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永遇乐
作者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落日熔金,夕阳西下,红彤彤的,像金属熔化一般。
合璧,围着像玉一样的明月。
吹梅笛怨,有种注释说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但让现代人来看,我倒觉得不必拘泥,与上一句“染柳烟浓”相对照,其实从意象上理解更有意味,烟从柳荫起,怨从梅残发,烟笼罩,笛声咽,愁绪生矣。
次第,按顺序来。如杜牧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次第岂无风雨,这句话有古代哲学在里面。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易经中多次阐述“阳极则阴,盛极而衰”思想。李清照这词里的意思是,融和天气,按照规律,就该出现风雨了。
中州,即中原,就是咱河南及周边这块地方。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阴历每月十五这天。此处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
雪柳,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如柳叶形状的头饰,这是宋代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可以参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
济楚,美好、端整。簇带、济楚均为宋时语言。
试翻译如下
落日的余晖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围合着像一玉一样的明月,我现在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云气因刚绽的新柳而浓重,笛声因正落的梅花而幽怨,谁知道春意有多少?元宵佳节,正是天气和暖的时候,可是,接下来怎可能没有风雨呢?乘香车驾宝马,朋友招唤我出去玩,我谢绝了她们的诗酒欢会。
(要说欢会)还是在汴梁的节日,闺中女子多闲暇,记得都是偏爱正月十五这天。头上戴着翠鸟羽毛装饰的帽子,插着金线捻成的雪柳,穿着打扮都比赛着谁更齐整。可如今却憔悴了,乱发像风吹过,鬓角如霜染,(无心管这些了)怕人看见,即使是夜间也懒得出去。倒不如偷偷地守在帘儿底下,听听外面别人的欢声笑语。
说两句
这首词非常著名,几乎所有的宋词选本上都做有赏析,具体到这首词我就不赏析了,只从李清照所说的“词别是一家”说两句。
李清照《词论》中提出“词别一家”,与诗不同,却只是在对几个词人的批评中说隐约说出自个观点,大致有三:一是说要合声律(诗最初也是用来唱的,但发展到后来,就脱离了音乐,故有词来弥补之)。李清照批评几个前辈说:“至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东坡),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二是要文雅。李清照批评柳永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三是讲情致。李清照赞扬秦观一句,又批评一句,说:“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所谓故者,指典故,实者,指生出感情的日常生活。
但李清照这些议论,还是有些空泛,说不清楚。清代张惠言说:“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这话就将词与诗分得更明白了,“诗言志”,可直抒胸臆,更重视酣畅淋漓的抒情,词却是讲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情致,这是词与诗表达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上,诗更隐微,通过细小的细节来打动人,诗则可宏大可细小。也就是说,诗所表达的,包括了词(有好多诗也是可以从隐微处表达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情致,如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但词更专注于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幽微的情致。
看李清照的词,都有这样的特色,她写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情感直接,慷慨豪迈。宋人笔记中有人说,就是因这四句诗,让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惭愧死了。因为赵明诚在金兵打过来时,弃城逃跑了。)但她做词,虽有忧国忧民之心,却总是从生活细节写起,而没有直接地说出自个情感,而是让人们从意象中体会。
这首词写元宵节,写景写事写忆,事事皆实,皆细碎,却道出了南渡之后思念故土、渴望收复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