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小康村|吉林四平宝山村
聊起现在的生活,吉林四平宝山村村民步宝和脸上满是喜悦。蒋启明 摄
若是换在十几年前,步宝和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够过上如此安逸的生活。
步宝和是吉林省四平市王奔镇宝山村村民,今年64岁的他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垧(约合十五亩)耕地,一辆旧三轮车,一座40平方米的旧土房,基本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全部家当。如今再看,他的家已是焕然一新,屋内是新刷的白墙和新换的白色塑钢窗,地面铺着白色瓷砖,让整间屋子显得又干净又亮堂。屋外的小院一片“红”,地上铺满了红砖,墙根种着娇艳的串红花,院子的角落还停着一辆新买的红色电动三轮车。
“翻新房子自己只花了5000元钱,其余都是当地政府承担的,串红的花苗是村里送的,只管养好就行。”步宝和说,这几年,他把自己的耕地全部承包出去,无论旱涝都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村里还安排他和另外几位低收入村民做环卫工作,一天能有80元收入。而那辆电动三轮车是他在半年前花5000多元置办的,“这辆小三轮没白买,拿它帮村里拉货可以多领一个人的工钱。”步宝和说。
白墙灰瓦、鲜花满地,是宝山村现在的样貌。蒋启明 摄
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步宝和讲不出“小康”这个词语的官方定义,但他知道,现在的生活让他感到舒心,“干环卫比种地简单,挣得也比'靠天吃饭’稳当。”靠自己的劳动换一个稳定的生活,这或许就是他一直想要的“稳稳的幸福”。
与步宝和相比,同为宝山村村民的60岁的辛树荣家里光景则要更好上一些,这和她家的“忙”有一定关系。
2019年,辛树荣一家先后完成两项“大工程”——给家里铺设燃煤式地热管道和粉刷整屋墙壁,整整一个夏天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不过,比起农活儿这些都不算真正的忙。辛树荣一家五口人,分到的耕地有两垧多,加上后来承包的耕地总共有七八垧,其中多数用来种水稻和花生,这两种农作物单产利润较高,却也费工费时。
辛树荣说,种地虽辛苦,但能让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手头也比以前更宽裕。在农民口中,“宽裕”往往不单是指生活上的享受。“家里没买过小轿车,四轮拖拉机倒是买过三台。”辛树荣的儿子刘刚一脸憨厚又略显霸气地说。对于他而言,能干农活儿的拖拉机远比轿车来得实惠。“农忙的时候三台拖拉机都要派上用场,我经常忙得吃不上饭。”忙,对于正值盛年的刘刚来说不是压力,反倒更像一种“炫富”的方式。
在宝山村,近半数农家门前都挂着“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门牌,这在当地是一件相当光彩的事,“挂牌”须经村、镇、市多个部门逐级评比和群众投票,可谓来之不易。村里会对“挂牌”家庭给予积分奖励,凭积分可到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商品,政府对超市给予相应补贴。
现在宝山村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镇差,村路是全新的柏油路,村民喝的水是干净的自来水,村里还为每户安装了价值4000多元的无害化卫生旱厕,能够防渗透、隔风雨,每年由专业的清污车上门清理;垃圾分类不是大城市的专利,在宝山村已实行多年,村民们也早已养成分类丢弃的习惯;村头有新建起的小公园、长廊、凉亭,村子里随处可见景观花卉。
如今的宝山村“屯净、地绿、水清、路畅、村美”,但对于宝山村来说,这些只是一切美好的开始。就在前不久,宝山村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到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会给村民们带来新的收入渠道,到那时宝山村要比现在更富裕、更美好。”吉林省四平市王奔镇镇长王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