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老中医许寿仁论“调气'
许寿仁先生,生前对气颇有研究,在课徒时常说:“气之为物,是生命根本,任何生物,都是如此。动物、植物均需要空气,人的心跳、呼吸能动能走,能智能勇,端赖乎气。如无此气,生命就将停止。”所以,生理、病理、辨证、治疗,都不能离开“气”字。生理方面有阴气、阳气、营气、卫气、真气、元气。病理上有邪气、不正之气。《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疗上有益气、理气、降气等。因此,医者必须时刻注意一个“气”字。
1 .静坐摄生注意“调息”:
许师因诊务繁忙,体弱多病,晚年常独自静坐,行“调息”法(即气功)。每盘膝静坐达数小时。常对门人说:“这种,调息,法,是祖国医学独特之处。”如汪昂在《医方集解·勿药元铨》中就有“调息”法。张锡纯治疗遗精有“运气”法,也是气功。这些方法,形式多种多样,行之有效。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可以保健延年。
2.治胃病注意理气:
许师常说:“肝病多气郁,胃病多气滞,治疗应理气。”这三句话给我们临床辨证论治指出了方向,在临床所遇到的肝病,无论是肝郁脾虚或肝郁阴虚,都首先要解郁理气,郁气得疏,肝气宣达肝病自愈。脾虚用逍遥散,阴虚用一贯煎。胃病多气逆气滞,逆则泛酸反胃作吐,滞则胀满痛,必须理气降逆。气逆用旋覆代赭石汤,气滞用沉香化气丸。胃气得平,其气自除。
3.心肾阳虚注意“补气”:
许师常说:“心气常不足,命门多火衰,治法应补阳,气复心肾强。”许师在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心肾阳虚,但也不能忽略阴虚的一面。心阳(气)虚则胸闷短气,善太息或气短不足以息,或全身水肿,水气凌心,冷汗直出,小便不畅。因此,要补心阳,益心气,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心气乃复,常用方如瓜萎燕白半夏汤。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必然全身水肿,小便短少,大便溏泻,食纳不振,四肢软弱无力,脾土衰败,因此,必须温肾阳,补命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肾气自复,常用方如金匮肾气丸。
4.治老年病注意“益气':
许师常说:“老年人固多肝肾阴虚,气虚的亦不少,临床观察年龄越大,气虚现象越多。因此,治疗老年病必须注意·益气,但益气不能太过,太过则升火,,气有余便是火,为老年所忌。益气药必须少佐育阴药,则气阴两补,非常适于老年人。”
5.用滋补药注意“行气”:
许师常说:“滋补之品,可以补其虚,亦易滞其气。补后气充腹胀,病者不易受纳,而轻易弃药,古人对此至为重视。如归脾汤有广木香,补中益气汤有陈皮,十全大补汤有川芎、肉桂。使其补中有泄,补而不滞。”作者在临床应用中谨记师训,在运用滋补药时,必须益以行气药,如补心药加桂枝,补肺药加陈皮,补肝药加青皮、川棟子,补脾药加广木香,补肾药加肉桂等。
6.阴虚体质不要“耗气':
许师常说:“阴虚之人,津液枯调,阳气亢盛,必须壮水为主,以制阳光。切忌使用温燥药,以致伤津耗气,医者之责也。”又说:“各种阴虚病人,如心阴虚,用补心丹。肝阴虚,用一贯煎。肺阴虚,用补肺阿胶汤。脾(胃)阴虚,用益胃汤。肾阴虚,用六昧地黄汤。这些方剂,避免使用耗气药,前贤的经验结晶,值得我们注意。”