自己性格落拓,省钱也要买书,真叫丢衣落食。一本书买来看完,不顾料理,被谁拿走了也不知道。所以存下者,不及买之一二。仍带回家中收藏。诸弟渐大,无那炫耀心肠。也仍不读书,我深感痛惜。唯四弟酷好读书,然这些书都是买与我读的。他是小学生,自然不对口,大概尽管读收获也是小吧!
时光一年年过去了,虽分工但家道贫窘,我也没多的钱买书。就一日复一日抱几本旧书读。一遍又一遍,自己也觉痛苦,觉太难捕获一点新知了。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候了。
前几年到昆明,四弟在昆明读书,他也酷好买书。但饭钱都没有,就不用说那翻窘状了。我也无钱,这时买书,就极慎重了。多是两弟兄到店里去,看上一本书了,多番研究,相互介绍,觉太值得买,才去买来。我读了他读。毕竟我多活过几岁,多读几年书,后来就变成我告诉他:“你不要买书了,由我买。你跟着我读。”就这样过了一两年。
另外两个弟弟是不读书的,水平之底,形同废品。前两年,据说他们去看村里一“泰山碑”,回来吹:“下面还刻着个'国民三十二年立’”。我虽没看过,一听就知错在哪里去了。居然两个初中生,气得我骂了一通。前年来我处,讲起途中之事,说:“我们从高明县过来时……”我问哪里有个高明县,他说:“寻甸过来那个呀!”愤涌如山,骂了。逼他查字典,他才说是嵩明,被他读错了。他二人与我这二人,性格、志趣全然不同。他们就从不买书。倒是前两年,妹妹读小学了,在家中我那书架上,爬上爬下翻书读。爱书之状,有类于我,令人怜叹。但她仅小学二、三年级,我那些书动辄一、两斤。她捧着极累,那内容之不适于她,则更甚矣。睹此情景,我是急得揪头发,真恨不能有一大笔钱,买一批适合书籍赠与她。然而没法实现。有了钱,多是肥己,买我自己要读的了。实在我是没心肠没钱去买那些我认为幼稚的读物与她。无论如何,只好任她在那书架上翻那些根本读不懂的书罢了。母亲时常叹息:“硬是钻头觅缝的读书。可怜就是没有她适合的。”母亲一字不识。她读到高兴处,即便说好,抱来读与母亲听。母亲又与我说。我听后是既感安慰又觉悲哀。实在是折磨心灵啊!
去年四弟分工了。是在县上极偏僻的山村小学任教。比我那故乡还艰苦百倍。据说没电,晚上是在煤油灯下读书。连报纸也没有,封闭之苦,他说简直是倒退了几千年。一年过去,比我还苍老了。他更买不到书读。大概也如我前几年,日日捧两本旧书吟咏吧!我知他爱书如命。这种悲哀,我曾经历,我深知他心中是如何的痛苦难过。而我如今,是境况稍好,买书更勤,读书更奋。有心要将这些书带去与他,又路途太遥,总不方便,只能堆在我这里,而他那里却读不到书。
单一读书,就有这么多悲哀故事。写作此文,真觉悲来千种,泪下万行。谨如之志,算是劝勉弟妹,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里,仍要埋头读书不辍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