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着议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下。

《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阴阳应象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玉机真脏论》曰∶脾大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又《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又《气交变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 ,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又云∶岁土不及,风乃大行。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润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复则收政严峻,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民食少失味。又云∶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不行,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胜之变,则秋有肃杀霖淫之复。其眚四维,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五常政大论》∶土平曰备化,不及曰卑监。

又云∶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病留满痞塞,从木化也。其病飧泄。

又云∶土太过曰敦阜,其味甘咸酸,其象长夏,其经足太阴阳明。又曰∶其病腹满,四肢不举,邪伤脾也。

《经脉别论》云∶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

《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又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 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又云∶脾病者,身重,善饥,足痿,足不能行,行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血者。

《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五常政大论》∶有太过不及,太过者,薄所不胜,乘所胜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者乘之也。

仲景云∶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营散卫亡,神无所根据。

又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得尽天年。

(0)

相关推荐

  • 20210913黄帝内经~容易四肢无力是脾虚了

    黄帝内经: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这里是在讲常说的脾病四肢不用的原因~ 脾主肌肉的,脾出问题了,四肢容易无力~ 比如,脾不够好的,稍微饿一下,四肢也容易无力~ 原因就是四肢的 ...

  • 脾病五行辨证

    中医五行辨证的雏形, 源于<难经·六十一难>中: "望而知之者, 望其五色, 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 闻其五声, 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 问其所欲五味, 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 ...

  • 足太阴阳明

    <太阴阳明论> 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 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从 经脉联系.生理功能. 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 广泛地讨论了 脾与胃的关系 故篇名即为 "太阴阳明论" 作品 ...

  •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70: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70: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 大象无形有纲常,星河经系分阴阳.冰火相激起风雷,红尘滚滚逝流光.太阴少阴转厥阴,阳明少阳变太阳.三阴三阳气循环,十二经脉通九脏. 九宫八卦 ...

  • 脾胃论8-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脾胃论8-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 仲景经方,恢复脾胃功能最好的方子 ...

    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是人的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伤了,后天失养,很多毛病就来了.如果脾胃伤了,气血生化就没有来源了,喝再多的补气补血品也是无济于事. 论脾胃的重要性,曾经这样说过: 今天总是说这个病 ...

  • 仲景经方,调理恢复脾胃功能最好的方子

    小建中汤,调理脾胃最好的方子 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是人的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伤了,后天失养,很多毛病就来了.如果脾胃伤了,气血生化就没有来源了,喝再多的补气补血品也是无济于事. 如果你的脾胃很好, ...

  • 【刘渡舟:治疗脾胃病经验(上)—尊仲景,活用五泻心汤】

    接上文: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上)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太阳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阳明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l ...

  • 刘渡舟:治疗脾胃病经验(上)—尊仲景,活用五泻心汤

    作者/刘渡舟 接上文: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上)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太阳病的标本中气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下)-阳明病的标本中气 ...

  • 【调脾胃的关键方,仲景理中汤中医详解】《...

    <伤寒论>记载:"霍 乱,头痛,发 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 丸主之."   说来方子也简单,只需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三两.   为 ...

  • 【调脾胃的关键方,仲景理中方中医详解】《...

    [调脾胃的关键方,仲景理中方中医详解] <伤寒论>记载:"霍 乱,头痛,发 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 丸主之."   说来方子也简单,只 ...

  • 国医大师徐景藩脾胃升降润燥治法歌括

    国医大师徐景藩 脾胃升降润燥治法歌括 当代著名中医脾胃病学家徐景藩国医大师, 著脾胃(消化系)病诊治歌括 12 首,概括了其长期以来对脾胃病症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殊为珍贵.现将其 ...

  •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经方.仲景书的主要理论是八纲,而<内经>主要理论是经络脏腑,是明显不同的两大理论体系. ·仲景书辨证施治依据症状反应,<内经>治病方式方法主要为审因论治.用<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